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验经济条件下市场营销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体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张扬个性,体现自我,在消费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心理满足,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本文在分析消费需求新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企业市场营销变化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自我表达需求是一种新形态的文化需求,它产生于文化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基础之上。近年来"选秀"与"博客"的出现并火爆,就是对当代人自我表达需求的证明。文化既然被当作一种产业,就必须考虑这一产业所面临的市场,考虑它所面对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随着生活观念和生活内容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文化含量更高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人们在实现物质欲望的同  相似文献   

3.
在体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张扬个性,体现自我,在消费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心理满足。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文章在详细介绍体验经济产生背景及其特殊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产品消费需求的主要特点,最后提出体验经济条件下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4.
《东南置业》2008,(7):82-87
随着别墅的发展与成熟,别墅消费人群也走向成熟,消费形态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经由炫耀型消费转向自我需求型消费。在炫耀型消费阶段,人们更多地关注外在感受,模拟西式的生活形态,展示财富和地位;但当消费者更加成熟,转向自我需求型消费的时候,人们就需要一种既能注重生活感受和居住舒适度,又讲求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达到建筑、人与环境三者融合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在知识经济时代,农业消费品牌建构缺乏理念更新与技术支持。新媒体环境作为互联网经济时代的新消费语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与消费思维。因此,我国农业消费品牌建构应首先适应与加强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消费思维的变化研究,建立适合新基建建构的场域,发挥媒体的传播功能;其次结合品牌定位与特色优势,发掘消费者对品牌认同的内生动力;最后通过数字渠道与技术构建,注重物流渠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农业消费品牌的发展窗口,从而促进原生农业品牌经济向第三产业经济转型,以助力农产品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认同营销     
今天的消费,已经从产品的消费转变成了象征的消费。所谓的认同营销,就是要在识别和理解消费者认同的基础上,通过产品和品牌的象征化,与消费者特定的认同建立联系,进而满足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认同的需要。与传统的营销相比,认同营销要求企业在以下三个层面上实现战略性的转移:在  相似文献   

