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后,日本中小企业不仅大力发展商品输出,同时也极力扩张对外直接投资(以下称对外投资)。目前,中小企业在日本对外投资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推进日本经济走向“国际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战后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及其原因战后,日本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对外投资的准备时期(1951~1965年) 战后初期,日本经济濒于崩  相似文献   

2.
太平洋作为一个整体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都在谈论“太平洋时代”的到来,谈论“世界经济与政治重心由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对此,各国政府都予以深切的关注,政府官员和学者、专家提出了各种有关太平洋地区合作的设想,其中日本的“环太平洋合作构想”尤其引人瞩目。日本的这一“构想”反映了它对外政策的实质性变化,尤其反映了日本对太平洋经济战略的老谋深算。  相似文献   

3.
李萍 《辽宁经济》2000,(9):42-42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企业国际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和特征。而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我国对外投资业务 ,使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如何认识其意义呢 ,它的具体表现是 :一、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建立我国的跨国公司 ,这对于加强南北合作 ,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 ,改善南北关系 ,建立国际经济秩序 ,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对外投资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在河北省承德市,于1982年6月9日至15日历时7天圆满结束。出席年会的共有80个单位,142名代表,提交年会94篇论文。本届年会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10周年、赵紫阳总理访日归来的形势下召开的,它对学会发展、对我国四化建设、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都有重要意义。与会代表本着“百家争鸣”、“洋为中用”的方针,对下列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一)日本经济发展战略;(二)80年代日本经济展望;(三)日本对外经济关系;(四)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现将讨论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企业国际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国际化,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从战后50年代初到80年代日本的企业国际化已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到1983年6月,日本的企业在世界120 个国家或地区建立起了7686个海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5312900万美元,居世界第四位,已成为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日元国际化之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经济大国本币的国际化进程 ,可作为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参照系 ,日元是其中一例。在日元国际化进程中 ,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 ,日本经济的平稳发展越发强烈地依赖区域经济的稳定 ,因此 ,日元国际化 ,是降低日本对外经济特别是对亚洲经济中汇率风险和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通过完善日本国内金融市场 ,提升日本金融业在亚洲区域内的比较优势 ,成为日元国际化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中国多边文化外交的新形式:孔子学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菊 《理论观察》2008,(2):46-47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外交作为多边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孔子学院”则是本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标志性活动。“孔子学院”的出现肩负着汉语培训与文化交流的任务,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架桥梁。中国政府将他作为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向海外传递友好意图的工具。孔子学院已经被提升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8.
日本“冒险企业”,是指日本中小企业界出现的以开发尖端技术和提供特殊技术服务为主,在投资上须冒较大风险的企业。本文拟就日本“冒险企业”之概貌作一番分析。一、日本“冒险企业”产生的经济背景七十年代日本国内外经济发生的状况是“冒险企业”产生的诱因。首先,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状况使得日本大小资本的对外扩张遇到阻碍。它一方  相似文献   

9.
历史表明,日本的东亚政策历来是其整个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东亚经济战略也是一样,在日本整个外向经济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战后,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特别是在世界性的经济国际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下,日本垄断资本及其政府从本身的利益出发,重新制定和调整了其东亚经济战略,不言而喻,日本的战略对于东亚地区经济(包括正在推行改革开放路线的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历史同其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起步晚、速度快、有特色.现在,日本已是世界最大投资国之一,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日本对外经济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它,对于了解日本经济的发展阶段,分析日本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颇有益处;同时,对于我国在四化建设中引进外资问题也有一定作用.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其特色是什么?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我国在引进日资时应注意什么?这便是本文想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今日本社会最时髦、最流行的话题是“日本的国际化”、“为世界做贡献的日本”等。无论从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宣传工具还是街头巷尾的小道消息,无论是从首相慷慨激昂的演说还是农家们和风细雨的家常话,几乎随时可听,随处可见。而且这口号的提出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密切注意。一、国际化的基本内容究竟什么是“国际化”,国际化意味着什么,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其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商品输出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一跃成为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12.
八十年代以来,市场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日本经济的重要因素。狭小的国内市场远远不能满足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迅速扩大国外市场便成为日本垄断企业的当务之急。日本垄断企业经过战后经济的大发展,积累了巨额的“过剩”资本。由于国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向国外输出“过剩”资本就成为当前日本垄断企业牟取高额利润的重要手段。战后日本的大规模对外投资开始于六十年代后半期。起初,着重向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输出了大量的“过剩”资本。而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日本垄断企业的对外投资,在投资形式、对象等方面,都具有与以前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吴燕 《浙江经济》2005,(2):20-21
境外投资是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实现企业国际化。壮大本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浙江是中国最早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省份,境外投资的发展带动了浙江经济对外扩张的步伐,近两年境外投资总额增长速度均超过50%。尽管浙江境外投资的前景比较乐观,但“居安思危”进行反思。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日本环保政策的国际化张宝珍随着人类环境问题的国际化,日本开始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开展环保国际合作,增强对国际事务的发言权,以实现政治大国的图谋。这是日本对外政策的新动向。它必将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发生重要的影响。一、环保政策国际化的特点(一)探索“优雅...  相似文献   

