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集群化发展能增强中小企业竞争能力和集聚地的影响力。本文在中小企业集群内涵、发展意义剖析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中小企业实施集群化发展的内外因进行探讨,试图探寻集群化发展的理论与现实依据,并由此提出库区中小企业走集群化发展之路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荣  杨晓明 《经济师》2006,(8):214-216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企业集群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仍面临着过度竞争、创新能力低、关联度差等问题。文章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为中小企业集群化的发展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焦晋鹏 《经济师》2013,(5):29-31
文章以黑龙江省为例,通过对省内各县域地区中小企业采用集群化发展模式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分析,进而说明黑龙江省各县域内的中小企业采用集群化发展模式能够达到提高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的特点,提出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可以选择的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4.
论中小企业集群内共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集群已成为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集群内技术创新与传播、中小企业集群推动下的产业集聚、中小企业集群内的品牌成长等三方面进行分析,深入论述了中小企业集群内共生效应,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小企业蚁群经济的发展在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完成资本积累并进而提高区域竞争力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解读蚁群经济,把握中小企业集群生存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战略思考和若干政策建议,进而给企业家提供理论支持。为地方政府实施产业集群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章通过考察企业集群竞争优势产生的机理,以湖北省为例分析了民营企业集群化发展的优势及劣势,借鉴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营企业集群发展经验,以湖北省为例指出民营企业集群化发展的路径是:大力培育和激发民众强烈的致富欲望和自主创业精神;提高产业集中度;建立有利于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引导建立行业自律性组织和完善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7.
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化竞争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技术复杂性的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受到成本、经验等各方面的阻碍,而企业集群化发展则有着成本领先、持续创新、更容易获得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要创建以政府为主导、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核心、区域创新文化环境为基础,各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体系,发挥集群优势,实现集群内各中小企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价值链与中小企业集群优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结合价值链理论分析了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之上得出了中小企业选择集群化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路径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聚集化发展的融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实现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可以提升自身的信用级别,形成多种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效应。  相似文献   

10.
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促进长沙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也是提升长沙城市功能、进一步推动长沙向国际大都市迈进的重要路径。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价值链与生产网络的角度解析了创意产业集群的概念。并分析了长沙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状及其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针对问题,本文提出了长沙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1.
论中小企业跨国投资的产业选择及其基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增强 《现代财经》2005,25(9):18-22
中小企业由于具有产权优势、速度优势、创新优势、企业集群优势及独特的国际竞争力,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将成为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主体。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及各国实践,中小企业跨国投资的产业选择基准须体现在资源保障导向基准、市场导向基准、产业结构导向基准及学习与技术寻求导向基准等方面。依据中国的实际和国际经验,中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为:以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作为跨国投资的突破点;适当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加大对服务业的投资比重,形成并发展服务业的国际化体系.  相似文献   

12.
湖南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湖南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的作用日益加大。资金是中小企业的生命力,也是中小企业得以扩张的砝码,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却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探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寻求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已成为事关“中部崛起”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中小企业集群的营销优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小企业集群因其弹性的生产方式和所具备的三个特征 ,形成了独特的内在机制和营销组合优势。这种营销优势体现出集群整体强劲的竞争力 ,有助于推进以集群为基础的区域营销 ,建立区位品牌。西方发达国家集群发展的经验为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二次创业提供了表率  相似文献   

14.
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的动态博弈分析切入,探索目前银行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瓶颈及解决途径。结合SPP理论,运用"链式"思维,从商业银行如何确立优质的小微企业客户群体、如何引导小微企业信贷的客户经理拓展业务模式、如何加快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创新速度等方面,深入探讨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金融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5.
企业集群与浙江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袁红清 《经济地理》2003,23(6):752-755
企业集群是一种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文章分析了中小企业集群的概念和集群效应,进而研究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战略和五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浅析中小企业人才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结合自身的优势能在招人、留人、用人等各个方面做好对人才的激励,将对企业的顺利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中小企业人才发展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中小企业的品牌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中小企业进行品牌营销的基本内涵与策略。认为品牌的实质是能给其拥有者产生增值和长期竞争力的一种无形资产。实施品牌营销是中小企业走出产品同质化困境的有效措施,应重点把握品牌创建、品牌运用和品牌维护三个环节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和提高消费者对企业及产品品牌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18.
小微企业资金流瓶颈带来的供应链短板效应不仅成为制约其自身创新发展的桎梏,而且威胁到所在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根据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在协助小微企业解决资金约束问题过程中发挥的协调功能,提出了供应链融资协调模式,并对协调模式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针对协调模式运作中可能存在的权力配置和运作效率问题,进一步从共同财产权、信息共享和利润分配等方面探讨了使协调模式良性运作的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具有突出的空间不均衡性,呈现出集聚特征.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对企业规模构成产生内在的规定性,从而形成不同产业类型企业规模结构的差异性.不同产业类型的中小企业空间集聚具有显著差异性,而且从动态变化上看,具有集聚度提高、由沿海导向向中部扩散的发展趋势.根据中小企业集聚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动力机制、产业特征的不同,中小企业空间集聚主要有资源型集聚、市场型集聚、外向型集聚和产业关联型集聚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其发展战略存在差异.遵循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空间区位选择规律,推动具有创新能力和区域特色的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成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集群的融资优势和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融资难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但中小企业集聚成群后却可以形成与单个的中小企业截然不同的独特融资优势:增大中小企业的守信度,降低金融机构的融资风险,促使民间融资发展等。中小企业集群的融资优势十分明显,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阻碍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充分发挥的因素,如集群内部企业专业化分工不够深入,协作程度低;银行信贷政策和意识存在偏差,银企互动关系有待加强;中小企业集群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集群内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发展滞后等。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进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的发挥,我们应采取措施强化中小企业集群产业关联,建立诚信合作的集群文化;加快建设为中小企业集群服务的区域性中心银行,密切银企关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设立互助担保联盟;拓宽民营金融经营范围,加快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