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国土经济》2011,(7):27-27
6月8日,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由国务院正式发布,并明确提出要将国土空间开发从占用土地的外延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空间结构为主。《规划》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确定了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民族、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规划》指出,我国陆地国土空间辽阔,但适宜开发的面积少。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建设用地,今后可用于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及其它方面建设的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3%,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在国家层面加强了对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指导和规划引导,有效地促进了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和调整。然而,国土空间开发是一个长期性的重大战略问题。根据国土开发呈现的新特征和规划引导面临的问题,及时  相似文献   

3.
<正>2011年6月8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这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对于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设檰檰檰檰檰檰檰檰檰檰  相似文献   

4.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8日,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由国务院正式发布。规划明确提出要将国土空间开发从占用土地的外延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空间结构为主,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5.
<正>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  相似文献   

6.
国土空间开发的理论基础有区位选择理论、分工与贸易理论、区域增长理论、区域开发理论等,研究的重点分别对应于国土空间开发的4个维度:开发区位、开发功能、开发强度、开发组织。近年来,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为国土空间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该理论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础,深刻揭示了城市的出现、城镇体系的演化、区域的集聚、分工与贸易等规律,展示出对现实世界强大的解释力。基于这些理论,我国国土开发应在尊重现状基础上进行渐进式优化;开发功能上应突出要素禀赋;开发强度上要突出空间集聚;开发组织上应根据区域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地选择相应模式和结构,并通过政策工具弥补市场失灵等观点。  相似文献   

7.
2010年年末,我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我国未来五年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任务进行了全面战略部署。主体功能区规划已成为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正确把握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五大关系,有助于创新区域调控理念和调控方式.调整国土空间开发思路和开发模式,形成科学的国土空间开发秩序。  相似文献   

8.
经济新地图     
《房地产导刊》2011,(7):12-13
6月8日,我国首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构建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三大格局",以及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这四类的开发模式,以纵横捭阖的宏大手笔重新定位了960万平方公里的经济蓝图,再次释放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信号,  相似文献   

9.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2010年6月12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提出,再次强调“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势在必行,财税政策与体制也必须配套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一、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的科技创新行动(一)加快建立新型国土空间规划支撑技术体系遵循“上海2035”空间规划体系,体现“两规融合,多规合一”特点,加强总规实施的政策、机制和技术方法的研究,重点突破基于自然资源管理的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近期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和文化保护控制线等“四条控制线”、战略预留区等实施政策和配套技术,建立“实时监测一实施评估一动态维护”的规划全过程管理机制,形成全球城市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体系。开展上海市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重点突破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农林水复合利用、地下空间开发复合利用、陆海统筹等关键技术,建立适宜本市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支撑体系,全面提升上海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探析——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语境下,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具有新的时代属性、管理属性、系统属性,把握其属性变化并审视传统的空间型规划,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及管制制度构建的基础.以武汉为例,立足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新属性,基于对武汉市长期"两规合一"工作基础的研判,探索了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走向多规合一、空间治理、闭环传导的编制...  相似文献   

12.
资讯     
《城市问题》2011,(6):101-103
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我国即将公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将明确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格局;将在中西部培育新的城市群。根据《规划》,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3.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开展国土空间演变的内在规律与动力机制研究,对推动形成完善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与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对国土空间演变的研究多依赖于传统数理模型,极少将机器学习算法引入具有普适化的区域性研究。本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在运用国土空间演变理论与方法刻画1995~2020年长江三角洲国土空间时空序列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引入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机器学习模型揭示多维时空和多元系列下国土空间格局形成的动力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长江三角洲国土空间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城镇空间扩张与农业空间收缩交替、生态空间波动式扩张的现象。(2)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格局变化速度最快,且逐步由大规模扩张转向精明发展;农业空间格局变化速度相对平缓,但整体收缩态势明显;生态空间格局变化速度较低,空间发展稳定。(3)常住人口是城镇空间格局演变最重要的驱动力,公共财政支出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次之,且三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协同增强作用;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农业空间格局演变最重要的驱动力,年平均气温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次之;森林面积是生态空间格局演变的主导性驱动力。  相似文献   

14.
政策     
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6月8日,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由国务院正式发布,并明确提出要将国土空间开发从占用土地的外延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空间结构为主。  相似文献   

15.
探索建立面向新型城镇化的国土空间分类体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国土空间是城镇化的载体与利用对象,国土空间分类往往反映着国土空间利用的目标与意图。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提出新要求。首先回顾并解读了我国不同时期、不同部门的国土空间分类标准,然后结合新时期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1套体系(国土空间分类体系)、2类管控(建设和非建设空间管控)、5类分工(城市建设空间、城镇建设空间、乡村建设空间、其他建设空间、非建设空间)、4类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保障空间)、多种功能用途"为核心内容的国土空间分类方案,并以北京市和山东桓台县为例进行了试验,以期为新形势下国土空间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巩奇峰 《价值工程》2021,40(33):53-55
在当前"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市县级国土规划是中间衔接层级,一方面需要落实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对所管辖的区域部署具体的开发保护工作安排.相比较国家级和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市县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更加侧重于实施性,应探索适宜地方的空间管制体制,提高空间管制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7.
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明确国土空间使用用途和管制要求。作为空间治理的重要公共政策,国土空间规划在底图底数确定、“三区三线”划定、功能分区和用途分类、开发边界外基础设施落图方式、自然资源要素保护方式等方面,充分衔接市级总规定位和规划传导要求以及用地计划管理、用途管制等方面政策法规,编管结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使规划能用好用管用,国土空间规划还需在底图底数精准度、“三区三线”划定合理性、主导功能分区传导土地用途、入库成果适宜深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优化完善相关技术规则,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管制作用,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空间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国土空间开发中的竞争与冲突愈演愈烈,国土空间包括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空间,协调优化三生空间是解决国土利用矛盾的重要抓手.本研究利用江津区2009年、2014年、2019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测算出江津区各乡镇的单位面积三生功能值以及比较优势指数,并根据测算结果进行优化分区,并就各类...  相似文献   

19.
在土地例行督察工作中,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坚持“四项原则”实现“四大突破” 实现督察成果效用最大化,不仅是国家土地总督察对督察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土地督察机构追求的目标。几年来,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在土地例行督察工作中始终坚持敢于碰硬、突出重点、实事求是,实行边督察、边发现、边整改,在土地例行督察工作中实践“四个坚持”,积极探索土地督察成果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农业文化遗产是以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为核心的活态遗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农业文化遗产空间缺少精细化管控,致使负面生产、生活行为缺少约束,并激发标准化管控与农业生产间的冲突。研究对云县普洱古茶园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分析,云县虽形成“多级保护体系”,但结合古茶园全域分布范围广、资源利用差异显著的现状,当地存在全域空间管控框架缺失、古茶园管控与永久基本农田等重叠并缺少协调规则、差异化管控不足的问题。因此,研究依据原真性、完整性及活化传承原则,构建云县普洱古茶园空间管控体系,提出空间管控的“要素框架”、“传导框架”,并强调“分区管控”、“精准管控”、“动态管控”重要环节,以期让国土空间规划对农业文化遗产空间的管控更具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