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科技园区产业转移现状 广东省的产业转移主要形式是建立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不仅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和转移,也可以起到缩小珠三角和粤北山区以及东西两翼的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产业转移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以"双转移"为核心内容的产业转移园建设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中起引领作用。而其本身也有一个因应内外部条件变化而转型升级问题,对此需作深入研究。本文构建了一个双向关联的分析框架,以广东为例,重点分析产业转移园建设中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资源的配置响应,以及转入地和转出地产业转型升级的绩效。在此基础上,从园区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园区产业发展等方面揭示了广东产业转移园建设中的要素响应问题。本文认为产业转移园的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改善要素供给。因此,一要以园区提质扩容促进要素集聚。重点要突破园区建设瓶颈,促进园区要素高效集聚;积极推进"扩园建城",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努力提高环境容量,促进要素规模化集聚。二要改善园区管理,消除要素集聚的障碍,克服园区管理体制机制障碍,促进要素集聚;鼓励差异发展,引导要素及产业集聚的专业化。三要发挥园区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要素集聚。推动产业集群转移,提高要素集聚的质量;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带动园区整体提质。  相似文献   

3.
通过着重培养产业链成长,广西各产业园区得到快速发展,并因其具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等优势,而成为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平台和载体。广西还在着力建好原有园区的基础上,建设了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龙头。  相似文献   

4.
尚玉红 《时代经贸》2008,6(19):141-143
当前国外与沿海双重产业转移为位于粤北的韶关提供了产业承接机遇,但园区建设、项目用地、环境评价、用工、交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其承接声业转移的能力。为此,要推进产业园区建设、集约节约用地、合理引进项目、加强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财政性资金支持等旺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促进韶关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集聚效应和产业关联性促进了产业集群的空间转移,而集群发展与园区建设的耦合关系进一步推动了集群转移进程。基于产业集群升级与产业集群空间转移的耦合关系,从价值链的角度对集群空间转移的两种典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并结合苏通科技产业园和苏宿工业园两个案例对转移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空间转移是成熟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政府应该积极依托园区建设,结合地区特点及资源优势,采取恰当的产业集群转移模式,实现集群转移带动下的产业转型升级与地区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产业一体化发展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内容。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对长三角四省市产业梯度系数进行测度,据此分析长三角区域内制造业转移的行业选择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引导、园区配套、技术支撑等角度提出推动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凤泉湖园区是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园分园区之一,也是潮州市规划面积最大,但发展基础最为薄弱的开发区.在开发建设的前八年,园区发展进度缓慢,甚至面临"还要不要继续开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华坚  张瑶瑶 《经济地理》2019,39(5):10-18
全面认知湄公河五国对接中国产业转移能力的时空分异特征对于推动澜湄合作、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计算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揭示中国和湄公河五国比较优势互补特征,认为湄公河五国具备一定对接中国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依据"四力模型"构建湄公河五国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全局因子分析法对湄公河五国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评价,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湄公河五国产业转移承接力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时间上,2009—2015年湄公河五国产业转移承接力呈波动上升趋势,2016年有所下降;空间上,湄公河五国产业转移吸引力和产业转移发展力分布较为均衡,产业转移鉴别力和产业转移支撑力分布较为不均衡。结合中国和湄公河五国不同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差异,从转移不同类型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人才合作、建设产业园区等角度为深化澜湄六国合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韶关作为广东省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方,近几年来积极参与产业转移升级,产业园区建设已初见规模,产业转移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成效明显.但是,要进一步推动韶关产业转移升级,更好地发挥转移产业在韶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就需要从财税扶持政策立法、拓宽财税优惠范围、创造良好投融资环境、整合改革现有税收政策等方面破解制约产业转移升级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陈朝相  唐真 《当代经济》2016,(34):62-64
产业转移工业园是广东省政府为促进全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重要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乐昌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现状,认为目前园区已具备开发建设条件,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格局.但仍然受限于管理体制落后、投资不足、人才体系不全而导致的一系列土地开发低效、产业配套不足等深层次问题.据此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产业转移工业园的良好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低碳园区是新常态条件下建设低碳智慧城市、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发展低碳园区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绿色环境发展的主要内容,而城市化的进程也会使城市是未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集中区域,因此构建和发展城市低碳产业园区必然成为我国减少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立足我国城市建设低碳园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提出低碳园区建设应通过实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准入制度,努力建成统一的园区低碳标准评价、监督体系和碳排放数据统计与管理体系,不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的升级优化,吸引高端专业人才,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及相关的财税政策的扶持,统筹协调,促进园区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干,中小企业共同融合发展的能够实现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低碳型产业链。  相似文献   

