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乡镇企业及其主体产业农村工业的高速发展,对中国农村经济、工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构成都带来了重大变化。1986年与1978年相比,乡镇企业总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31.4%上升到46.9%,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  相似文献   

2.
在10年改革的推动下,许昌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到1988年底全市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2万多个,为1978年的27.8倍,从业人员发展到42.6万人,为1978年的4.5倍;占农村劳力的比重由1978年的9.4%上升到30.8%,产值(不变价)达到18亿元,为1978年的10.5倍;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不变价)的比重由1987年的15.7%上升到51%;完成总收入19.8亿元,为1978年的11.5倍;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由1978年的32.2%上升到62.2%;已成为许昌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3.
《江苏农村经济》1999,(10):14-15
江苏乡镇企业萌发于50年代,如今已成长为"经济巨人",并已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8年,在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乡镇企业产值为9510.2亿元,占80%,即"五分天下有其四";在全省工业总产值中,乡镇工业产值为8449.5亿兀,占64.1%,近"三分天下有其二"。一、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之路1978年以前,全省农村产业结构的基本格局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中又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中又以粮食生产为主。大量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有限耕地上搞强化开发,不仅经济运行的数量和质量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1978年以后,在乡镇企业的带动下,全省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农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逐渐下  相似文献   

4.
乡镇企业面临的困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1997年全国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31.8万亿元,年递增18%,乡企增加值在农村社会增加值中的比重为2/3,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为45%,在出口创汇中的比重为38%。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支持农业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和吸纳富余劳动力,对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自身矛盾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乡镇企业发展正进入十分困难的境地,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速度减慢。据统计,“八五”期间,…  相似文献   

5.
一、改革十年中乡镇企业的主要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连市同全国全省一样,在改革开放中开拓前进,整个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乡镇企业也异军突起,取得了显著成就。一九七八年,大连市的乡镇企业在全市经济中还很弱小,仅占百分之五左右的比重,还不如一个大型国营企业的产值多。十年后的今天,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九八七年在全市净增的工业总产值中,乡镇工业这一块占百分之五十一。改革十年中,前五年乡镇工业平均增长百分之十二,后五年平均递增达到百分之五十。今年预计可以达到五十亿元左右,比重将上升到百分之二十八以上。乡镇工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已经成为大连市经济腾飞的重要一翼。  相似文献   

6.
江苏乡镇企业萌发于50年代,重新起步于70年代,大跨越于80年代。以1990与1980年比,江苏社会总产值增长4.42倍,而乡镇工业总产值猛增10.45倍(同是当年价),乡镇工业在全省社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从15.59%上升到32.95%,在全省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从23.37%上升到45.29%。在加快改革,扩大开放的新潮下,江苏乡镇企业如何乘势前进,在90年代实现更大新跨越?需要确立什么样的指导思想,从哪里突破,开拓新跨越之路?这是值得认真探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把发展社队企业即非农产业提到了全党的议事日程,拉开了农村企业异军突起的序幕。到1990年底,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9200万人,总产值达9500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24%上升到60%,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7.8%提高到25%;出口产品交货总额近500亿元,占全国出口产品  相似文献   

8.
尹进 《农业经济》1996,(5):24-28,31
农村工业的崛起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经济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农村工业已经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全省工业生产的重要方面军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截止到1994年底,我省农村工业总产值达1841亿元,是1978年的116倍,占全省农村让会总产值的比重达61%,比1978年提高了近40个百分点;农村工业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3.9%上升到1994年的39.8%,成为全省工业的重要增长点;在全部40个工业门类中,我省农村工业共涉足了38个,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初  相似文献   

