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以环境库兹涅茨理论为基础,对江苏省1995-2014年工业“三废”排放进行分析,得出人均GDP与工业“三废”之间的联系,其中,废水排放量随人均GDP呈倒“U”型,先上升后下降,拐点出现在1993年;废气排放量随人均GDP呈“N”型,曲线在有经济意义范围内呈单调递增,未出现拐点;固废排放量随人均GDP呈倒“N”型,其中一个拐点出现于2016年.江苏省在废水治理上已初现成效,对废气和固废还需加大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选取东莞市3项环境指标,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结构驱动的影响,发现1982~2007年东莞市人均废水排放量、人均废气排放量和大气能见度倒数与人均GDP的拟合曲线是三次曲线,人均废水和废气排放量总体上随人均GDP上升,能见度则随之下降.这3项指标与2项产业结构指标呈极显著的相关,东莞的环境污染变化主要是由经济模式和产业结构变化驱动的.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1995~2010年内蒙古人均GDP指标与主要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内蒙古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人均GDP拟合曲线出现先上升、后下降,而后又上升,现仍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拟合曲线呈U型走势;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拟合曲线呈倒U型走势.本文最后提出了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工程、加强环境规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围绕福建省经济发展特点,在该理论内涵确定的基础上确定以人均GDP为研究的经济指标,以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及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环境指标,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二次函数、三次函数及三次对数模型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呈现倒U形,说明当前处于污染物排放量的下降阶段,治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而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则分别与人均GDP的关系呈现直线形与U+直线形的变化,这意味着经济的增长将继续导致污染总量的上升,治理工作依旧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广州市的经济增长和废水、工业废气排放的关系为例,选取了广州市1982~2004年经济增长与废水、废气排放等环境数据,建立了人均GDP与废水、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模型,并绘制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发现,广州市的经济与环境发展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倒u形,人均GDP与废水排放量曲线已位于转折点,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曲线已接近转折点,表明该市进入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序时期,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已产生了明显的环境效益。同时也说明了广州市目前已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并进入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序时期。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选取1985 ̄2004年湖北省的环境与经济数据,建立人均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对湖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的环境曲线不符合典型的EKC特征,而呈显著的三次曲线特点。其中,废水排放曲线为“倒U U”形,废气与固废排放曲线近似于U形EKC的右半部分。可见,环境质量的改善并非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自动发生。除了收入因素,影响湖北省环境曲线的因素还有国家与地区的环境政策、环境投资、产业结构与工业化阶段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1997—2015年成都市的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以及人均GDP为基础,得到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从而得到产业转移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结果显示: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人均GDP之间呈线性关系并以较大速率下降;工业废气排放量和人均GDP之间呈倒"N"型关系;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和人均GDP之间呈倒"U"型关系。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行业统计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和建议:成都市大气环境保护的重心应放在严格控制废气排放大户的引进和实际排放量上;成都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侧重于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速度较慢;成都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明显缺乏对第三产业的吸引力,缺乏高精尖的技术、人才和产业,可以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注重人才培养,采取以人才吸引产业的方式,增加对第三产业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李春霞  宁满秀 《技术经济》2013,(2):104-111,131
采用双向分量回归法探讨1985—2009年中国CO2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在模型中引入共同边界技术效率比,以解决一般固定效应模型无法捕捉不随时间变动的因素对两者间内在关系的影响这一问题。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人均GDP对人均CO2排放量的弹性系数越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均CO2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曲线逐渐平缓,低、中收入地区的EKC不呈倒U型,高收入地区的EKC呈不明显的倒U型。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常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来描述,典型的EKC一般呈倒U型.选取广东省2000-2014年经济状况(以人均GDP表示)与工业"三废"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数据,借助EXCEL和EVIEWS软件系统,分析了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计量模型.通过研究发现:广东省工业"三废"污染物中,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曲线特征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 ,而工业废气与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曲线特征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倒U"形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此实证研究结论也从理论上证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一种可能而并非必然性特征.此外,环境质量改善并不会自动发生,除了收入水平之外,还应包括社会、自然等因素,它有赖于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政策的严格实施,以及技术进步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的曲线,即随着经济增长,环境质量先恶化,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质量又会逐渐改善。文章基于中国1991—2003年29个省级区域环境质量与人均GDP的数据,利用工业废水、废气、固体排放物等变量与人均GDP拟合方程验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研究结果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假说,人口密度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的污染物有不同的影响,而工业发展对这三种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1.
