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国有企业60年:理论探索与政策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有企业60年的理论探索和政策演进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前30年为第一个阶段,是国有企业建立和改革理论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属于国有企业改革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理论探索是围绕企业主体论展开的,政策演进的主要内容是从两步利改税到承包制。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期,属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阶段,这一阶段的理论探索是围绕企业制度论进行的,政策演变的主要内容是从股份制改造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四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属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深化阶段,这一阶段的理论探索是围绕企业产权论争论的,政策演变的主要内容是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到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有步骤地把企业推向市场,必须加快社会保障体制的配套改革,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改革 养老保险不仅关系到职工个人的切身利益,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而且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回顾四十多年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和改革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新中国的成立到城市改革初期。这是与产品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自保”制度阶段。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中初步规定了保险制度,完成三大社会主义改造之后,职工的养老问题则完全由两种公有制形式的企业包揽下来。 第二阶段:从1984年的城市改革到1993年。这是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改革研究探索阶段。随着全面改革的深入,原有的“企业自保”制度日渐显现出存在的弊端,迫切需要改革。1984年改革首先在广东、江苏、辽宁、四川等省开始试点。其后1986年,1991年1992年国务院都先后发布有关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文件。 养老保险制度即使在国际上也还没有一套被普遍接受的模式,改革不能照抄照搬,必须考虑到中  相似文献   

3.
<正> 一、改革实践中的现实选择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0年来工业企业改革已在实践探索中全面展开。在此期间,企业承包制做为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一种主要形式,走过了由试点到普遍推行的发展过程;其具体形式和内容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丰富和完善。承包制成为企业改革实践中的现实选择,也是我们深化企业改革的现实基础。北京市工业企业改革的发展过程,也是如此。在经过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基本思路的初始探索阶段(1979—1982年)和以不同思路、多种形式为特征的徘徊选择阶段(1983—1986年)  相似文献   

4.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我国经济改革已经历了十年的历史。企业改革一直是城市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而国有企业的改革又是企业改革中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最近指示应该总结十年的改革,本文准备谈谈十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和不足,经验和教训,求教于读者。我国企业改革的成就和不足我国过去十年的企业改革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1979—1980年的扩权让利试点阶段;2.1981—1982年的经济责任制阶段;3.1983—1986年的利改税阶段;4.1987—  相似文献   

5.
<正> 引言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开始迈入第16年,此前的改革可大致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1年),改革按从农村到城市、由分配到生产、由企业经营权到所有权、价格先调后放以及先消费品市场后资本市场的序列展开,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符合改革初期的体制和发展背景,取得了成功,推动整个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骨干力量。正因为如此,我国政府始终把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并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下面笔者把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的几个过程作一简要回顾,以便明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展。第一阶段:从1978年12月到1984年9月,这是企业改革的起步阶段。企业改革试点的基本思路是: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赋予国…  相似文献   

7.
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但是,目前企业距离这一目标还相差甚远。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实现企业向这一目标的根本转变。实现这一转变,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而且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将在正视企业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究其深层原因,进而探讨推进企业改革的可行方式。一我国的企业改革从1978年起步以来,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继而逐步推行企业内部的各种经济责任制,建立厂长负责制。第二阶段是自1985年以后,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改革的思路转向注重企业内部  相似文献   

