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汉青 《中关村》2012,(11):5-5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是人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城市不仅仅是人群集中的居所,它的内涵其实就是文化:建筑文化、环境文化、园林文化、娱乐文化、旅游文化、校园文化、科技文化……不仅镌刻着人类共同的记忆,还见证着城市的生命历程。今天我们创造、继承和延续城市文化,不仅要在保持自己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依托历史,还要在文化创新上阔步前行。北京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应该认真充实自己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美,对于人类而言似乎带有某种终极的目标色彩,人们为此付出的一切努力,都被认为具有永恒的价值。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最直观的美,英过于城市的建筑。其实,建筑的美还不仅仅在于“最直观”,它甚至是整个城市美的代名词。当我们走进一座城  相似文献   

3.
刘占远  张勇 《中关村》2004,(12):110-111
大连——一个永远的城市之梦80年代初行大连的美好感觉至今无法忘怀,有时甚至有一种怀疑,怀疑那是否是一个曾经拥有的经历。我主观地给城市附加了一个定义,那种代表欧洲美学的建筑形式构成的城市才是城市。虽然听起来有些幼稚,但能够看到欧洲文明登陆东方所产生的视觉迷恋。幼时,确实给城市制定了这样一个概念,在我的记忆里北京留给我的那些洋建筑印象先入为主地统治了我的心灵,这能反映出欧洲完成工业革命后以及连带着的宗教文化输送到遥远的东方古国所产生审美猎奇。如同那些习惯了自身文化城市的西方人在看待北京的绣楼、端庄的四合院,同…  相似文献   

4.
韩永飞 《中关村》2008,(5):91-91
在欧美工作时,有欧美的同事开玩笑:欧美人信上帝,上帝赐给他们好的地理环境;伊斯兰人信上帝,上帝赐给他们石油;你们东方人不信上帝,上帝罚你们勤劳。我说,你们两个上帝的观点仅是人类普世价值观的子集,我们东方人坚持的是全集,你们都消失时,我们还存在。当然这是玩笑。但不同肤色,种族和宗教的人都应坚持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占远 《中关村》2004,(8):114-115
外滩魅力外滩丽景,扶摇于浩浩汤汤的浦江之上,一直是中国大城的景致。记得少时接触关乎上海城市的画报,那些异样情调的高大建筑群落也成为梦幻上海的印记留在记忆的深处。后来真正的践约那里才验证了这种伟岸犷达的城市概念。其中,建筑的伟岸包含着中秀,犷大浸透着精致。外滩建筑群就是上海。不论你是否上海人,只要提到上海二字就会想到外滩,就会想到外滩建筑群。那些敦厚、壮美的西洋建筑群在人们的心目中自上个世纪初就成为了上海城市的表征。当游人徜徉在外滩丽景中,不难发现作为上海的辉煌,交织着文化融合带来的魅力。这在单一文化的国…  相似文献   

6.
刘占远 《中关村》2004,(7):114-116
当游历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证明了在经济发展中的人们,在文化和精神生活上获得的相当程度的提升。当我们搭乘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以后现代的效率实现久已愫念的移动向往,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这一天。我们突然发现:现实已经远远地离开了人们当初的美好期待。城市——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标志的过程,正在文化中消失。城市的文化特征还能保持多久?每个城市的独特价值是什么?人与城市到底如何互容?这些问题不容回避。当我们这一代人走过的时候,留给后人可以领略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环境也许是一段文化的真空。这一点,比较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所认识的城市就更加明显。要议论这个主题看来很大,我们计划驾着这趟用一种文化挑剔的车轮构成的旅行车开始我们的颠簸旅程,“城市批判”从能够代表繁荣历史的沿海城市开始。  相似文献   

7.
三晋的源头     
刘合心 《中关村》2004,(10):114-117
一踏上山西省侯马市这片神奇的土地,一种奇异的感觉顿时会涌满全身,就仿佛钻入了晋国的时空隧道,让你在城堡里徜徉,在人海里遨游,与晋国公晤面,与晋文化对接;宇宙天地间弥漫着一种浓郁的气息,那威武、雄壮,那豪气、大度,那凛然、浩繁,那神圣、庄严深深沁入心脾内、重重震撼魂灵处!侯马——三晋的源头山西,简称“晋”,又名“三晋”。“三晋”源于“三家分晋”。说的是晋国晚期,由韩、赵、魏三卿为代表的新兴势力日趋强大,自称诸侯,公开反对晋公室,最后将晋静侯废为庶人,三分其地,从名义到事实上完成了“三家分晋”的历史任务。对“三家分晋”…  相似文献   

8.
明星  路保林 《中关村》2014,(7):26-28
创业咖啡馆在推动一个城市创业文化的塑造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未来,“通过一条街,从而带动一座城的创业文化营造”,是这些创业咖啡馆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9.
和平 《中关村》2006,(10):112-114
一梦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特殊而又普遍的生理现象与精神现象。梦之与人犹灵魂之与人,既司空见惯,又神秘莫测,既虚无飘渺,又真实可见。若说它是幻觉,醒后皆历历在目;若说它真实,醒后却难以觅踪。有时日有所思,夜即梦之;有时梦中所见,日竟遇之。正因为梦神秘至此,梦成了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由此产生了梦文化。古人根据梦的不同内容,将梦分为直梦、象梦、因梦、想梦、精梦、性梦、人梦、感梦、时梦、反梦、籍梦、寄梦、转梦、病梦、鬼梦15种类型,如直梦即梦见什么就发生什么,象梦则为梦意在梦境内容中通过象征手段表现出来,想…  相似文献   

