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报刊文摘     
经济地理学之所以能为城市规划服务,是由其固有的研究对象、内容、学科的性质及其理论方法等所决定的。概言之,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力分布规律的科学,即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任务和要求,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对全国或一个地区生产条件、特点的分析,具体研究社会生产力分布的空间结构、类型和体系等范畴的学科;其在内容上包括对全国或地区生产力的综合布局和生产部门的单项布局,其相应的学科体系是普通经济地理学(或综合经济地理学)和各部门经济地理学(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城市等),其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地理学在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曾逐步形成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或生产力)布局规律的科学这一看法,此观点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地理工作者与生产(力)布局实践相结合,从而发展了生产(力)布局的应用研究;而另一方面,则由于它混淆了学科研究对象(理论问题)与具体工作任务(实际问题),模糊了经济地理学的主攻方向,从而削弱了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胡兆量、陆大壮《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一文指出了这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形式,其实质就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及其部门应该果敢地把一些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属于政府的职能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地理学界在表述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时,常用的定义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及其发展的条件和特点。”虽然在个别词句的表述上可能存在一些分歧,但就本质内容而言,生产力布局作为经济地理学的核心问题则是毫无疑义的。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生产力布局总倾向于面临不同的任务。正因为如此,经济地理学若要保持其理论活力,就须不断地根据经济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调适研究角度,发展研究方法,发掘新的研究课题,以期正确认识与反映客观实践并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布局"起源于前苏联,但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空间规划以及产业集聚政策也有相似之处。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生产力布局与区域协调发展相一致,必须满足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和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的要求。生产力布局优化有宏观、中观、微观等空间层次的划分,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所不同。产业布局还需要处理好集聚和分散、专业化和多元化这两对关系。目前我国生产力布局存在的问题有:区域产业同构程度有所上升,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区域发展相对差距虽有所缩小,但绝对差距不断扩大;部分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活动聚集程度超越了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市的规模和空间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城市间的连结性和分工合作较弱,城镇化的聚集效应需进一步发挥。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研究的核心问题。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究竟是什么?这是经济地理学对象讨论中的实质性问题,也是关系经济地理学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界盛行的观点,认为生产或生产力布局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对于布局这个概念,大多数经济地理工作者是作为动名词理解的,既包括个  相似文献   

7.
探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必须破除"另一种教条主义"思想,即"以西方经济理论为准则"来指导我国的改革进程。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是21世纪面临的不可回避的新课题和历史性挑战。马克思主义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真谛,应该是建立在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基础上,并且反映社会经济规律要求的经济形式。要拓宽计划经济观念,计划经济、宏观调控、国家干预三者从根本上说具有同质性。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8.
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审场经济,生产力运行状态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生产力经济学者有责任去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运行机制”这个新课题。本文认为,首先要研究“利益机制”,以“公民产权本位论”为准绳去构造新的产权体系和经济结构,使生产力从国有制及计划经济束缚中解放出来;进而,还要形成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优越机制”及“调控机制”,使社会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新环境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上了一条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的体制转型之路.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取向的改革,需要正确解读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论述:(1)单一公有制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2)商品生产被消除以成熟的社会共同体形成为前提;(3)社会主义是分阶段演进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突破了长期束缚人们思维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洋开发事业逐步深入,社会各界对海洋经济问题日益重视,海洋经济地理研究也相应得到发展。 海洋经济地理是一门比较年轻、理论体系有待不断完善的经济地理学分支,研究海洋产业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着重从区域与综合的角度,研究海洋产业的布局条件、特点和不同类型海洋产业地域组合的形成、发展与布局规律。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制约和影响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从传播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布、公开信息时,都必须借助于通报或告知的渠道。这种渠道在当代社会是以报刊、电台、电视为主的新闻传播媒介。前苏联充分利用以报刊、电台、电视为主的传播媒体来发布信息。前苏联的信息发布大致经历了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赫鲁晓夫时期、勃列日涅夫时期和戈尔巴乔夫时期。前苏联的信息发布既有一些有益的经验,也有一些深刻的教训。前苏联信息发布的教训给我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12.
企业集团加强财务控制措施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最新理论成果以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针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的主要问题,提出若干建议,以期完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推动企业集团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IS MONEY THE MEASURE OF WELFARE IN RUSS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non-market to a market economy ought to change fundamentally the significance of money incomes for welfare. Whereas in a stressful non-market economy such as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non-monetized resources could substitute for money income and promote welfare, in a modern market economy money income should be a good proxy for household welfare. This article tests the extent to which Russians are now in a modern market economy by analyzing data from nationwide Russian surveys in January, 1992, and April, 1994. Modern influences ar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a determinant of the distribution of money incomes, but not as an influence upon household welfare. The "randomness" of temporary disruptions of welfare is in accord with Rawlsian principles of equity.  相似文献   

14.
For a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y in which the planners do not substitute among goods, either in production or consumption,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relative prices, the short-run offer curve is in general backward-bending, and the planners will be indifferent as to whether the country is “small” or “large” in world markets as long as it faces an elastic foreign offer curve. The Soviet Union is found to have a backward-sloping offer curve in trade with the Western market economies. This suggests that systematic Soviet manipulation of this trade in order to earn monopoly profits is unlikely.  相似文献   

15.
合作社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活跃主体.目前,合作社对于发展本国经济、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享受到了合作社的好处.针对我国特有的历史与现实状况,借鉴新一代合作社模式的优势与先进制度,采取制定统一的合作社基本法与制定特殊的专门合作社法相结合的模式不失为我国合作社法律制度立法模式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6.
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浩 《经济与管理》2007,21(1):40-43
20多年市场取向型的改革,逐渐改变了中国的财产分配结构,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导致了弱势群体的出现。现今中国弱势群体问题的难点在于,以市场经济对个人平等理念的诉求去消解政治权利上的不平等,同时又需要强有力的政权去规范资本权利,即要节制资本,这正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两难困境。建设和谐社会,让改革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劳动者,成为解决中国弱势群体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article analyses the role of the social economy in transitional Russia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women. The changes in the economic system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its effects is often analysed in general terms. One interesting aspect is whether the changes have similar effects on men and women. The aim here is to highlight how women's situation changes when the economic system changes and how Russian women adapt to these changes. Three types of activities which are carried out by women within the social economy are discussed below, where each of these activities are built on strategies for survival from the Soviet period: distribution of vital goods in rural areas, distribution of information to women and production of services. Although the social economy has a considerable gap to fill in Russia, this has not yet implied that the cooperative sector flourishes. Instead there is a danger that women go from paid work in the state sector to non-paid work within the voluntary sector.  相似文献   

18.
谢军 《时代经贸》2007,5(1X):18-19
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先进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法律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当前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与指导原则;我国应借鉴日本、欧美等国的先进立法经验,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安全风险的宏观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成长中的大国,又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关键时期.集大国经济、转轨经济和发展中经济于一体的现实国情,使得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安全面临三大风险:经济增长中的"崛起风险"、经济成长中的"发展风险"以及制度变迁中的"改革风险".正确审视和妥善化解这三大风险,是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些特点和经验教训中的重要方面作了回顾和反思,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起点比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都要低,但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同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打破了改革的初始阶段必须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障碍,实现了改革与发展同步进行并互相促进,实现了渐进的转轨方式,降低了改革的成本,实现了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总体目标,树立了藏富于民和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的思想.在总结改革的误区与教训中,分别对1988年夏季的价格"闯关"、国有企业的承包制、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作了分析.文章最后就如何评估渐进方式所带来的成本上升的风险、如何正确地发挥市场的功能和政府的功能、如何进一步培育要素市场、如何处理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并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