8.
改革十几年来,我们遵循党和国家社保改革的方针,结合深圳的实际,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改革从局部到整体、从粗糙到完善,逐步迈向规范化、一体化。根据我市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规划,我市的社保改革大体分为五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单项改革;第二阶段:综合改革;第三阶段:深化改革;第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企业改革力度加大、进度加快的一年。但由于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涉及到产权明晰和制度创新,企业内外部多年累积的问题也逐一暴露出来,给企业改革带来了不少难以解决的困难。——国有大中型企业历史包袱沉重,改革难度大。目前有关改革政策尚不配套,改革缺少足够的依据,只有靠协调来解决浅层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中小企业改革顾虑重重,改革进度慢。尤其是对企业折股出售改革,部分干部群众存在3怕:"部门怕丢权,厂长怕丢位,职工怕丢钱"。从客观上看,不少企业效益不好,职工拿不出多余的钱去购买股权。致使此项改革进展不平衡,影响了改革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杰 《经济论坛》2008,(8):38-40
一、我国外汇市场发展的简要回顾 我国外汇市场改革自1979年开始,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979年到1994年,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阶段;1994年到2005年,统一的外汇市场初步创立阶段;2005年到现在,外汇市场的深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国企改革3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我国国企改革30年来的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6年,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国企经营层面的改革;第二阶段是1987--1992年,主要是进行国企从经营权向所有权过渡的改革;第三阶段是1993--2004年,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同时对国企布局和不合理的结构进行调整。第四阶段是2005年至今,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在原有改革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深化对国家控股的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内部的改革。这里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内部产权分置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1978年以前我国国有企业实行的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依托两权分离理论、所有权改革理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理论,从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到实现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三个阶段,通过股份合作制改革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目前,国有企业总数量数虽然减少,但营业收入、实现利润、上缴税金分别年均增长18.7%、36%和20.4%,完成了破冰之旅,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13.
一、企业改革的路径及成效 企业改革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6年下半年至1997年上半年,我们借鉴山东诸城等地的经验,跳出“放权、减税、让利”的老路,选择以产权制度改革作为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对14户市直企业、32户乡镇办重点骨干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 第二阶段:1997年9月至1998年,我市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结合当地实际,在全市大范围地推进企业资产重组和产权交易。1998年5月16日,我市举行“全面放开小企业暨’98产权交易大会”,会上有83家企业签约成交。特别是将全市第一利税大户——湖北劲酒厂整体出售,“靓女先出嫁”,高点突破,形成强大冲击波,在省内外产生很大反响。  相似文献   

14.
苏南乡村集体企业,在经历了前一时期的高速增长后,到90年代中期已步入平稳增长时期。为了探讨苏南乡镇企业跨世纪改革与发展前景,由苏州大学财经学院主办的“苏南乡镇企业跨世纪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于1996年11月中旬在苏州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甘肃和日本、韩国等地的SO余位中外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围绕苏南乡镇企业跨世纪改革与发展的主题,重点探讨了如下问题:一、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态势与会学者认为,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萌生起步时期(195-1978年)。这一时期的社队企业…  相似文献   

15.
我国燃气化工工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世纪建国初期到80年代初,我国燃气化工工业在这一时期开始全面形成;第二阶段是1983年到1998年。此间,国家先后批准成立了6大燃气化工公司,管理和经营全国的燃气化工上下游勘探、开发、加工、生产业务。同时,一些地方政府还批准建设了一些地方燃气化工中小型生产企业;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末至今,我国燃气石化企业改革重组,能源结构进行了明显的调整,在城市推广“以热定电”的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产和热电煤气三联供。  相似文献   

16.
国企改革与经理人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浩 《经济论坛》2000,(12):13-14
一、国企改革与经理人市场化的关系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20余年来,我国围绕国企问题做了深入而持久的改革,大致可概括为几个阶段:1978-1982年,以放权让利为中心,扩大企业自主权;1983-1985年,进行了两次利改税,理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硬化企业预算约束;1985-1990年,实行承包制,适当兼顾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矛盾;90年代,进行股份制试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由于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性质和重要地位,其改革过程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是天然…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30年来的农村改革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该文重点从农村改革的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和党在农村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实效性等方面入手,把我国近30年来的农村改革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即从1978年到1988年,是农村改革的起步阶段,出现了第一个“黄金发展期”;从1989年到1998年,是农村改革的停滞阶段,出现了“三农综合症”;从1998年10月至今,是农村改革的快速推进阶段,出现了第二个“黄金发展期”。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我国近30年来的农村改革历史进程,对于科学制定农村综合改革的整体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经济体制正面临由过渡体制向新体制的跨越这个阶段的改革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是体制转型时期广度、深度、难度、力度最大的阶段性改革。回顾15年的改革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79-1988年,改革处于发动和起步阶段。改革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改革处于冲破旧体制束缚阶段,探索既能依托旧体制又发育新体制的具体措施。这一阶段,改革的释放效应明显,人们的改革信心增强。农村土地承包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城市改革沿着松绑放权、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第二步利改税、推  相似文献   

19.
林荫 《发展研究》1996,(3):21-2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福建五十五位厂长、经理呼吁松绑放权,到企业承包、租赁、破“三铁”、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股份制企业试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艰难曲折过程。如今,国有企业改革被认为已经处于关键性的攻坚阶段,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对部分长期没有活力的亏  相似文献   

20.
王春来 《经济师》1999,(4):25-27
一般认为20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79年至1987年的“放权让利”阶段,1987年至1992年的“承包经营责任制”阶段,1992年以后开始的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方向的制度创新阶段。前两个阶段始终围绕着国家与企业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