15.
高菲 《魅力中国》2013,(23):29-30
俳旬是日本的诗歌。由俳谐连歌演变而来,现代一般称江户时代以前的为俳谐,明治时代以后的为俳句。俳句以短小为特色。所以内容必须简明,语言必须精练.能够引人深思。发人联想。俳句虽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但在现代日本社会中依然可以看到喜爱俳句的日本大众。俳句的荧也关乎着日本人的审美意识。日本人以小为蔓、以自然相结合的审美观、禅学审美意识以及“空寂”的审美意识,从俳句中都能让我们感受到。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人们都在议论,俳句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短的诗。它只有十七个音,分为五七五三节,而且一个词,如曙光(AKEBONO)就要用四个音,其蕴含量之小,可想而知。因此,要用这仅有的十七个音写成一首(日本人称一句)诗,就需下一番工夫了。这是一方面,说的是俳句不易写;但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短,也确有随口即可占得的一面。易与不易之间,就产生了这样一种情况:在日本,从事俳句创作的人,尽管上自官僚,下至平民,各行各业,为数众多,都可在创作活动中自得其乐,但是,真正成为俳句诗人(日本称为俳人),而能独步俳坛或卓有成就的却为数不多。这里,首先约略说一下俳句的起源,有助于比较全面地了解俳句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刚刚出版的2003年中国《经济蓝皮书》,以令人信服的数据与分析向世界宣告:中国经济正展现一派“半江飞雪横空起,千里奔雷撼地来”的状阔态势! 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重要信息。 它不仅意味着中国因此将拥有更强大的动力,而且也意味着世界因此会获得更繁茂的商机。 前不久,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历无畏教授参加了在日本京都举行的“2l世纪国际化经营”与“中国经济的未来和日资企业的作用”等两个研讨会,他针对目前在日本涌动的所谓“中国威胁论”,十分中肯地指出:由于中日经济互补性强,中国经济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日本经济的发展机遇。他指出: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市场扩  相似文献   

18.
王沪宁 《特区经济》1993,(10):47-50
<正> 日本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被称作“日本的奇迹”。战后日本的经济被战火摧毁,整个国家基本上处在一片废墟之上,但是日本经济从这块废墟上一跃而起,经过近30年的发展,至70年代初,日本经济高度繁荣,生产力大大提高,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目前,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美国。在日本经济令人眼花缭乱的快速发展的背后,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其中日本政府的作用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日本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往往借助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就是行政指导。本文即研究和分析行政指导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一对于日本经济模式的性质,有人称之为“混合经济”,有人称之为“同意经济”,有人称之为“咨询经济”。日本通产省官员自己使用后两个概念。美国的商务部长毛里斯·斯坦兹把日本经济描绘成“政府一产业复合企业体”。他分析说,日本经济的命运,不是按照市场的原理而投人自由竞争的,日本  相似文献   

19.
侯逸明 《开放潮》2004,(2):64-65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仅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从战后的“废墟”上站起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日本奇迹”,发展成为当今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促使日本经济取得成功飞跃有诸多因素,而建立在凝聚着无数中华思想家认识成果及道德观念的儒家思想基础上的企业管理理念则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日本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对外开发援助”由来已久。从根本上说,这是日本逐步成长为经济大国的产物,同时也是日本追求成为政治大国的结果。这种变化有一个过程,“对外开发援助”只是反映这一过程的一个具体方面。其明显的轨迹是,要求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分工,包括在世界的热点问题上和地区冲突中发挥作用,从而显示自己的力量。这就决定了日本90年代的“对外开发援助”必然会有许多新的调整和充实,以适应二极格局消失后依然动荡的国际社会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