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泰勒规则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美联储等央行所采用,也为众多央行所关注,但该规则在操作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由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物价稳定的强制性,政策目标利率具有一定的相机抉择性,泰勒规则其实是规则和相机抉择的结合。考虑到利率平滑的机会成本较小,泰勒规则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货币当局与公众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货币当局应配合利率调整实行联合或单独交流战略,管理预期,影响市场行为。  相似文献   

2.
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将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应用于对外投资的实务中。因此,在设计对外投资内部控制制度时应遵循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一般原则:一是相互牵制原则,是指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分配给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分别完成;二是领导带头原则,即内部控制成功与否取决于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自觉控制意识和行为又是关键;三是协调配合原则,是指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  相似文献   

3.
论货币政策的可信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筱雯 《金融纵横》2006,(10):16-19
在现代经济中,经济主体与政策制定者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公众可以利用可获得的信息形成具有动态反馈的预期,从而使得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关键在于货币当局是否执行它所承诺的货币政策。因此明确货币政策可信度的涵义、效应及如何被决定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可信度,改善货币政策的效应将具有重要意义。一、货币政策可信度问题的提出货币政策的“规则和相机抉择”之争迄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所谓“相机抉择(discretion)”,是指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不受任何固定程序或原则的约束,而是依据经济运行态势灵活地进行“逆经济风向”调节,以…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规范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相机抉择与规则模式拥有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的考察和分析,实行含有相机抉择成分的规则模式应是未来我国货币政策规范选择的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侯睿 《西南金融》2012,(2):54-57
本文为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中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提供政策建议。通过对比研究,本文认为场外交易市场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应制定更为科学的适当投资者确认标准,并在改善市场流动性和保护投资者两个基本原则约束下相机抉择。  相似文献   

6.
曹勇 《上海金融》2002,1(3):16-18
本文阐述了货币制度包含的基本原则,货币局制度成功运作所需要的制度与经济环境,对货币局制度的作有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展望了货币局制度的未来前景及某些国家采用货币局制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2007年次资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开始重新审视其宏观审慎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美联储在设计未来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时,提出了几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包括固定规则和相机抉择的平衡,宏观审慎监管的拇指规则,宏观审慎和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等,而这些因素也是我国央行在宏观审慎监管方面值得思考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货币政策是规则还是相机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操作规范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们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对货币操作规则的"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对此进行评述。结合我国的货币政策实际,得出我国货币政策应坚持短期相机抉择,长期"不单一规则"。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有相机抉择和按规则行事两种操作规范。本文先对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的规则性成分和相机抉择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再利用Cholesky方差分解方法,确定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影响经济波动的主要成分,结果显示,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以相机抉择性成分为主。最后,本文对中国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动态模拟,发现规则型货币政策可以大大减小我国开放经济下真实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波动。因此,本文建议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应尽快向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转型。  相似文献   

10.
票据制度是保证票据功能充分发挥、票据市场正常发展的一套规则,这套规则的设计和执行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由于各国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不同,票据制度的理论基础选择也不一样,具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票据无因性原则”为基础,另一类是以“真实票据理论”为基础。本文将从两类理论基础的起源和概念入手,通过对两类理论基础的论述和比较,研究探讨我国票据制度的理论基础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的税务登记制度具有行政许可属性。我国税务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税务登记立法的指导思想存在一定偏差,税务登记制度与其他行政登记制度未能实现有效衔接,税务行政登记的效力和公信力有待于进一步明确。据此,税务登记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应从管理本位向纳税人权利本位转变,应尽快实现税务登记与其他行政登记的有效衔接,同时明确税务登记的效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张西宽 《辽宁财税》2003,(12):39-40
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环境条件,其规范作用因其导向不同而不同。目前,会计准则存在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的争论。规则导向会计准则,如美国会计准则,详尽、具体,具有指令性、强制性的特点。而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如国际会计准则,抽象、简略,强调专业判断,具有指导性、灵活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我国资本市场制度设计与制度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本市场制度设计与建设必须符合合理性与合法性原则。为使制度合理,制度设计必须满足一定的前置条件和遵守包括效率原则等在内的基本原则。同时,制度建设是监管机构依法行政的具体过程,必须遵循程序正义原则,并依此取得制度的合法性。过去由于设计不讲究程序,制度建设总处于利益博弈的动态过程,制度体系不能达到均衡、缺乏稳定性,是市场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制度设计与建设应满足三个基本前提,一是科学界定市场自主行为与行政监管的边界,二是公正合理对待所有市场参与者,三是制度设计过程程序化,  相似文献   

