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夏群 《时代金融》2014,(7X):54-55
本文对1986~2009年间中国的金融开放程度和金融稳定性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的金融开放程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中国的金融稳定性也经历了上升、下降、再回升的过程。金融开放程度与金融稳定性呈现倒U型的长期均衡关系,存在库兹涅茨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9862009年间中国的金融开放程度和金融稳定性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的金融开放程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中国的金融稳定性也经历了上升、下降、再回升的过程。金融开放程度与金融稳定性呈现倒U型的长期均衡关系,存在库兹涅茨效应。  相似文献   

3.
数字金融素养是数字经济时代体现金融素养的新维度和新领域,也是在微观层面衡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Lyons和Kass-Hanna对数字金融素养的分析框架为基础,利用1 506位中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问卷调研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确定了中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的构成维度,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个体因素与家庭环境因素对居民数字金融素养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由金融知识、数字知识、数字金融可得性意识、数字金融参与性意识、数字金融使用技能和数字金融维权意识等六个维度构成;性别、教育水平、经管课程学习、个人收入、身体健康水平、家庭财商培养和家庭金融氛围等因素对居民数字金融素养水平存在正向影响,年龄因素对居民数字金融素养存在负向影响。本研究拓展了数字金融素养理论的应用边界,丰富了中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的相关文献,研究结论可以为提升我国居民数字金融素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中国金融》2021,(1):53-53
本书结合中国经济改革的特点、系统地分析中国金融体系的机理和主要矛盾,试图建立中国金融稳定理论和分析框架。书中既简要概括了中国经济金融改革的发展历程,又融合了现代金融理论和西方金融发展历史,金融事实素材丰富,理论推导简洁清晰,是关于中国金融改革问题分析不可多得的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5.
罗煜  甘静芸  何青 《金融研究》2020,479(5):21-38
本文分析了1996-2016年中国金融形势的变化趋势及影响金融形势的主导变量的动态特征,探究不同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对中国金融整体形势及金融风险的影响力变迁。我们首次运用动态模型选择的时变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DMS-TVP-FAVAR)测算了中国月度金融形势指数,考察了货币政策、外汇市场和资本流动、货币市场、银行业、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非传统金融市场和国外金融市场对中国金融形势的差别化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内货币供应量一直是影响中国金融形势最主要的因素,非传统金融市场、外汇市场的影响程度日益加深;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外金融市场对中国金融形势表现出主导性的影响。总的来看,对中国金融形势的动态特征与演变机理分析有助于及时识别潜在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6.
在2013年发表的研究当代中国金融的实证性论文中,学者们立足于现实热点问题,对中国金融改革、金融发展、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农村金融、外汇储备与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更多地运用数理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学术界需要用当代中国金融的丰富资料,加强非数理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监管体制、监管内容和监管执行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中国金融创新的特点与现状,提出在中国经济转轨和市场全面开放的双重背景下,只有完善中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才能既保持金融稳定运行,又能推动金融创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的改革背景;从技术和规模两个方面分析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制度需求,从现有知识积累及其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现存制度安排、上层决策者的净收益三方面分析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制度供给;最后,分析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制度需求者和供给者。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大大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使得金融业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构都得到了加强与促进.本文将从国内外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已有研究入手,以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分析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闵琳佳 《中国外资》2011,(16):29-30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大大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使得金融业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构都得到了加强与促进。本文将从国内外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已有研究入手,以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分析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了密切关注资金流转的必要性,资金流量表是这一领域的有力分析工具。随着相关数据的逐步充实,运用资金流量表方法开展中国宏观金融分析具备更大可行性。本文介绍了资金流量表的分析框架及其国际实践,尤其是中央银行的实践,并重点探讨了资金流量表在分析中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失衡、金融危机的资金流量表特征与宏观审慎管理、社会融资规模与中国金融深化进程、融资结构与货币政策传导等相关货币政策研究领域的潜在运用。  相似文献   

12.
从宏观经济安全、银行业安全、房地产安全和国际外部安全四个方面选择22个基础指标构建中国金融安全指数指标体系,并利用新颖的核化主成分分析方法合成中国金融安全指数。该指数刻画了2000—2013年期间中国金融的安全状况。实际分析的结果表明:与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的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相比,由核化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的变化趋势更加符合金融安全状况的历史事实,因而可以更好地用来反映和评价中国的金融安全状况。此外,还引入了相似度的概念,可用于筛选和精简指标。指标精简前后所得的中国金融安全指数非常接近,这说明精简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简讯     
牡丹江市获"中国金融生态城市"殊荣(本刊讯毕崇志报道)4月23日,2011中国金融形势分析预测与展望专家年会暨第七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表彰了在过去一年里为中国金融和中国经济做出卓越贡献的领导者与  相似文献   

14.
外资银行即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金融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而金融创新能力将是这场金融战决胜的关键。本文回顾了金融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分析了我国金融创新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金融创新的模式选择,指出中国金融创新应走跨越式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5.
金融效率理论框架与我国金融效率实证考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沈军 《金融论坛》2003,8(7):2-7
金融效率相对低下是对中国 2 0余年金融改革与发展历程的最好注解 ,提高金融效率是实现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本文首先以金融效率为线索对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梳理 ,认为金融效率研究应在赋予了全新金融效率观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框架下展开 ,由此界定并提出金融效率的涵义与有效的研究方法 ;同时 ,对中国金融效率 ( 1 990~ 2 0 0 1 )实证分析的结果验证了中国金融效率相对低下的结论 ,其根源可归结为高层金融资源的严重缺乏 ;最后 ,本文建议不仅要建立合理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更应从系统的视角加强各层次金融系统内部、各层次金融系统之间以及金融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金融工作,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始终坚持牢牢把握金融事业发展和前进的方向,一直在实践中探索金融服务为民、金融支持革命、金融支持建设的道路。从中国共产党诞生至今,中国金融事业已经走过了100多年,历经了革命战争时期红色金融事业之初创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中国金融之探索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系之变革与发展三个不同阶段,当下正处于新时代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新进程。从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金融到新时代的普惠金融,金融为民的初心始终是中国金融发展的根本宗旨。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以红色金融为引领,回望中国金融来时的路,看清中国金融脚下的路,坚定中国金融前行的路,以推进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经济,更改变了中国经济。本文主要分析了自2013年以来在中国愈发火热的互联网金融,探析了正在形成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金融创新。经研究发现,风险控制创新、产品创新、渠道创新是实现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核心三要素。本文认为,普惠金融是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源泉与方向。  相似文献   

18.
民间金融作为一种市场化融资制度安排为中国的渐进式经济改革提供了强大的体制外金融资源支持,对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与正规金融各有其比较优势。文章分析了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对接的前提条件与基本路径,认为可以通过合理、合法的政策引导,实现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及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2018年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等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数字金融发展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数字金融的发展对第二、三产业的集聚均具有长期且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与东部地区相比,数字金融对于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更为显著;最后,通过对数字金融子维度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广度和深度都很好地促进了产业集聚的形成,但数字化便利程度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促使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催生了互联网金融的产生。2013年以余额宝为代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开始迅速发展,然而,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与美国迥异的鲜明特点和独特范式。中国长期以来的金融抑制政策决定了互联网金融自诞生之日起就有鲜明的"普惠性"的特征。本文从互联网的内涵发展轨迹出发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的具体特征,最终分析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