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沛  楚晓东 《价值工程》2007,26(9):31-33
本文旨在对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变动对年人均各种消费变动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对基于1995年、1999年和2004年全国各地区相关截面数据所建的模型进行纵向对比,由所得的结果对原始信息作出解释和经济意义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需求、收入和消费是经济中经常遇到的专业名词。然而,当前的经济理论和实践中一直都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先深刻地认识三者的含义?因此,需求、收入和消费三者概念的得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文章从中国几千年前的历史探源需求、收入和消费,最终得出了关于三者的三个概念,  相似文献   

3.
收入分配不平等导致我国消费需求的不足,而边际消费倾向的性状在这一传导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以此为逻辑基础,我们通过机理和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与经典理论不一致,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在初期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而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则相对较低,但这一逆反事实在以1996年为拐点后得到拨正;第二,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均存在递减的趋势,提高收入增长率能够大幅增加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但农村居民增加的幅度则较为有限;第三,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取决于不同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的比较,但总体来说,收入差距的扩大降低了社会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4.
向松祚 《英才》2014,(10):78-78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持续背离的大背景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基本完全失效。 欧央行出人意料地宣布,自9月10日起,将所有利率全部降低10个基点。同时宣布准备启动购买银行发行的资产抵押债券和担保债券。  相似文献   

5.
张锡涛  张迪 《价值工程》2009,28(5):156-158
近年来,由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增长相对放缓,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消费持续低迷,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进一步扩大内需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1990年至2007年消费收入数据建立模型,从而得到上期收入、上期消费以及本期收入对本期消费的影响,并对近几年农村消费增长率的变化进行原因分析,同时提出刺激消费增加收入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建立河南省城镇居民1978年-2009年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得出河南省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河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城镇居民消费增长重要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城乡收入不平等的拟合关系,并构建我国城乡1978-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计量检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关系.本文的结论是:从降低城乡收入不平等程度着手,可以有效的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最终提高全民消费需求,这是解决居民"收入--消费"问题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的国民经济数据的收集,建立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建立的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研究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分类特征分别进行分析引导,以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宏观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随着直辖以来,重庆市经济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差距却仍然相当显著。通过实证分析指出,重庆市城镇和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其相应群体的平均消费倾向有显著的负作用;从而得出结论,重庆市应高度重视城乡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差距,通过不断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0.
吴瑾 《价值工程》2012,31(20):180-181
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来促进消费固然重要,但盘活高收入阶层的大量储蓄存款,寻找他们的新的消费热点、引导其消费投向,也是刺激消费需求的重要方面。根据消费热点的形成条件和特征,文章分析了高收入阶层消费热点形成的可能性,探索了他们的消费热点产品,并提出了相关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7,(14):34-36
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31省市城镇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城镇居民主动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东、中、西部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影响,发现收入结构影响存在差异性,主动性收入对医疗保健消费有较高的促进作用,财产性收入对东部中部居民的医疗保健消费促进较强,对西部居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影响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本文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估计了各地区的货币政策敏感系数,并进一步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和结构方差分解法分析了货币冲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差异。建立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特点的货币政策体系以及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功能,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作用和缩小区域间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3.
运用协整理论,对山东省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978~2007年,农村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具有协整关系,农村居民的消费函数具有稳定性,居民的消费主要取决于居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市场需求首先是消费需求,消费需求的扩大,既能带动生产能力的扩张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又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从而促进经济的不断增长。同时,经济的增长,一方面带动了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进一步促进了消费需求的扩大。因此,探究消费、收入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不仅是解决铁岭市当前消费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带动乏力问题的迫切需要,也对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民消费率低下,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毋须争辩的事实。从纵向来简单勾画一下,不难看出,我国的消费率是不断下滑的。1978-1992年,消费率都在60%以上,其中1981年达到67.1%,这也是改革开放29年中消费率的最高点;1993-1998  相似文献   

16.
研究收入分配对总消费的影响涉及微观到宏观的过渡问题.在这一点上,现有分析方法都存在缺陷.为此,本文以收入阶层为切入点,将总平均消费倾向作为衡量总消费的指标,构建收入分配对总消费影响的数学模型.理论表明,当计及了阶层收入分配的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提高而递减时,高收入阶层向低收入阶层的收入转移才能带来总消费的提高.对1995~2006年中国城镇家庭的实证分析发现,阶层问的收入分配恶化阻碍了总消费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构建包含法定数字货币的开放经济DSGE模型,结合我国实际合理引入利率走廊等因素,动态模拟分析开放经济中推出法定数字货币情况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法定数字货币变动对国内家庭有直接的作用,能够加强中央银行对货币的动态调控。法定数字货币技术进步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导致国外产品的价格相对国内产品来说升高,实际汇率上升。随着存款向数字货币转化程度的提升,法定数字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明显增强,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后能够增强汇率的灵活性和可测性。鉴于此,应拓展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广和应用,完善法定数字货币背景下的金融监管,加快数字货币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强国际合作以增强我国法定数字货币领域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0年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扩大内需,将成为引领经济新一轮增长的主体。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战略方针,我们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城镇居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城镇居民收入具有正向作用。收入结构方面,数字经济削减工资收入,提高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使用工具变量后,结果保持稳健。(2)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低技能群体受数字经济的负向影响显著,与高技能群体收入的差距扩大。(3)从机制分析来看,尽管生产效率、智能化程度和政府治理监管质量三条路径的综合力量表现为居民总收入水平的提高,但是对于收入结构的变动存在差异:生产效率降低工资收入,智能化技术增加所有类别收入,而政府治理监管的作用则体现在提高转移性收入。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消费与民生     
今年"3·15"提出了"消费与民生"的消费者权益主题,强调了消费需求是保持经济增长的恒久动力,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其次,强调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制定消费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强调消费维权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