14.
国有上市公司既具有上市公司属性、又具有国有属性,需同时遵守证券监管和国资监管的双重规则,而这双重规则之间可能存在冲突,造成国有上市公司治理违规的风险。这种冲突源于监管价值目标的差异:证券监管基于中小投资者保护的立场注重上市公司独立,而国资监管基于保障国有经济功能、维护国资经营安全的特性强调国有投资方的管控。对于身处交叉监管下的国有上市公司而言,解决冲突的根本路径在于分别从国资监管和证券监管两个维度进行制度矫正与协调。就国资监管而言,应切实从制度层面实现“管资产”到“管股权”的转变;就证券监管而言,则应正视国资监管的合理需求,以适度监管为原则,并确立结果导向的监管理念,在不实质损害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情况下,对国资监管规则予以适当认可。  相似文献   

15.
论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在我国的实践意义张晓霞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是西方税收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许多年来,西方国家在进行需求管理过程中,运用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一、相机抉择税收政策的主要内容在西方经济学中,相机抉择的含义是,政府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结构向量白回归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中的规则与相机抉择成分进行分解,检验了我国1996—2007年间的货币政策取向,发现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依赖于一定的规则行事(如泰勒型规则),同时融入了一定程度的相机抉择操作;我国货币政策经历了“扩张-紧缩-稳健”的调整过程,尤其2002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入稳健调整过程;产出冲击和利率冲击是驱动未来利率变化的主要来源,并且一个正的货币政策冲击会在至少三年后带来更高的短期利率水平。  相似文献   

17.
信用外部性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验证,理论上的最优在现实中往往只能是次优。引言货币政策规则和相机之争由来已久,始于1844年银行法案之前的"通货学派与银行学派之争"就已明确地提出了规则行事与相机抉择的问题。随着研究深入,经济学者比较倾向于规则行事(Tyler,1993;Dimitri Mayes和David,2002;Goodfriend和King,2004等)。具代表性的货币政策规则主要有:弗里德曼规则、泰勒规则和麦卡勒姆规则。  相似文献   

18.
郝演苏 《中国金融》2005,(10):57-59
制度是一种约束特定行为的规则。制度必须坚持公平和效率的原则,其中公平是最重要的。任何制度如果对于相同的行为实行不同的约束规则,这种制度就是不公平的,也就是存在制度缺陷。我国中外合资寿险公司的组织形式就面临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金融创新对传统货币政策的冲击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创新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微观的金融创新可视为对不同特性加以解捆和重新组合起来创造的新金融工具;宏观金融创新又可分为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的影响有:狭义货币需求减弱和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降低;货币供给主体扩展与货币乘数放大.金融创新对传统货币的冲击是:一是从政策工具、中介目标、传导机制方面对凯恩斯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的冲击;二是对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的冲击.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创新的启示是:实行规则性和相机抉择相结合的混合政策操作;扩展中央银行的调控范围;灵活调整货币的中介目标;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中央银行发行央票具有经济学上的合理性,但存在于法无据、违背财政民主与法治原则,使央行角色定位冲突、有损央行公信力等法律缺陷.当前应当一方面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将央票纳入法治轨道;另一方面改革外汇储备形成与货币发行制度,以特别国债替代央票,将隐性财政显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