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卓华 《经济研究导刊》2011,(9):222-223,225
电视新闻访谈节目首先是一则新闻节目,进而它是一档访谈节目,因此它必须包含有对话题的解读、对话题的引导。因而,对于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的主持人而言,如何引导话题就显得格外重要。以《面对面》为例分析了电视新闻谈话节目中:话题引导的重要性;主持人提问的技巧及策略;主持人话题引导方式。  相似文献   

2.
"冷暖人生"节目的内容定位是关注大背景下的普通人的命运,而观众定住却是高文化水平等高端人群.如何在两种距离最远的人群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这个人物访谈类节目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3.
王今 《新经济》2007,(5):94-95
随着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发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迅猛发展,观众市场的竞争和分割尤其激烈,电视品牌栏目的建设越来越成为电视台发展的关键。广东卫视的《社会纵横》曾是全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榜样,2005年、2006年又以高收视名列广东卫星频道新闻专题节目前茅。面对民生新闻的蜂拥而出,观众的分流,《社会纵横》怎么能继续走好?本文从实践角度入手,试图通过分析《社会纵横》所面临的现实与品牌营销的有效途径,对电视品牌栏目的建设进行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县级电视台中,新闻节目的地位特别重要,也特别明显.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如何,应该成为衡量一个县级电视台办得好不好的主要标志.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各地电视台都在不断地进行节目的创新和改革来丰富荧屏,以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游移不定的眼球,而电视新闻则成为了节日改革和创新的首选对象.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已匆匆走过了近50年辉煌的发展历程。回顾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历史进程,看到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总结,探求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尚存的问题;如今传统媒体竞争加剧的同时,又面临着因特网的巨大冲击与挑战,电视新闻是电视宣传中的主打节目,新闻立台,质量兴台,又是电视繁荣的基本途径。本文试图结合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现状,提出当前存在的基本问题,重点分析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在竞争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比香港的凤凰卫视《全媒体全时空》与大陆的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这两档电视新闻节目,从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差异、传播时效差异、报道内容程度差异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提出了当前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并依据问题提出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王新 《时代经贸》2010,(10):259-260
电视谈活节目,是指通过人际交往中自然交谈方式实现大众传播的特定功能的节目样式,是最接近生活原生态的节目,通常由话题、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4个因素组成。其中,主持人是谈话类节目现场调度、营造氛围、掌控节奏的关键,同时也是媒体与受众双向交流、沟通、契合的最直接和真正的“桥梁”、“纽带”与“中介”。  相似文献   

8.
牛正伟 《城市建设》2011,(3):497-498
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具有新闻性、社会性、政治性和指导性的特征,围绕社会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新闻事实进行分析、探讨、研究,最后得出科学的、能为群众所接受的结论,用以指导社会生活实践。本文分析了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特征,并就其发展过程以及主要表现特色做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吴丹 《大陆桥视野》2016,(12):306-306
电视新闻在普及国家政策及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很多电视新闻编辑在工作上还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导致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不高。要使电视新闻有较强的生命力,必须从新闻内容、形式等方面下功夫,紧跟观众需求和时代步伐。随着传播环境的网络化变迁和传媒市场竞争的空前激烈、电视与网络媒体剧烈竞争将节目的创新推到了电视发展的首要位置。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新闻节目要保持惯有的收视主导地位,保持强大的传播功能,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突破思维定势,才能推陈出新,获得改变,才能在激烈的收视大战中搏得一席之地,获得健康的良性发展。作为在电视新闻制作传播中居于最重要一环的新闻编辑,能否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在新闻的编辑制作中做到创新手法、创新角度,制作出更具个性化,具有竞争力的节目,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电视谈话节目,是指通过人际交往中自然交谈方式实现大众传播的特定功能的节目样式,是最接近生活原生态的节目,通常由话题、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4个因素组成.其中,主持人是谈话类节目现场调度、营造氛围、掌控节奏的关键,同时也是媒体与受众双向交流、沟通、契合的最直接和真正的"桥梁"、"纽带"与"中介".  相似文献   

