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新农村建设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因民经济进入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成为政府重要政策。这就有必要研究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新农村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困难和问题,探索西部落后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对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方向进行科学抉择,从城乡互动的视角对西部落后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执行和体制变革进行系统设计,以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绩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国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在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影响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主要因素——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必须解决好制度层面的问题,如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金融制度等。一、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农民"市民化"的后顾之忧,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二元经济制度环境下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创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制度环境是二元经济制度.以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二元经济制度使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也是二元性的,农村居民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它已不能有效地使农特在平等的制度环境下谋求发展.二元经济制度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亟待改革的制度性障碍.新农村建设内在要求改革二元经济制度,赋予农民作为公民应当享有的平等权利.  相似文献   

4.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是统筹城乡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任务.近年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在金融制度方面做了大量的创新,本文在回顾和总结成都市统筹城乡中金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对成都市农村金融的主要创新和支农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研究目的:从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的视角,总结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针对中国当前城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对今后城乡土地利用多种情景分析基础上,提出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有关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情景分析法.研究结论: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发展还要占用大量土地包括耕地,新农村建设也需要占用土地,这是客观趋势,城乡发展一定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制订城乡统一的规划和政策,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借鉴欧美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等理念,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建设节地型城镇和新农村,同时加快土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等有关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着力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一种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新的总体发展思路,标志着我国开始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结构转变。本文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阻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成因,而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源是制度安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着力于制度创新,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进行一系列改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扶农利农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国家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破除城乡二元格局,又推出了农村户籍改革政策。城乡户籍统一,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是件大好事,但也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面对和解决,所以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规划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蓝图,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对指导和建设新农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引领推进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规划是龙头,也是基础。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切实把规划编制和执行工作抓紧抓好。搞好村庄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基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臣 《农村经济》2007,(7):62-64
由于金融制度城乡二元分割,使得我国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不尽合理,这已成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大障碍之一.因此,本文在对农村金融体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破除金融制度城乡分割、创新农村金融体系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俊 《农业经济》2008,(1):43-44
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建设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制度的保障特别是立法制度的支持和保障是不可替代的.首先,需要通过立法将行之有效的党的农村土地政策予以巩固.其次,建设新农村,要对农业生产、农村综合改革作出制度关怀.再次,我国能够覆盖农村的全民性的社会教助、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立法还存在空白点,需要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以农村发展制度变迁和工农城乡关系演变为主线,对辛亥革命以来中国一百年的农业农村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回顾,将百年历程分为民国初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四个时期。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方面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今后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三化"同步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的“新”,新就新在农村的发展,既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能够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最终新在城乡统筹良性互动上。所以,这次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与历次新农村建设相比,有着全新的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3.
王锋 《农村经济》2008,(5):45-4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发展的新机制.本文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实施城乡联动发展的意义,阐述了"城乡联动"的内涵主要包括城乡发展规划、市场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五大联动机制,提出以小城镇作为城乡联动的载体、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城乡联动的纽带、以长效利益机制作为城乡联动的保障、以政府作为城乡联动的牵引力、以制度创新作为城乡联动的推动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由北京城乡创新发展博士研究会组织编写并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城乡创新发展蓝皮书·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2006)》,对我国新农村和新农村建设进行了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15.
县域是最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空间,县域城镇与乡村共同繁荣,不断增强县域以经济实力是新农村建设重要切入点.有效发挥县域政府主导作用,从金融生态、公共产品、制度建设、城乡互动、经济区建设等方面提升区域建设新农特的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6.
在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产业化对于建设现代农业、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增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健全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其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关键在于改变目前的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步伐。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当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层次矛…  相似文献   

17.
经过30年的改革,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制度取代了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深刻变革,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经济社会进入建设新农村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总结近30年来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这是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8.
村官审计之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工作的推进,大量资金流向农村一线,村干部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资源。村干部是否履行职责,直接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关系到农民的切实利益。建立健全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做好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中的城市发展、农地制度与户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振军 《农村经济》2007,(9):100-103
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一直备受关注,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是千夫所指.正是基于对户籍制度过去作用的认识,人们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户籍改革寄予厚望.但由于历史惯性以及户籍制度与农地制度的复杂关系,决定了户籍改革的作用是有限盼,激进改革甚至可能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或战略重点应当放在城市发展和农地改革上.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成功的根本保证是农村内源性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政府干预除稳定城乡收入差距的短期目标外,更应该把诱导农村内部长效发展机制的形成作为长期目标.而要保证农村内源性发展的可持续,就必须积极地进行制度创新,只有对农村的教育制度、土地制度、治理机制进行全面创新,超前规划新农村社区建设,我们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久的动力.但中国现实的国情也决定了仅仅依靠内源性发展难以扭转城乡之间的马太效应,只有把内源性发展动力和外源性发展动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新农村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