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谈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霞 《价值工程》2011,30(7):156-156
GPS实时动态测量技术相比各种传统的测量技术和方法,有其独特的优点。本文通过介绍GPS实时动态技术的构造以及测量原理,分析了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工作中的优势,并给出了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实际测量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GPS技术应用于公路测量是公路外业勘测的一项重大的技术革命,其应用及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公路测量中蕴含着巨大的技术潜力,但是,在公路外业勘测的过程中,RTK不能完全代替常规测量方法,在一些方面还需要使用全站仪和水平仪。通过介绍GPS中的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及其优势,重点分析了RTC与全站仪联合作业进行公路测量的优点,以供同行参考斧正。  相似文献   

3.
侯丽艳 《活力》2011,(3):169-169
土地测量是土地管理中的专业测绘工作,包括地籍管理(含地籍测绘)、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利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违法用地调查、土地出让与转让、用地变更调查、拨地放样、建设用地勘测定界、项目竣工验收等测绘工作。土地测量是对土地权属等有关内容进行确认并设置界桩的测量作业,其特点是碎部点数量多.精度要求较高,而且要求作业区域内整体的精度平衡。  相似文献   

4.
土地测量是土地管理中的专业测绘工作,包括地籍管理(含地籍测绘)、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利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违法用地调查、土地出让与转让、用地变更调查、拨地放样、建设用地勘测定界、项目竣工验收等测绘工作.土地测量是对土地权属等有关内容进行确认并设置界桩的测量作业,其特点是碎部点数量多,精度要求较高,而且要求作业区域内整体的精度平衡.  相似文献   

5.
GPS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即RTK技术),利用GPS接收机接收导航卫星载波相位进行实时相位差分实施地形测量,不受通视条件的影响,且RTK配合测深设备可以对水下点进行快速定位,优势明显。文章通过对GPS-PTK工作原理的阐述,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分析了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精度,说明了GPS在地形测量中能充分发挥它快捷、灵活、精度高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GPS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即RTK技术),利用GPS接收机接收导航卫星载波相位进行实时相位差分实施地形测量,不受通视条件的影响,且RTK配合测深设备可以对水下点进行快速定位,优势明显。文章通过对GPS—PTK工作原理的阐述,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分析了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精度,说明了GPS在地形测量中能充分发挥它快捷、灵活、精度高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实时GPS系统的组成和实时GPS测量的特点,通过清河到白石水线测量实例就GPS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在水线定线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RTK技术概述 R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设置1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  相似文献   

9.
杨俊 《科技与企业》2014,(10):245-246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技术得到飞速发展,测量方式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静态发展到载波相位差分实时动态RTK测量。RTK测量精度高、速度快,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资源勘察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笔者在水利普查中参与了西昌邛海库容测量及分析计算工作,本文主要介绍利用GPS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与HD-310全数字单频测深仪配合使用在邛海库容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实时动态(RTK)测量系统,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的结合,是GPS测量技术中的一个新突破。RTK测量技术是以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二次调查中边缘化耕地分析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天津市二次调查中耕地认定过程存在模糊的土地作为研究对象,将不稳定和可调整的耕地列入边缘化耕地范畴。通过对全市边缘化耕地的类别、数量和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和研究,首次摸清全市边缘化耕地家底,为天津市耕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耕地后备资源补充等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参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陈晓娣  常焕焕  郭永生 《价值工程》2012,31(13):109-110
改革开放初期,基于对现实国情的考量,我国城乡土地市场实行了不同的管理体制,进而形成了二元土地制度格局。文章从土地市场改革的历程入手,分析造成土地市场二元分裂的原因,再将对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危害进行了深度剖析,最后提出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土地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部分城市建设"新城区"过程中出现土地资源浪费、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In its quest for development, Zambia is pursuing a land policy that facilitates privatization of customary land.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privatization in terms of how it shapes people's behaviour and perception of private tenure and related tenure dynamics. Findings have shown that the appetite to privatize land is growing stronger in peri‐urban areas as land becomes more scarce. Furthermore, privatization of land appears to be a threat to traditional political structures as allegiance and loyalty towards chiefs diminish and tension and struggles over land in peri‐urban areas increase. Similarly, privatization of land erodes people's faith in the role that cultural and ancestral beliefs play in traditional land management. Also, people in rural areas tend to favour private tenure more if ‘privatization of customary land’ means allocation of land to outsiders. If, by contrast, the phrase is taken to mean communities registering their own land, peri‐urban communities tend to have a stronger desire to register land. Furthermore, rural communities were found to be less informed about land policy and seemed less keen to be involved in land policy processes when compared to peri‐urban residents. However, rural people may have no reason to inform themselves about land policy until they realise that the policy is likely to affect them.  相似文献   

15.
指出我国城市土地市场是国家垄断为主的一级市场与自由竞争的二级市场并存的二元结构,提出城市地价分类管理的基本思想,深入剖析地价体系中存在的基准地价缺陷、标定地价作用不充分以及市场机制形成土地价格不完善等问题,分别对一级、二级市场地价管理的目标和平台进行设计,初步构建基于分类管理的新的地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吕靳  王积田 《价值工程》2010,29(32):37-38
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制度是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创新。本文以幸福镇新香坊村、莫力村、园艺村三个村为例,分析幸福镇农村土地信托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完善我农村信托机制。  相似文献   

17.
赵红平 《价值工程》2011,30(20):322-322
地价与房价是衡量房地产市场运行健康状况的两个重要指标。明确房价和地价的关系,不仅对分析房地产市场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还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发展。文章主要对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丁丽艳 《价值工程》2014,(9):303-304
自古以来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之一就是土地资源,人类通过土地创造了丰富璀璨的社会财富,土地是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古言之"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指的就是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承载人类社会几乎所有活动的场所。因此更应当重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类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所以人类只有协调好自身的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环境改善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9.
李海姣  杨会东  徐霞 《价值工程》2015,(13):177-180
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呈现出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唯一目标的趋势。只有基于土地伦理观,重视土地资源生态价值,才能改变当前土地污染严重,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本文采用成果参照法、市场价值法、分解求和法对南京市土地资源生态、经济、社会价值进行测算,得到南京市土地资源综合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礼兵 《价值工程》2010,29(14):139-140
在人地矛盾尖锐、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共识的今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成为理论和政策研究较为薄弱的方面,特别是伴随着中国各项改革步伐加快,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实施,新的经济形式和模式不断涌现,需要对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三农"问题再度引起关注。而农户作为我国农村一个重要的经济组织,其经济收入增长,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焦点。就当前而言,影响农户经济收入增长的原因错综复杂,然而农户投资仍然是其中最为直接、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