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出让是买卖交易,政府推地,也得开发商买账才行。这里的一个焦点问题是价格,余英预测今年的地价将上浮10-30%。政府开闸推地是否真有诚意,仍需观察。按照"新国五条"要求,各地方需在一季度公布房价控制目标以及住房用地供应计划。3月31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官方网站公布了广州市(含从化市、增  相似文献   

2.
房价调整,深圳、北京、上海等地连续发生业主要求开发商进行降价补偿的事件,业主因降价维权,成为房产纠纷中的新"节目"房价降幅越来越大,许多业主打起了维权的大旗。只是开发商因"降价"补偿或变相补偿仍然是个别行为,业主"房价维权"前景仍不明朗。  相似文献   

3.
《楼市》2014,(11)
正日前中天城投的信披文件显示,部分项目即便售价下降三成,地产公司还是能够实现盈亏平衡。而巴克莱银行研究报告称,国内大型地产商净利润率大概在14%,政府最多能忍全国范围内房价下滑10%左右。不少投资人看到房价降三成仍保本报告后,感叹这次开发商把"底裤"都晾了,开发商到底有多挣钱、能扛住多大房价下跌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4.
声音     
《东南置业》2005,(88):10-11
2005年的商品房开发用地绝不可能发生地荒,开发商与地方政府行为的不规范,是房地产市场扭曲的主要原因,如果只是抑制住房购买需求,不增加商品房的供应,也是很难解决房价继续上涨的问题,我们的地方政府一直关注房价的上涨,什么时候也关注一下土地拍卖的价格?高房价的支撑是各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导刊》2014,(7):30-33
正近来不少开发商推行以价换量策略,全国各地掀起降价潮,成交逐渐活跃;市场量存压力和房价下调也将为政府调整房地产政策带来动力和契机,预计中央政府将在信贷和刚需限购方面有实质性支持措施,地方政府的购房资格认定也有松动。2014年1-5月全国楼市整体成交表现欠佳,住宅存量大增。近来不少开发商推行以价换量策略,全国各地掀起降价潮,成交逐渐活跃;市场量存压力和房价下调也将为政府调整房地  相似文献   

6.
《楼市》2014,(11)
正楼市局部性甚至个案性降价让各地烦躁不安,反应过度。媒体曾经报道了杭州推出的降价备案制度的核心:根据杭州市相关政府部门的规定,如果商品房实际成交价低于备案价格超过15%,那么将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网签。尽管此后,杭州市物价局、住保房管局发布消息,称此举并非为了"限制降价",而仅仅是要求"随意调整"价格的开发企业重新备案。但事实上,由于重新备案耗时较长,这一政策依旧被不少开发企业理解为"变相限制我们降价"。  相似文献   

7.
《楼市》2014,(11)
正据杭州市政府部门规定:"从5月23日开始,如果商品房实际成交价低于备案价格超过15%,将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网签。"这意味着传闻中的"限降令"将开始实施。据称,此前杭州就有不少降价楼盘的开发商被房管部门请去约谈,并被告知房管部门和物价部门将推出降价备案制度。竟然有这样的"限降令"?著名房地产经济学家谢逸枫认为,如此违背市场经济发展的荒唐做法,可谓是耍流氓的行径。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温州市国土资源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先后出台了系列文件,采取多项措施,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实现了兼顾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的"双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方面,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和预售资金的监管,采取临时性限购住房措施,并强化商品住房销售价格的监管。商品住房销售明码标价实行"一房一标"的方式,开发商向价格主管部门申报备案后,1个月内浮动幅度不能超过5%。  相似文献   

9.
言成 《上海房地》2006,(4):20-22
房价总是牵动着太多人的心,房价的涨落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在房市繁荣和房价上涨时,开发商、房屋投资(机)者及地方政府会笑逐颜开,而唯有需要购房改善居住条件的普通民众愁云密布。对前者而言,上涨的房价分别意味着不断增长的开发利润、个人财富和地方税  相似文献   

10.
《江苏楼市》2005,(2):10-11
2004年度,由慈溪市住宅经营公司开发,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南端的“隆兴家园”打出了每套降价10万元的销售策略。这也是2004年慈溪第三个降价销售的楼盘,在此之前,慈溪“环驰三期”,“大通高丰家园”两个楼盘,每平方米已分别降价500元和1000元销售。三个楼盘先后降价销售,引起了慈溪市政府以及当地其他开发商的高度关注。2004年12月19日,慈溪75家会员开发商参加了该市房地产协会换届大会,商议在当地建立房地产市场价格协商机制,这在当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更有一些人担忧,此次慈溪楼盘降价,是不是浙江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房价下跌的前奏呢?  相似文献   