11.
郭群 《新经济》2013,(23):120-120
不可否认,2013年是竞技类节目的“大跃进”之年,特别是音乐竞技类节目,《中国好声音》、《最美和声》、《中国梦之声》、《快乐男声》等等等等,表面上看是一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画卷,虽然各个荣耀升空,风光无限,却是满天放“卫星”,真正经得起观众考验的,寥寥无几,而几十档类型相似的竞技类节目,是同质化严重的巨大浪费。虽然如此,但这并不妨碍老牌选秀节目,湖南卫视的“超快”系列之《快乐男声》依然话题多多,也无法阻挡去年的轰天雷《中国好声音》在收视上的持续热播,虽然较去年相比,该节目的质量趋势堪忧。今年则有北京卫视推出的《最美和声》,犹如一颗秘密研发的原子弹,瞬间如蘑菇云般腾空在公众面前,引爆了全民关注,也引发了业界“狼来了”般的惊恐。  相似文献   

12.
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我国县级地区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在县级电视台自办节目中扮演"重头戏",而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存在很多新闻误区,这严重影响了新闻节目收视率和影响力.为了让县级媒介工作人员了解自办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新闻节目,以提高节目质量、收视率和公信力,本文以《汤阴新闻》节目为例,就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新闻误区展开讨论和探析.  相似文献   

13.
勇静 《江南论坛》2007,(4):52-52,57
访谈,顾名思义即采访谈话,是广播电视节目中"专访和谈话节目的统称".随着我国社会民主的发展,人们主体意识日益加强,每个人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自己所处的社会--周围的环境、人们的生存状态、社会观念的嬗变,人们的社会参与意识被唤醒、被激活,并希望能对社会发表意见.因而访谈节目就成了目前广播电视节目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主持人来说,有的在访谈节目进程中穿插采访,有的干脆以主持人对嘉宾的采访谈话构成节目,近来,尤以后一种形式风行一时.  相似文献   

14.
在搜集职场类节目《非你莫属》主持人话语的基础上,应用话语分析的综合理论,分别从话轮转换、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衔接理论4个方面对其进行简要剖析,旨在从语言学角度来总结该节目主持人的言语特点和规律,说明话语分析理论在研究此类节目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多媒体的日益兴起,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与途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方式,优化发展模式,创新新时期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思路,不断满足广大观众的消费需求,是其顺应时代发展,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与效果,提高服务水平,促使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信么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问题以及多样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试论电视新闻导语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惠敏 《经济师》2009,(10):267-267
电视新闻导语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闻传播中起着引起观众注意、提示新闻主题、确立全篇基调的作用。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看(画面)、听(广播)、读(文字)多通道同时感知的综合效应之中。这就决定了电视新闻导语不能完全照搬报纸、广播的写作方法,应从视觉、听觉、版面串联等三方面创作电视新闻导语,体现电视新闻导语的特点,才能收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常磊 《大陆桥视野》2016,(4):239-239
电视新闻是当前社会信息的重要传播媒介,为了给观众展现更丰富和更真实的信息,电视新闻记者需要在拍摄中具有剪辑意识,从而提高电视新闻传播质量。  相似文献   

18.
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情绪化,也有很多的问题,主持人故意挑衅,热情的私隐,陷入了僵持阶段的泪水电视谈话节目的追求。因而,在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努力正确地把握在情感用途,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是运用电视摄像、记者采访、写解说词、配音、编辑制作,系统、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电视新闻编辑是电视新闻工作的核心,可以说电视新闻编辑的水平直接决定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因此,要做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编辑,除了编辑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注重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编辑出高质量的电视新闻,才能得到受众的认可和好评.  相似文献   

20.
师兆菲  梁锐 《经济论坛》2022,(12):145-15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加速了互联网、数字技术的迭代。媒体深度融合已是当代环境下发展的重大趋势,媒介融合对于传统行业的发展形成了“全媒体融合”的驱动力,节目制作探索台网一体化融合模式,依靠数字技术、云技术、VR/GRD等技术包装生产,协调多屏资源传播、线上线下联动等实操创新节目内容与形式,将文化价值精神与内涵融入节目内容中,带动观众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央视着重推出的中国大型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是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成功代表之一,该节目“以文载道、歌以咏志”,创造性地将中国经典诗词与现代流行乐相结合,打造完美视听盛宴,探索媒介传播方式,弘扬中国优秀经典诗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