工业三废排放水平是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中工作中的关键指标,本文分析了2005~2012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总量及比重变化趋势、单位GDP排放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和工业固废物产生总量逐年上升。单位GDP废水排放量、单位GDP废气排放量、单位GDP固体废物产生量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阶段性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单位GDP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来体现中国环境质量的好坏,以人均GDP为影响变量,构建了6个非线性回归模型来实证研究中国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证明了不同研究阶段以单位GDP三废排放所体现的环境质量与人均GDP之间遵循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珠海市金湾区建区以来(2002—2011年)人均GDP与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发展变化情况,发现金湾区工业"三废"排放量在波动中随着人均GDP的持续增长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将金湾区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量进行拟合,建立金湾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其计算结果显示,金湾区工业"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三次曲线特征,在2002—2008年曲线呈持续上升趋势,2009年为金湾区工业"三废"排放量的拐点,2002—2011年曲线初步显现出标准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形特点。计算表明,金湾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转折点出现在2009年,人均GDP为60 624元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00~2009年广东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分析发现,广东省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国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非一致.在排除了人口基数影响后,发现广东的工业废气指标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指标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倒“U”形,而是弱“N”与上升直线等形状.着重以人均S02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与排放量之间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固体废物产生量随着经济增长逐年上升,而经过循环利用、无害化处理后的固体废物排放量却大幅下降.得出政府的环境政策和重视程度对整个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政府政策方向能够对EKC曲线的发展趋势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并考虑了人口密度、环保政策、贸易开放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在内的其他因素对SO2排放量的影响,选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4—2011年这8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指标S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同,我国人均GDP与人均SO2排放量存在倒N型关系。并结合控制变量对环境作用的正负效应提出了有助于降低SO2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的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均GDP的空间相关与地区收敛:1978-2003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晓旭  冯宗宪 《经济学》2008,(1):399-414
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30个省份人均GDP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人均收入的空间相关逐年加强。通过计算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本文进一步验证了中国经济中空间异质性的存在,即地区人均收入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三种不同的空间经济计量模型研究了中国各省份人均GDP增长的收敛性。结果表明,空间自回归模型和广义空间模型不能正确拟合中国省级地区增长数据,而空间误差自回归模型能够满意地解释中国省级地区经济增长,这表明地理位置的影响尽管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但并没有改变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趋势。空间误差自回归模型还显示劳动力和资本流动以及知识溢出在省级地区水平上是显著存在的,并且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均GDP的空间相关与地区收敛:1978-2003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30个省份人均GDP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人均收入的空间相关逐年加强。通过计算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本文进一步验证了中国经济中空间异质性的存在,即地区人均收入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三种不同的空间经济计量模型研究了中国各省份人均GDP增长的收敛性。结果表明,空间自回归模型和广义空间模型不能正确拟合中国省级地区增长数据,而空间误差自回归模型能够满意地解释中国省级地区经济增长,这表明地理位置的影响尽管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但并没有改变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趋势。空间误差自回归模型还显示劳动力和资本流动以及知识溢出在省级地区水平上是显著存在的,并且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  相似文献   

18.
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关系,历来备受关注.本文选取1990年到2006年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作为解释变量,人均GDP、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作为自变量,运用模型,通过简单的回归分析出珠三角地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根据结果,随着经济的增长,珠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也呈上升趋势,但尚未达到工业发达国家所描述的倒U型曲线的拐点.在发展社会经济时应该将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降低环境的"外部化"程度,同时加大对环境建设的投资.本文意在通过分析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找出影响环境质量的各种因素,并在如何保持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改善该地区的环境质量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经济研究》2016,(9):73-88
本文基于1998—2012年中国省域PM2.5浓度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在同时考虑雾霾污染的时间滞后效应、空间滞后效应和时空滞后效应的条件下,对影响雾霾污染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经验识别和相应的治霾政策讨论。结果表明:中国省域雾霾污染呈现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高排放俱乐部集聚特征;无论采用官方的人均GDP还是卫星监测的稳定灯光亮度指标,雾霾污染与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的U形曲线关系,大部分东部省份处于雾霾污染随经济增长水平提高而加剧的阶段;二产畸高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人口的快速集聚及公路交通运输强度的提升共同促使雾霾污染加剧,而研发强度和能源效率的提高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减霾效果,因此,促增因素没有得到有效抑制、促降因素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是导致中国雾霾污染频发的根本原因;雾霾污染在时间单维度、空间单维度和时空双维度上分别表现出雪球效应、泄漏效应和警示效应,因而治霾政策必须坚持常抓不懈、联防联控和惩一儆百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采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研究我国28个省市1978-2002年间实际人均 GDP 的Β-收敛情况.由于地区间的空间相关性对各地区 GDP 增长作用越来越大,该文分别采用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和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对各省市间的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将25年的敷据按每12年为一个时段,划分为14个滚动的时段,考察了我国地区 GDP 增长经济收敛情况变化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我国地区间经济存在收敛性,但是收敛趋势在减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