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推进,在特殊经济区域的发展方面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后果。在贸易领域,多边及双边自由贸易安排,使得各国关税水平普遍下降、涉证管理项目日益减少,与此相对应,各类特殊经济区域相对于区域外的政策落差逐步收窄,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强度”也开始下降,但另一方面,各国投资自由化的政策却推动跨国公司进一步高速全球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2.
黄志良  聂瑞芳 《江苏商论》2021,(9):81-83,90
作为中国首批经济特区的广东三个经济特区起点相似,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成就各不相同.基于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以金融产业为切入点,首先描述三大经济特区的金融产业发展现状,然后进行历史发展分析和现状比较.分析发现保持金融业适当比例和稳定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金融业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匹配,金融业自身要适应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冯秋燕 《商业研究》2004,(12):143-145
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和俄罗斯先后进入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国际直接投资的介入。而俄罗斯在吸引国际投资问题上与我国持不同见解及做法,以至于后果大不相同。通过对中俄两国国际投资法律制度进行比较,找出二成功与失败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一、“特区特财”的经济效应我闷经济特区拉开建设序幕后,10年来的短暂时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区财政在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特区同民收入分配枢纽和国民经济调节杠杆的财政,运用了特区的特殊政策,实行了“特区特财,以特养特”的财政体制模式。该模式的内涵是:特区实行特殊的财政体制,用特区的财政收入及其它财力,“养”了特区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5.
2005年7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俄罗斯联邦经济特区法》。2005年年底,《俄罗斯联邦经济特区法》(以下简称特区法)生效。  相似文献   

6.
7.
8.
<正> 世界贸易组织为了实现其推进自由贸易的宗旨所确立的一系列原则,概括起来无非是对缔约方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经济体制加以限定,使之不致于成为破坏自由、公平贸易的手段。这对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会产生较大影响,特区面临着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桑百川 《国际贸易问题》1994,(12):56-59,F003
<正> 我国的经济特区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历程,但进入90年代以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以及以市场为取向的体制改革,使经济特区与内地的政策、体制趋同,加之特区投资成本较高,特区的竞争优势正走向削弱。今后,特区还能再“特”吗?特区的前途在哪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特区发展较快,经济特区内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深化同俄经济特区投资合作,有利于优化黑龙江省对俄投资结构、降低企业投资成本、规避对俄投资风险、拓展对俄投资范围。黑龙江省应积极开展对俄罗斯经济特区的调研工作,努力做好对相关企业的宣传和引导工作,搭建政府和园区投资合作平台,有针对性地选择合作对象,密切关注俄经济特区发展的最新动向并适时调整合作策略,以俄经济特区为突破口推进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正> 珠深两特区是处在当今亚洲“四小龙”经济最发达的香港边缘。香港是国际金融、经济、贸易、航运、旅游的大都市,也是亚太经济中心的落脚点;澳门是与珠深两特区相邻的另一个国际城市,起着联系中国大陆和欧洲国际市场的作用。珠深两地的经济有待  相似文献   

12.
张雷 《商业研究》2011,(7):145-149
早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就开始建设经济特区,但一直发展缓慢,在21世纪初以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过采取SWOT分析模型,本文对印度经济特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认为印度经济特区发展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印度应采取适合本国的经济特区发展战略,选择几个发展较好的特区进行重点扶植,积极推广提高外资引进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营造服务环境,健全法制环境,建立有力的经济特区人才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采取快速转变方式实行私有化且带有很强的政治目的,导致社会陷入一片经济与政治混乱。中国的体制改革没有进行私有化运动,中国的所有制改革是一个渐进过程和非国有化过程,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与社会环境。中俄两国在所有制改革中都出现了两种副产品,即官僚资本和两极分化,但俄罗斯的情况更复杂些。  相似文献   

14.
15.
中亚国家既是俄罗斯、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合作伙伴。近年来,由于中国的优势日益增强,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合作的发展快于俄罗斯与中亚国家贸易合作的发展。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贸易合作中的五方面优势,即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中亚是中国特别是中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向;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互补性强;中国对中亚国家投资发展迅猛,促进了双方贸易合作的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地缘政治关系愈来愈融洽,双方相互信任。今后,在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合作中,中国的优势会愈加明显,尤其是中国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张获得中亚国家的积极响应,预示着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合作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关于经济特区的走向便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本文认为经济特区将长远存在,是未来国际贸易自由化总趋势与资本等生卢要素国际移动的障碍普遍存在两相矛盾的结果;亚太经济增长迅猛为我国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国经济特区的创建和发展顺应了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趋势,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中国经济特区在地理分布和规模、数量上不会有多大改变,但未来经济特区的功能必将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