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基于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2007—2016年京津冀、东北三省旅游业和环保产业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实证分析表明:从区域层面看,京津冀旅游业和环保产业的耦合协调度从中度失调衰退转为初级协调发展型;而东北三省旅游业和环保产业的耦合协调度从轻度失调衰退转为勉强协调发展型.从产业层面看,京津冀旅游业和东北三省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2016年达到初级协调发展型;而环保产业耦合协调度较低,且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从区域和产业双元互动耦合层面看,京津冀和东北三省整体区域旅游业与环保产业之间相互促进大于相互抑制.打造京津冀、东北三省和环渤海湾的全域旅游路线,合理评估旅游和旅游配套服务经营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将环保产业纳入旅游开发前需要考量的指标等措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京津冀、东北三省旅游业和环保产业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推动战略区域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实现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四大战略区域为研究对象,以2011—2020年数据为观察样本,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Kernel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算法以及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对比分析四大战略区域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时空差异,并指出其成因。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四大战略区域动态耦合协调差异显著,耦合协调度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从动态分布来看,四大战略区域初、中级协调稳定概率较高,向上突破存在壁垒,而初级协调状态回落概率低,脆弱性相对明显;就差异来源而言,区际间差异是四大战略区域耦合协调发展差异的主因,但贡献率呈下降趋势,长江经济带与京津冀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为进一步缩小四大战略区域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差异,区际间应加强相互渗透、相互辐射,加大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技创新配置效率水平,为实现我国数字科技强国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构建旅游产业与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熵值法、灰色关联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并结合灰色预测模型(GM1, 1)对未来五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00—2018年新疆旅游产业与城乡融合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各子系统对城乡融合的平均灰色关联系数在0.865~0.955之间,城乡融合各子系统对旅游产业的平均灰色关联系数在0.832~0.948之间;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呈小幅度波动上升趋势,其耦合类型均处在颉颃阶段,其协调等级从严重失调逐步发展到轻度失调;在未来五年内,新疆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小幅增长趋势,但其耦合协调等级仍处于轻度失调阶段。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和康养产业两个系统存在天然的耦合性,其耦合过程可以促进两个产业系统向更有序的结构协调发展.该文通过选取西部12省2014年~2019年旅游产业与康养产业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部地区各省旅游产业和康养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西部地区整体而言,旅游产业和康养产业耦合协调水平尚可,仅西藏、青海、宁夏三省份处于失调状态.云南"旅游-康养"系统在西部地区间耦合协调度最高,达到0.7979,且近年来始终保持在中级协调状态;宁夏最低,仅为0.2548,和西藏同为中度失调的省份;贵州是耦合协调水平增长最显著的省份,由2014年的勉强协调提升至初级协调并接近中级协调水平.同时,西部地区间存在区域异质性,西北地区大部分省份的耦合协调度低于西南地区,受制于自然气候,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这些省份的产业系统未能实现良性共振.因此,要重视借助优势产业的要素禀赋,强化对弱势产业发展的支持,从而实现系统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城镇化进程在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同时,给区域的水资源系统带来严重的胁迫效应,与此同时,水资源总量和水环境的承载力也给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带来显著的约束效应。通过构建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比分析京津冀"十一五"与"十二五"期间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的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研究发现:京津冀三地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动因具有地区差异性,北京市和天津市城镇化发展主要得益于空间子系统的发展,而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则依赖于人口与经济子系统的发展;京津冀三地水资源系统除水资源利用能力子系统持续上升外,其余子系统均存在波动;京津冀三地虽然城镇化与水资源系统耦合协调度起点不一,但经过多年发展最终都处于高度协调水平。据此,提出加大京津冀经济、社会、生态领域的合作,实现京津冀城镇化与水资源协调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技术融入文旅产业发展及催生新业态,助推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耦合作用机理,从发展规模、资源要素、市场效应等三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广东省为例,分析2011—2020年三个产业耦合发展的时序演变规律和协调发展类型,构建障碍度模型进行障碍性因子诊断。研究表明: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发展整体关联性强,由低水平制约逐步向高水平的相互促进转变,耦合协调度由中度失调向良好协调转变。基础建设、劳动力结构和市场机制是影响广东省产业耦合协调度的重要障碍性因素。为此,政府和行业应加强弱发展地区的技术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重视数字创新主体投入度,完善数字化人才引进体系,培育数字文旅市场发展新模式。本文聚焦区域产业耦合研究,丰富了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诠释喀斯特贫困山区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状态变化趋势,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性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极差变换、变异系数、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贫困山区2005-2015年间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度表现出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但下降幅度很小,0.75 < C < 1.0,处于良好耦合水平等级。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度总体上表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上升幅度分别为115.30%和36.32%,0.4≤D<0.6,属濒临失调衰退类型向勉强协调发展过渡的类型。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趋于好转,系统区域协同效应呈增强趋势,揭示研究区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省级城镇化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中国省级城镇化发展呈现两极分化趋势,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偏低;省级城镇化发展的地区差异明显,但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基本一致;除华东波动幅度较大以外,其他地区波动较小。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城镇化内部耦合协调性波动上升,2007年—2015年间全国各省份城镇化子系统均处失调状态;全国七大区域(除2009年)城镇化协调性稳步上升;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分异现象。据此,论文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地区空间经济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可以对京津冀地区的空间经济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从空间差异逐步转向空间集聚。京津冀地区经济水平高值以京津两市为中心,逐渐集中。与此同时,空间集聚越来越显著。北京的空间经济类型发生重大改变,由HL型空间分布地带转变为显著的HH型空间分布,形成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主要增长极;河北省石家庄市经济优势减弱;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的空间分布变化不显著。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构建产业转移的合理机制,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实现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再集聚和分散。