10.
江川 《中关村》2014,(1):69-69
中关村的创新文化越来越受世人关注。2013年以来,有多家海外媒体报道了中关村。《华盛顿邮报》的文章指出,美国真正应该害怕的是中国大量年轻人的创新创业;《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文章分析称,“世界上有很多城市试图复制硅谷,迄今为止,只有一座城市可以和硅谷媲美,  相似文献   

11.
刘合心 《中关村》2006,(11):116-117
每次从襄汾县丁村回来,我的心就难以平静。我为那古老的民居所激动,我为那展示晋南民俗风情的博物馆所激动,我更为那古老的丁村人以及丁村人创造的丁村文化所激动。好长时间以来,我回味观览的景况,翻阅找到的资料,一次又一次神游在历史文化的空间。如今,丁村人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走进历史的殿堂,你可以依次观瞻到人类的进步:从早期蓝田猿人,到北京猿人,再到中期的丁村人,继而到晚期的山顶洞人,一脉相承,薪水相传,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我们的先祖逐渐演进成长起来。因而,为我们悠久的历史而自豪、而骄傲,不知不觉平添了为振兴祖国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2.
刘占远  李征 《中关村》2004,(10):110-111
申遗中的困顿以当今世界的眼光,成为在文化上具有影响的大国,无疑要看那里的人文遗产多丰厚。然而越来越程式化的思维方式的确障碍了人们对于文化的辨认。一方面,要等到被联合国批准才被认为属于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民族情感总是起着文化甄选的角色,排斥外来文明,使人类的文化遗产被毁坏和消失。就在上海市准备将外滩建筑群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时,却无形中引发了一场舆论战。争论的焦点无非是殖民文化要否被重视。下面录入一些有关2003年南北媒体表述观点的背景;先是来自新华网的消息:“记者从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获悉,上海外滩建筑群拟申报…  相似文献   

13.
郑闯琦 《中关村》2004,(6):118-120
春日迟迟,在风光清雅的清华园里, 你也许会看见一位表情坚毅、目光睿智的老人在安详地散步。如果你好奇地驻足凭望,也许会有热心的清华人告诉你: 那就是杨振宁!如果你此时的表情不是惊讶和羡幕,而是比如麻木、疑惑或者其他的什么,那么你也许会看见清华人的眼珠子已经掉到了地上。清华人有一千个理由值得为杨振宁感到骄傲,这不仅因为他和李政道一起  相似文献   

14.
刘占远  CFP 《中关村》2006,(6):116-117
先祖庇荫下的西安西安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在那里最早建立起了代表华夏文化的中心,有总面积达108平方公里的周秦汉唐四大遗址。当然,最负盛名的秦始皇兵马俑更是西安的名片。而西安在中国也是古城遗址保留最完好的城市。这些不可复制的宝贵的文化资源为设计古城西安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厚重的基础。对于今天的西安,尤其是商业化、市场化、现代化风靡的社会意识环境下,保护和利用好先祖留给我们后人的有形的文化财富是紧迫的、无法回避的事实。当盲目豪迈而疯狂的时代为毁掉北京古城喝彩时,西安古城却躲过了那一劫,现在想起来也不禁使人渗出冷…  相似文献   

15.
俊辉 《中关村》2003,(1):120-121
“一个远在欧洲的比利时人喜欢中国文化,收藏中国古代及近代的绘画藏品中竟然有中国古代及近代绘画的上品。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这样一往情深,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有这样一种眼光,那就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中国文化的非凡吸引力,以及尤伦斯家族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汉青 《中关村》2011,(11):110-110
文化,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地方来说,都不仅是其品位的标记和灵魂的载体,而且更是其内在潜力和发展动力的根基和源泉。城市作为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城市文化是这伟大创造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镌刻着人类共同的记忆。还见证着城市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17.
李政  王大禾 《中关村》2004,(8):57-58
文化是很虚的东西,但重视文化建设绝对不是文化虚无主义。每一种文明,最后都要在文化上进行总结才会有历史与传承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恰恰是人类文明的载体。那么,总部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它正在形成和催生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这种文化会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本身?为此,本刊走访了CBD、金融街、中关村海淀园和总部基地。多元文化的统合点CBD地区在建筑文化和人群结构上,国际化十分明显。一些硅谷来客称,这里没有北京其它地区的土气,因此能够成为北京的国际化门户。其实,这与其毗邻大使馆区,有一种历史的积淀…  相似文献   

18.
李岩 《中关村》2012,(8):38-40
一个城市的气质,不仅仅是宏伟的建筑.宽阔的街道,那是给别人看的“面子”;作为生活其中的居民最在意还是浓浓的文化内涵,是弥漫的书香味,这才是值得细细品味值得反复咀嚼的。而承载这些的应该是图书馆、博物馆与书店,这些才是真正的“里子”。  相似文献   

19.
王彬 《中关村》2022,(12):70-73
<正>如果说祁连山是属于霍去病的,汨罗江是属于屈原的,那么扬州就一定属于二十四桥上那个叫杜牧的青衫公子。他是大唐最后的风流,一人一座城,他是属于扬州的。喜老庄道学,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少年作《阿房宫赋》而名动天下,入仕后却辗转多地并不如意。他做了一场梦,让整个扬州都是梦境。二十四桥仍在,唯独那个青衫公子只能站在历史深处,在张望中惆怅,在惆怅中遗忘。  相似文献   

20.
袁秀霞 《中关村》2004,(7):101-103
一条胡同,一条北京的老胡同,从元大都时代,走到现在800多年了。这条胡同承载过无数人的生活、经验、历史、情感,虽然它很老,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却舍不得遗弃它,离开它。然而今天城市建设的发展,却要改变这条胡同的面貌。甚至会让它完全消失。胡同里的居民不想失去自己的历史,不想抹去自己的记忆,那么,又有什么办法帮助他们留驻过往的岁月?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越来越容易掌握的DV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