11.
正房地产变局暗生。楼市降价蔓延、信贷政策收紧、开发商库存上升……近期一系列消息从不同角度传达着楼市变局。为应对变局,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各出奇谋。据统计,全国"松绑"限购、限贷、限价等政策的城市已达28个,甚至还在增多。与此同时,户籍政策放开、公积金政策松动等也相伴而行。一些开发商除了采用降价销售以外,"零首付"、"降价回购"、"入室抢客"、"抢跑"开盘  相似文献   

12.
旨在增加有效供给来抑制房价上涨的《通知》,无疑是挥向楼市的又一记猛拳"新国十条"确立了从引导需求和加强供给两个方面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思路。在其实施之初,由于收紧信贷有效遏制了需求,调控立见成效。然而,市场等待的第二把"利斧"——加强供给却迟迟没有出现。相反,地方政府推地更为谨慎(上半年主要城市实际成交的土地占全年供地计划的比重低于40%),部分开发商仍在囤  相似文献   

13.
《东南置业》2003,(71):24-26
厦门,一个足以让人一见倾心的城市.多少人为之向往.为之奋斗然而.厦门抬高落户门槛新政策的出台.无疑于一颗重磅炸弹落在了厦门岛内.引起了业界及消费者的诸多争议。我们且不去论这些观点的对锚与否,至少它反映的是众多开发商与消费者的心声。直至目前为止,令大家最为关注的焦点.恐怕非“房价”莫属了。据业内人士分析,从长远来看,厦门房价仍然走高。因为厦门是块土地开发一块少一块的地方.特别是岛内“僧多粥少”、土地的供求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土地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它必然拉动了地价的上升,地价的大幅上升也就必然使厦门商品房房价上升。  相似文献   

14.
有人戏说,当前的房价之争是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一场博弈:政府要促房价下跌,保的是民生;开发商采取对策,保的是利润。而这种博弈,近来有愈演愈烈之势:政府要提高二套房首付,开发商便要为购房者垫付一定比例的首付款;政府要从严控制开发商信贷,开发商则自称已从银行贷足款项,如今并不差钱;政府要开发商降价销售,开发商或捂盘惜售,或促使土地流拍,  相似文献   

15.
构成房价疯涨有三大“行为主体”:随意定价的开发商价格联盟、放纵房价的地方政府、只唱看涨的楼市“黑嘴”。  相似文献   

16.
《楼市》2008,(Z2)
只要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天,市场各方、各体间的博弈就不会停止。2007年,杭州楼市既感受了房价飙升的"火热",又品尝了成交萎缩的"冷清";岁末年初",有价无市"景象愈演愈烈。在深、穗降价潮和楼市"拐点"争论升温的影响下,杭州房价也改变素来"坚挺"的架势,各种楼盘打折信息纷至沓来;其背后,都是政府、开发商、投机客及实际购房人的互相博弈。  相似文献   

17.
"限价"虽是权宜之计,将土地增值收益让渡于民却属有理今年中央相继出台了多组房地产政策,通过不断加大力度,力求控制不断上扬的房价。此外,各地也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其中包括限制购买套数的限购令以及限制房价调升的"限价令"。日前,南京市物价局和南京市住建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品住房明码标价行为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开发商在领取预售许可证之前,要去物价部门办理明码标价手续,申报价格在3个月内不得调高,3个月后需要调高的须再次备案。  相似文献   

18.
8月24—25日,十年一次的全国城市住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落实8月13日新鲜出台的《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又称"24号文")以及此前出台的"国八条"及"国六条"中住房保障措施为主要议题,决定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解决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有学者预测,在对房改10年的反思之后,中国房地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和宏观调控将发生重大变化,即在继续完善"市场房"的同时,将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力度;也有学者和专家认为,房改新政并不"新",只不过是对"在执行中走了样"的1998年房改政策的重新"回归"。普通百姓对于房改新政似乎表现冷淡——"保障房"只是针对少数低收入人群,对于绝大多数城市人而言,更关心的是"市场房"的涨价问题。那么,房改新政是否涉及商品房房价问题?房价再涨是否会追究地方政府责任?诸如此类的问题,正在成为地方政府、开发商和百姓等各方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相似文献   

19.
当前,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主要是住房需求过度导致的。在此,住房需求既有合理的方面,也有开发商的恶意炒作、投机过度、地方政府及其少数官员私欲膨胀以及部分低收入群体盲目跟风等不合理之处。对此,既要加强市场管理,坚决打击恶意操盘行为;也要加大调控力度,遏制过度投机行为;同时还要加快廉租房和安居性适用房建设,加强住房市场管理及其执法力度,确保社会安定及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土地财政”对房价影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不断上涨似乎看不到顶点的房价已经成为百姓之痛。在前不久召开的两会上,房价成了两会绝对的热点。开发商、地方政府、经济学家、政协委员以及人大代表就这个问题争论不休,可谓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