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协调度模型,对全国31个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和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从东部往西部呈现逐渐降低的梯度分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其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水平也相对较高;从协调度所属的等级来看,呈现明显的"哑铃"状,属于优质协调的省份和属于严重失调的省份都较多,东部地区协调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本文通过剖析都市圈地区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机理,构建都市圈地区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武汉都市圈9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模型分析了2007-2017年武汉都市圈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的交互耦合关系,并对其影响动力因素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都市圈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均呈逐年递增趋势,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于城镇化发展。区域差异程度逐渐减弱,空间上形成由“西高东低”到“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2)武汉都市圈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处于初级协调阶段,为初级同步发展类型,但各市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异质性明显,经济增长率高于耦合协调度的增长率。(3)内源动力对耦合协调度动力开发不足,外向动力对耦合协调度具有正向影响,而政府动力对耦合协调度呈不显著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系统耦合度模型,通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具体测度了我国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与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水平,进而实证分析和比较了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度对区域制造业竞争力具有明显提升作用,这种作用在两大经济圈之间以及各个经济圈内部各省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总体上看,两大经济圈应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高其与制造业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以提升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测度并分析2011—2020年数字经济与循环经济融合水平及其空间格局。研究表明:第一,从整体耦合协调度来看,我国省域的数字经济与循环经济耦合协调度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但是区域间发展极度不协调,仍然存在东强西弱的发展格局,现阶段需要结合东部地区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人才优势,发挥带头作用,将经验、技术向中西部地区辐射。第二,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且我国31个省份耦合协调度存在着明显的集聚现象,耦合协调度高的省份以及耦合协调度低的省份朝着水平相近的地区聚集。其中,“低—低”关联的省份包括大多数西部地区省份,可见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存在一定的阻碍,是亟需政府扶持发展的区域。  相似文献   

14.
选取中国285个大中城市样本数据建立城市竞争力综合指标体系,构建包括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生活环境(包含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全球联系、当地需求等七个解释性指标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耦合协调度越高的城市,城市竞争力排名也越高;反之则越低,耦合协调度与城市竞争力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耦合协调度处于优质协调和良好协调的城市主要集中于环渤海和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的金融科技创新型城市,耦合协调度频临失调的城市主要集中于中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不发达地区的城市。  相似文献   

15.
省域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对构建可持续的旅游产业和健康的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关系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耦合协调度函数构建了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与评价体系,并以此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处于“东高西低”的“两极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16.
基于耦合理论,利用中国大陆31个省域2012年旅游环境和旅游收入数据,对各省域旅游环境和旅游收入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空间自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发现:1除极个别省份,多数省域的旅游环境与旅游收入具有较高的耦合度,旅游环境和旅游收入基本上处于同步发展状态;从空间视阈看,各省域旅游环境与旅游收入的耦合度与其所处地理位置关系不大。2大陆31省域的旅游环境与旅游收入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存在空间溢出效应。3处于耦合协调等级水平的省区,多数是旅游环境时滞于旅游收入,反映出旅游环境"投入-产出"的高效率;耦合协调度等级处于濒临失调或失调省区,其突出的特征是旅游收入都时滞于旅游环境,旅游环境的投入难以同幅度提升旅游收入。4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服务环境等要素对旅游环境和旅游收入的耦合协调度贡献存在差异,自然环境对耦合协调度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社会环境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作用次之,服务环境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相对最小,经济环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1—2010年北京市入境旅游和饭店旅行社的各指标数据,首先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与北京市入境旅游发展存在相关关系的饭店旅行社参量,然后借助熵值法,计算出各个参量的权重及评价值,最后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入境旅游—饭店旅行社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十年间,其耦合度一直处于拮抗阶段,但耦合协调度水平变化幅度较大,2003年达到低谷,属于中度失调,2010年达到最高值,属于中级协调。因此,北京市饭店旅行社的发展仍不能有效的支撑其入境旅游的发展,亟待提升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1999-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方法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高等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及耦合协调态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无论是东部、中部和西部,高等教育投入都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经济增长只在东部是高等教育投入的主要原因;在长期内,东、中、西部的高等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总体上都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只是这种因果关系在东部体现得更为明显,而在中、西部地区体现得相对较弱。在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方面,从总体上看,都从1999年左右的中度失调状态逐步过渡到勉强协调的状态,各区域之间又存在差距。因此,要提高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支出比例,缩小地区间高等教育支出水平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建立高等教育经费使用监督机制,开拓多元化高等教育融资渠道,促进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结构调整是经济步入新常态必然选择,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应该协调发展。文章借助于耦合协调度模型,以2001~2013年的中国30个地区间的数据为样本测算出我国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处于勉强协调阶段,省份之间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高于中、西地区。东部地区需要在产业结构升级中优化人口结构,中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西部地区要精准定位、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交通通达性与省域旅游经济是相互关联而又相互依赖的。文章以云南省为例,运用物理学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对2000-2010年云南省交通系统与旅游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交通系统与旅游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耦合互动效应显著;但总体来看,两系统协调等级还处于较低水平。云南省应努力提升铁路与航空交通系统的发展水平,构建旅游交通集散体系,使交通系统和省域旅游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