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翻译的本质是转换语言,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而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其风格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而这些情节的载体是语言文字。小说语言有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两种。从我国开始发展翻译理论,一直争论语言风格问题,也没有形成统一的风格定义。基础此,主要从风格翻译视角探究了《傲慢与偏见》译本的对话、句子结构、独白、语言表达能力、译本选词以及译本内容。  相似文献   

2.
萧红是现代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在她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创作了类型和题材多样的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萧红用她独特的视角与写作风格,从童年记忆、现实生活、内心渴求三个角度塑造了不同的"家"意向。通过系统地分析与研究萧红文学创作中的"家"意向,不仅能够探究其生活经历对于"家"意向塑造的影响,也是探究萧红文学创作风格与文学创作理念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迟子建是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以其纯净柔美、坚韧温润的文学品格彰显其个性。迟子建笔下的自然描写极为灵动飘逸,优美流畅,有着独立的生命诉求并可以化解人生苦涩,并能将自然提升到主体的位置,使之不再是背景、象征或观赏物。因此,迟子建小说的创作风格主要侧重于温暖、悲悯和忧伤的抒情,并能对悲悯予以宽容和净化。  相似文献   

4.
萧红小说语言的独特性,在她对景物的叙写中体现最为鲜明。本主要从景物叙写的悲剧意蕴呈现、日常景物的诗化、“浸透了人物”的气氛构筑三个方面加以解读。在对这些景物叙写进行解读时会发现这种独特的抒情诗式体语言已不仅被用来标识事件场景或烘托人物心境,并且成为隐喻和象征的主要栽体,作为背景的景物和小说要讲述的故事一起共同表达小说的主题和作的意图。萧红笔下景物的叙写因此成为本结构的组成部分,而不仅仅具有无关紧要的标识性信息功能。  相似文献   

5.
萧红小说中的"亲子之爱"呈现出"彼此隔膜""脆弱残破""悲剧底色"等特质。小说中"亲子之爱"的描绘,在审视交织着批判的立场下呈现出一种从旁支走向主线、从解构到重建的趋势。萧红在小说中对"亲子之爱"的描绘,既是作者亲情观在小说中的投影,也是作者独特文学创作观的折射。  相似文献   

6.
语言因其使用目的、场合、交际对象等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语体.语体的差别体现在词汇、句式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了解英语的不同语体有助于对英语语言的准确理解和恰当运用.本文对英文经济合同的语体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语言艺术为文学作品风格的阐述提供了重要载体,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的语言独树一帜,很好地诠释了小说丰富的审美层次。本文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解读《老人与海》的审美风格,首先阐述了语言艺术与审美风格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从语言的句式、词汇和修辞三个方面,对《老人与海》的审美风格构成进行了研究,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语言与审美风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语言和思维关系密切,思维是语言的灵魂,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思维与修辞模式形成各种书面语言的不同风格.英语语言思维作为英语语言符号的内部运行机制,在其"思"、"想"的过程中形成其独特的运行特制,我国学生英语作文中遇到的困难,除了语言知识和技能外,更主要的是源于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萧红的个性叙事在文学的园地留下了一抹寂寞的亮色——一段极具个人特色的叙事。以她的《呼兰河传》为例,就是三种叙事形态的并置。因多种叙事手法的运用,同时也使得小说的主题具有多义性。  相似文献   

10.
孙犁小说用平淡的日常对话作为美好爱情的表述语言,恰到好处的语音处理和暗示、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爱情表述语言独特而含蓄,释放出无穷的艺术魅力。男女主人公的外形与性格解释了孙犁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1.
《白象似的群山》作为被誉为"开一代文风"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短篇之作,虽情节简单语言朴实无华,却以其独具匠心的现代叙事艺术、冰山似的写作手法、电报式的语言风格淋漓尽致的描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思想深沉而含而不露,感情充沛而隐而不晦,短短几千字却似乎包含了大千世界,让文学的可思性与艺术的可感性巧妙结合,通过独特的别具一格的行文风格,影响着当时乃至于后世的许多作家。本文笔者通过对《白象似的群山》这部经典之作进行解读,从其客观的叙事视角、精炼的语言、个性化的写作手法入手,对这位文学大家独特的行文风格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一个里程碑,其讽刺艺术建构主要包括创作立场、美学风格、文本结构三大要素。本文通过《儒林外史》创作立场的分析,可以发现其文本传达出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秉持了实事求是爱憎分明讽刺态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通过对《儒林外史》美学风格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技巧多样,洞幽烛微"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及高度的艺术性;通过对《儒林外史》文本结构与讽刺手法的关系分析,可以发现其常常不被人所理解的独特文本结构恰恰是为成就这种讽刺艺术而特意设计的,是对古典小说文本结构的一种创新。这种"三位一体"的讽刺艺术建构的旨归表达的是"对一种衰退了的社会设想的幻想"的士人情怀。  相似文献   

13.
小清新群体是在网络逐渐发展时代下的产物,他们通过小众而淡雅的风格,在网络中形成了新的社群。小清新群体多数为85后、90后的学生,因其经济上没有完全独立的原因,所以在消费方面形成独特的风格。本文以进入中国的"无印良品"为例,通过个案分析小清新群体中的代表,得出小清新亚文化的消费特征。  相似文献   

14.
萧红是一个有着自觉的主体意识和强烈的悲剧意识的作家.她的一生颠沛流离、短促悲凉,饱受被放逐的寂寞、孤独和痛苦.萧红的小说创作正是她的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她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生活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抒写着生命悲剧和女性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15.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崛起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本文主要通过对《第二十二条军规》写作手法的分析,从特殊的幽默风格、存在主义的荒诞观、"反英雄"人物和"反小说"形式这四个方面论述了黑色幽默在作品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杨万里作为"中兴四大家"之一,在南宋群家并起的时代另辟蹊径,形成了独特的诗体样式——"诚斋体",标志着杨万里诗歌个性风格的成熟。诚斋体诗歌以师法自然的手法,配以儿童化的叙述视角,拟人化的意象组合方式,用活泼自然的语言进行创作,以自己独特的审美风貌,一扫江西诗派的陈腐之风,给诗坛带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五号屠场》的荒诞艺术与主题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当代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最有影响的后现代小说《五号屠场》,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现出战争的永久亘古和荒谬残酷。小说以荒诞的艺术手法揭露了战争的实质,深化了反战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欧内斯特·海明威以他特有的创作风格,使其作品在世界文坛上独树一帜,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本文试从海明威独特的"硬汉"形象的塑造、独特的"冰山"原则的运用以及其特有的电报式口语化小说语言三个方面论述海明威非凡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小说巨大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内容与作者的生活背景紧密相连,小说语言具有新鲜、含蓄、简洁和凝炼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王小波在小说中善于运用反讽的手法和具有韵律、富有诗意的语言,通过超凡的想象力探索叙事的多种可能性,在叙事时空中常常呈现出古今交错的特点。这些小说叙事方法构成了他小说艺术的主要特征,使这些小说区别于中国古典小说和其他现当代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