12.
《广东经济》2009,(9):54-54
2009年广州与梅州、阳江、湛江、湘西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招商推介会昨天在广州隆重举行,与会广州企业与各产业园区进行了交流,不少广州企业详细地了解相关产业转移园区土地、税收、人才结构、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的问题,表达了强烈的投资合作意向。  相似文献   

13.
与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相比,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的基础条件较为薄弱,缺乏对外投资的总体战略布局,政府在园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相对被动,对外投资产业竞争优势不足,园区区位选择不平衡性凸显。因此,中国可以借鉴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强园区的产业配套服务,找准对外投资的优势产业定位,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手段为企业"走出去"铺平道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产业转移与升级,从而在新时期更好地建设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  相似文献   

14.
皖江城市带顺应当前产业转移的发展要求,其所受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承接载体初具规模,步伐明显加快,拉动效应日益显现.与此同时,受产业转移区域粘性、配套产业体系优势不足、产业承接园建设中面临的挑战等因素制约,产业承接面临诸多问题.为加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充分发掘比较优势,打造产业特色,构筑产业集群化;加快承接园区建设,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加大宣传力度,逐步完善配套软环境.  相似文献   

15.
田刚  卢尚坤 《经济师》2014,(5):94-95,105
生态产业园区是废弃物交换、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的一体化产业组织形态,是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通过对国内外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经验的梳理,对中俄科技信息产业园区发展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的分析,提出了中俄科技信息产业园区生态定位的发展思路;以企业间的互利共生性定位、产业资源的适宜性定位、绿色生态项目的优先性定位、知识创新型环境的支撑性定位推动中俄科技信息产业园区的生态化建设,实现产业园区的健康、绿色、有序与协同发展等。  相似文献   

16.
国家、市场和社会三方都可以作为行动主体推动产业转移,但效率各有不同。如果政府作为行动主体,负责产业转移的官员可能缺乏园区管理经验,对企业运作了解甚少,很难劝说发达地区企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如果行业协会和商会等社会力量作为行动主体,由于其动员能力有限,也很难说服企业转移;如果纯粹依靠市场规律引导产业转移,上海和苏南等发达地区的企业不一定要转移到苏北、浙西等后发地带,很可能会转移到内地去,这将违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思想。长三角的做法是成立有政府背景的园区运作公司,在政府政策指引下,由园区开发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这比政府直接推动产业转移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7.
共建园区—福建产业转移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山 《发展研究》2009,(4):88-90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过程,本文通过分析对比沿海东部的广东、福建两省以及福建省的沿海和山区在产业转移中的现象,直接和内在原因,阐述了推进经济发展共建产业园区的条件、构想和模式,提出了有序引导沿海产业向山区转移所需条件及政府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增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达州具有培育和构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必须继续坚持内生产业培育和外生产业嵌入两条腿走路的战略思路,坚持统筹规划、分层推进、突出重点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东西部产业转移这个重大战略机遇,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产业园区这个产业集群建设的战略支撑平台,抓好人才集聚、品牌建设、创新体系建设三大战略工程。  相似文献   

19.
"园区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有人用这句话来形容园区经济的聚集效应。事实证明,新疆的园区经济正发挥着这种聚集效应,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出炉的一份关于《新疆园区工业综合实力评价研究》表明,全疆园区的主要经济指标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已逐步成为自治区工业的增长极。另一方面,新疆各园区也在加大园区软件硬件的建设,以吸引内地开发园区企业的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20.
大平台是承载大产业的空间载体。当前,全省各类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园区、工业园区)(以下简称产业园区)集聚了全省工业发展的主要要素资源,是工业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加快产业园区向工业强区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对加快推进工业强省建设,充分发挥各类产业园区在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和“四大建设”中的支撑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