7.
场景消费现象,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已经相当普遍,在我国也已初露端倪。所谓场太浦江是指人们为了在消费中除物质性满足外获得更多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而注重和利用消费物具有的象征意义和表现能力,通过对人。物、场合等有关要纱的组合,构造出一个具有一定含义、氛围与效应的生活场景而展开和进行的消费。例如,在场景消费的情况下,人们穿克服装不仅要求其实用,而且要求其能够体现消费者的特性和审美观,能够塑造自我形象,与穿戴的场合相适应等等;人们购买和利用家具时,不仅要求其具有家具的基本功能,而且要求其符合使用者的审美情…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的需求正在由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扩展,他们希望在消费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和体现自我存在的价值。许多企业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牢牢把握住了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9.
网红打卡地广州永庆坊为文化与消费的融合提供了场景观察样本。以芝加哥学派的场景理论分析,永庆坊正是通过本土文化要素与空间微改造,形成了文化与消费融合的在地化形塑路径;迷人的创新体验新业态及亲善的邻里共创新生态,创造了文化与消费融合的舒适物路径;而文化要素的渗透与认同、消费市场的导向与认同,获得文化与消费融合的认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0.
产品营销与观念营销善于“观念营销”,比“产品营销”更重要。我国柳州牙膏厂是较早重视向消费者“营销观念”,并获得巨大成功的企业之一。早在80年代初,这家企业根据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变化,率先推出刷牙防治口腔疾病的新观念,进而推出两面针药物牙膏新产品,改变了牙膏保洁的单一效能,被消费者们所接受,由此成为全国重点牙膏生产企业。“观念营销”就是把新的消费理念、消费情趣等消费思想灌输给消费者,使其接受新的消费理念,改变传统的消费思维、消费习俗、消费方式,使消费更上一个新的层次的营销行为。企业要取得消费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周口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不断增多,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消费作为一种在满足人们的基本消费之后以追求、发展和享受更高层次需要的消费行为,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通过对周口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期了解和掌握体育消费的现状,为合理开发我市体育消费市场,引导城市居民进行健康、合理地体育消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西式快餐的制胜法宝(一)从观念入手,先下手为强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体现在饮食上,则是人们越来越需要一种快捷、卫生、营养、可口、价廉的食品及餐饮方式。西式快餐适应了这一消费需求趋势,以合理的营养配比、规范统一的管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全方位的服务等内容填补了中国饮食业上的空白,满足了人们日益变化的消费习惯。西式快餐在进军中国市场时,并没有把中国人传统的饮食口味作为决定性的限制因素,它们相信事在人为,市场是可以创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一、新时期对政工人员的新要求 1. 思想观念的多元化 在目前市场经济体系持续发展下,人们所呈现出的思想观念也出现了多元化,尤其是人本身的利益、价值观念的变化较大,更加注重现实主义.比如说,人们实质上都非常崇尚那些公私分明、先公后私,甚至舍己为人的行为.但实际在现实中,人们也同样对自我利益、公私兼顾的观念极为认同.在市场的商品经济体系下,人们精神思想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来自方方面面的利益诱惑,对人冲击较大,一些人们崇尚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真正愿意去那样执行的,寥寥无几.由此可以看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出现了多元化发展趋势,并且体现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企业经济》2015,(10):62-6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消费的休闲功能越来越明显,了解人们的网络休闲消费内容偏好和休闲态度可以帮助网络休闲企业更好了解客户需求,制定产品策略和营销方案。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人们的网络休闲消费内容,发现在网络休闲消费中主要存在生活服务、娱乐、信息获取、自我表达和能力提升五种偏好。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网络休闲偏好影响消费态度,即生活服务偏好既影响功用性态度也影响享乐性态度,娱乐偏好和信息获取偏好影响享乐性态度,自我表达偏好和能力提升偏好影响功能性态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考察流动农民和失地农民两类准市民,通过分析城乡结合部的自然空间、社会空间、经济空间,确定准市民自我认同的三个维度:自我身份的判断、自我归属的倾向和自我现状的感知.逐个维度具体考察,结果发现不同维度下自我认同不统一,流动农民自我认同模糊,失地农民自我认同危机.最后从准市民本身和社会两个角度提出重构自我认同的措施,帮助准市民实现人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6.
您听说过情感消费吗?当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000美元后,人们开始追求体现在消费中的自我价值。这种追求,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审美追求。北京的“燕莎”、“赛特”,商品的价格要高于一般商场。据商场介绍,燕莎客流量最高达12万人次。在“燕莎”“赛特”商品的“隐含价格”里包含了某一层次消费者所追求的一种购物时的心理感觉。在中国新的消费浪潮中,审美的消费心理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7.
营销定律     
梁成  李线时 《经营者》2001,(10):46-46
<正> 营销第三定律:创意律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人们创造了千姿百态的生活方式,多姿多彩的产品结构,满足人们不同的消费需求。需要商家注意的是: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慢慢地发生着变化,而是飞速地变化着,"坐地日行八万里"正是消费需求变化状况的形象写照。这日新月异同时又是千姿百态的消费需求,需要商家必须以一种打破常规的、不同常理的方法去不断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和不断完善,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消费群体,其消费在这一社会浪潮的背景下,也显现出了很多新特征。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进行研究,比较分析蒙、汉大学生消费特征,提出建议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9.
<正>21世纪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社会不断变革的信息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也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人们从开始注意商品,逐渐发展到注重商品的包装,甚至讲究起商品的包装。这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了消费习性的改变,完美的产  相似文献   

20.
所谓生活方式是指人们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表现形式。它主要包括劳动方式、消费方式、交往方式、闲暇活动方式、社会活动方式等方面的总和。离退休是人生程途中的一个重大转折,那么他们在生活方式上发生了何种变化?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