9.
乡镇企业以其适合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而异军突起,其增长速度惊人。1978年至1994年,全国乡镇企业职工人数由2827万增加到1.2亿,平均年递增9.9%,高于同期社会劳动力年递增2.8%的速度;总产值由493亿元上升到42588亿元,平均年增长32%,远远高于同期社会总产值年递增12%的速度;乡镇工业总产值年递增30%,也高于全国工业总产值年递增13%的速度。目前,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5%,全国社会总产值的38%,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7%,国家税收的31%,外贸出口交货值的30%来自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0.
一、20年发展的回顾 改革开放的20年,是上海乡镇工业异军突起的20年。20年来,上海乡镇工业经济总量迅速增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不仅对郊区农村,而且为整个上海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壮大农村经济的坚实支柱。乡镇工业总产值占郊区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35%上升到1997年的90%以上。二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1.
海南垦区的工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差。近十年来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垦区工业有较大的发展。工业产值由1978年的0.7亿元提高到1988年的2.17亿元,增加了2.1倍。垦区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2.3%上升到16.3%。这种情况说明,海南垦区在发展第二产业上作了很大的努力,而它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乡镇企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由上海市社联、浙江省社联、江苏省社联组织的联合调查组,于1985年10月25日到11月10日,对两省、一市毗邻地区的无锡、吴江、嘉定、桐乡四个县14个乡、镇的乡镇企业进行了调查和考察,现将考察观感披载如下: 一、方兴未艾的大好形势 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出现了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好形势。四个县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给社会增添了新的活力。 1985年,无锡县(102万人口)的乡镇企业产值将从1984年的21亿元上升到32亿元,增  相似文献   

13.
鞍山市乡镇企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而迅速发展起来的。1988年全市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43.4亿元,占全市农村经济比重的84%。乡镇工业产值达到25.5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22%。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相似文献   

14.
1.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 1.1 1979年至1986年,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中,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出人意料。 1.2 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86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3541亿元,比1978年的493亿元增长6.18倍,平均每年递增27.9%,远远超过同期农业产值年平均递增6.6%和城市工业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和最深刻的变化是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迅速上升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格局的形成。从1987年到1996年,在GDP中各类所有制经济成份所占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16.
乡镇企业资源消耗变化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能降耗是关乎中国工业化成败的重要举措。由于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较大的贡献份额和较高的资源消耗水平,研究乡镇企业资源消耗变化的原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使用1978~2004年乡镇企业的相关数据,利用因素分解方法对乡镇企业的资源消耗强度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是乡镇企业资源消耗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构调整在乡镇企业资源消耗变化中的作用非常小;但是,结构调整是有利于乡镇企业资源消耗下降的,偏向资本深化型的技术进步在大多数年份却导致了乡镇企业资源消耗的上升。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引导农村非农产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问题,是针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实践而提出来的。非农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在我国表现得不明显,城镇发展水平并没有随非农产业的发展而提高。就全国来说,国民生产总值中非农产值所占比重由解放初期的40%左右,上升到1992年的75%左右,但80%的人口在农村的格局几十年来没有改变;就农村来说,农村社会总产值中非农产值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30%上升到1992年的60%,但分散居住自然村落的人口不但没有减少,而且年年增加。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四川省因地制宜地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促进了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的垒面发展。1982年全省种植业的产值达151.8亿元,比1978年增长21.5%,每年平均增长5.3%。其中粮食作物的产值111.9亿元,比1978年增长17.4%,经济作物的产值21.2亿元,比1978年增长43.3%。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产值构成,1978年为76.3比23.7,1982年变为73.7比26.3,粮食作物产值的比重开始下降,经济作物的产值比重逐步上升,经过调查种植业的结构正在向合理化方面转化。  相似文献   

19.
一、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20年,是中山农村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力持续提高,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20年。农业生产实现了从自给、半自给到商品、市场经济的转变,农民生活已从温饱步入小康。 (一)农村经济全面持续稳定增长。1997年全市农村工农业总产值380.4亿元,比1978年增长38倍(按可比价,下同),年平均增长21.3%。其中,农业总产值24.7亿元,增长2倍,年平均递增6%。工业比重由1978年的16.7%上升到  相似文献   

20.
乡镇企业是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到1986年为止,乡镇企业总数达到1515.31万个,从业人数达到7939.14万人,总产值达到3540.87亿元,分別比1978年增长了8.94倍、1.81倍和6.18倍。乡镇企业总产值目前已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9.1%,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7.7%。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继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后又一次深刻的经济变革,它的发展本身已经构成了国民经济整体中不可忽视的发展力量和结构变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