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中陕西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归纳了陕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特征,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中陕西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所面临的矛盾,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陕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在西部大开发中陕西矿产资源开发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针对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资源开发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紧迫性 1.是落实中央对陕西期望的需要 2000年《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要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重申,西部大开发要“贯彻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区域发展指导方针,依托水陆交通干线,重点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贯彻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方针,必须加快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落实中央对陕西寄予的期望。  相似文献   

4.
振兴和壮大关中加工工业基地,是陕西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基本任务和发展的主要内容,在全省经济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以建设关中加工工业基地为重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陕西进行科学发展战略决策的必然选择,是消除“陕西现象”、“关中现象”、“西安现象”,加速工业化进程,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陕西后备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但缺水问题是陕西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进一步探明、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是陕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第三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陕西地处西部五省之首,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对于陕西经济的发展所做的贡献越来越大,尤其在解决就业压力方面。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陕西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生产能力快速提升,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但在前进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新矛盾、新问题,收入分配始终是一个困扰陕西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陕西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面对和解决这一重大而  相似文献   

8.
《秦疆治略》是清道光年间陕西巡抚卢坤编撰的一部资治之作。该书对农业问题相当关注,留下了当时陕西农业生产的许多宝贵资料,从中可窥见清末陕西农业之一斑。根据书中所载,我们从农业地域的拓展、农作制度的演替、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农业商品化的趋势、封建生产关系的松解等五方面,勾勒出了清末陕西农业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9.
一、陕西大遗址资源保护状况 陕西大遗址具有分布广、数量多、面积大和等级高等特点,遗址数量在陕西文物资源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86处,特别是周原、秦雍城和秦阿房宫等九大遗址的面积都在十几平方公里至七八十平方公里。我国古代文化发展鼎盛时期的周、秦、汉、唐的都城遗址都分布在陕西,其建筑遗址、遗迹和出土文物,均是当时中华文明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强化企业管理,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而财务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陕西农垦由于受历史原因、社会原因以及企业内部管理诸因素的影响,在财务管理上存在问题较多,距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差距甚大,应当引起各级管理部门的重视。为此,本文就如何强化陕西农垦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作一浅议。  相似文献   

11.
一、西部大开发中的陕西开发 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取得的最大成就是由一个能源资源潜在优势大省转变成现实优势大省,确立了能源工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2006年全省总人口3735万,占全国的2.84%。一次能源占全国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0.9%、2000年的3.8%提高到7.2%。全省人均与全国相比,由32%、133%提高到253%。其中,煤炭1.55亿吨,比2000年增加6.8倍,占全国的6.5%;原油1989万吨,增加10.2倍,占全国的10.8%;天然气80.5亿立方米,增加2.8倍,占全国的17.7%。2006年能源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27%(其中电力占15%)提高到52%(其中电力占6.6%)左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20世纪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并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且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西部大开发的有利形势下,兵团对外经济技术协作在2000年取得可喜的成绩,该评议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展望2001年兵团经协办作了较为具体的工作安排,将对推进兵团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两会期间,李鹏就西部大开发发表了意见,他说:在西部开发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要找出自己发展的重点、关键点,将它突出出来,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要以此为突破,带动全局工作,不能东一口、西一口,四处出击。李鹏指出,陕西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有过重要的位置,在中国革命的发展中也做过巨大的贡献。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做出新的成绩,就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较薄弱的环节,搞好规划,科学论证,采取踏踏实实的措施。比如,陕西应该在发展高新技术、生物工程、信息工程、节水农业、果木种植等方面下功夫。要搞好环境保…  相似文献   

15.
陕西是我国高等教育大省。面临全新的发展环境,陕西如何尽快抓住机遇,加快全省高等教育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首要任务。本文从陕西“九五”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发展机遇入手,提出了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领域和要实施的重大工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加快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西部开发中若于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部大开发中有一些重大问题需要探讨,如大开发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内需还是缩小差距,大开发的重点是浆开发还是其他产业开发,大开发的战略是木桶效应还是断指效应等,作者对上述问题申述了自己的观点供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和开发农村支柱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陕西80年代在农业资源和区划的基础上,把苹果生产由秦岭北麓逐步调整到渭北草原,使苹果生产陕西农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文章从资源与生产条件、历史现状、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发展目标与规划等方面认真分析了陕西蚕桑及蚕丝业发展,提出蚕丝业将成为继苹果之后陕西农村经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产提出了建立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科学化管理体  相似文献   

18.
涉农业风险大周期长,如何突破资金、技术、市场瓶颈,挖掘市场,建立相对稳定、潜力大、后劲足的涉农企业,杨凌圣桑集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陕西省杨凌圣桑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利用高新科技开发出桑椹果汁系列产品,自1999年底投放市场,远渡重洋进入美、韩、日等国家,产品供不应求。圣桑公司也成为陕西惟一一家将成品果汁出口到国外的涉农企业。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此,需要国家、地方政府等各方面的协调配合。该文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西部资本市场建立、生态环境建设、人才开发等方面作了探讨,提出西部大开发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及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开发开放和改革的全面推进,是新的世纪工程,其对各行各业包括金融业的带动性是不可估量的,影响是深远的。陕西省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科教优势和能源资源优势以及西安较好的发展基础,使得陕西理所当然地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和桥头堡,在开发步骤上处于“第一阶梯”。这使得陕西省农行在西部大开发中面临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西部大开发的四个重点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资源开发与保护、科技和教育发展,前三个方面一直是我行的传统业务领域和信贷支持重点,科技和教育产业也是我行正在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