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拉尚德地区位于塔里木陆块北东缘增生带,是铁、金、铜、钼、镍矿的有利找矿靶区。为查明该区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为资源潜力评价和实现找矿突破提供依据。论文在扎敏敖包一带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该区元素的地球化学参数、对乌拉尚德地区的AS2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剖析研究和以1∶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地质路线踏勘检查为主的三级查证工作。认为AS2综合异常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元素组合齐全,单元素异常叠合好,具叠加晕、多建造晕特征。异常区有两个浓集中心,划分为2个子异常,已知铅锌矿点与异常浓集中心套合好,并新发现伴生有铜、钍、银、锰、砷、锑等多种有益组分。矿带深部铜族元素和钍、镍含量明显增高,外围矿化蚀变发育,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巨大,该异常为一显著矿致异常。AS2异常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明显,地表矿化蚀变广泛发育,是寻找热液型Cu、Pb、Zn、Ag、Th、As、Sb多金属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2.
论文通过对矿区岩(矿)石磁性参数和电性参数的测量与统计工作,基本确定了矿区岩(矿)石的地球物理特征;通过1∶1万高精度磁法面积测量,圈定了矿区磁异常范围;通过1∶1万激电中梯面积测量,圈定了矿区激电异常范围,并对磁异常和激电异常进行了综合分析。矿区磁异常主要分布在辉长岩、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出露位置,激电异常主要分布在变质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出露位置,磁、电异常位置基本对应,两种方法在上护林铜多金属矿区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南沟脑钼多金属矿区位于燕辽钼(铜)多金属成矿带上。基于对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中AS25综合异常的勘查,研究区完成了1∶1万地质填图、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槽探、钻探等勘查工作,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深入研究总结了研究区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特征,确定南沟脑钼矿成矿类型为热液脉型矿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论文基于研究区成矿一手资料,总结了找矿标志与成矿规律,并指出找矿方向:继续在花岗斑岩体(γπ_(52))周边区域找寻热液脉型矿体;花岗斑岩体(γπ_(52))富集钼成矿元素,不应排除寻找斑岩型钼矿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那里根贡玛地区沙漠化较严重,地表覆盖层厚度大,找矿标志不明显,矿产勘查的难度大。为进一步评价1∶5万水系沉积物铅-锌-银异常的找矿潜力和勘查铅锌银矿产,综合分析工作区的找矿条件,在工作区开展土壤测量工作。土壤测量工作获得1个近南北向的带状铜-铅-锌-银元素组合异常,编号AP1。异常强度强,浓度分带明显,分布面积中等,南面未封闭。后期地质工作成果显示,铜品位为1%~4%,砷品位为20%~40%,锡品位为0.3%~0.4%,铅、锌品位为0.2%~0.3%。1∶5万水系沉积物铅-锌-银异常具有勘查铜-铅-锌-银矿的潜力,土壤测量在沙漠化和覆盖区地质找矿中获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果,土壤测量方法可在覆盖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激电测深法是一种成熟、经典的电法勘探方法,以对称四极装置为主,其操作简便,在我国应用非常广泛,在矿产资源和工程勘查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异常体的精确性绝大部分是依靠对实测数据的反演计算,反演方法的好坏决定了勘探效果,激电中梯普查测量能有效地圈定金属硫化矿床的激电异常,针对激电异常布设了激电测深工作,采用IX1D正反演软件对激电测深数据进行了2.5D反演拟合计算,大致判断了异常体的赋存状态,定性、定量的计算出隐伏矿床的产状、埋深、规模及空间展布特征等,为钻孔验证提供了基础依据,并且通过钻孔编录资料佐证了正反演拟合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论文介绍了利用时间域激发极化中间梯度法和激电测深相结合的方法在阿巴嘎旗查干诺尔铜多金属矿区的找矿成果。首先,利用时间域激发极化中间梯度法扫面,确定了测区平面异常特征,明确了矿区北部的Ⅲ、Ⅳ、Ⅴ号三处圈闭异常区。其次,采用对称四极测深法,布设三条测深剖面,对前期的三处平面异常进行垂向探测,确定了测区北部的垂向异常特征并发现了极化率异常和多金属矿体之间存在良好的空间对应关系,圈定了多金属矿区内密集体的大致范围。最终,结合地质资料和地质工程的验证,证实了铜矿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河西多金属矿区位于大兴安岭褶皱系,其西北部为腾格尔新坳陷,东南为大庙凹陷,属内蒙古大兴安岭晚古生代-中生代铜、铅、锌、金、银、锡、洛、钼成矿区。利用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河西多金属矿区采集土壤地球化学样品331件,并对区内四个重点区段S2、S4、S5、S6进行元素分析。首先,明确了元素分布,并确定背景值及异常下限。其次,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确定各矿点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最终认为S2、S4、S5、S6测区内异常连续、范围大、元素组合好,强度较高。其中,S6测区Cu、Bi、Ag异常范围较大,且铜含量达10%,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8.
1 区域角砾岩体含矿性评价1.1 区域角砾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由于本区矿床多为隐伏矿体,地表评价其含矿性较困难,故采用化探结合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在区域上21个角砾岩体采集了221个化探样品,经统计处理(表25)表明:(1)21个岩体中已知矿化类型为金和钼(铅)两类,其中含金岩体6个,含钼(铅)岩体2个,已知无矿岩体2个。(2)含金岩体金含量平均值>25ppb,无矿岩体<10ppb,钼(铅)矿化岩体<20ppb。(3)含金岩体 Mo 含量(?)遍较低(1.96至8.57ppm),但随不同剥蚀深度而异,如祁雨沟矿区 J_2相对剥蚀较深,其 Mo 含量为6.86ppm;而剥蚀较浅的 J_4、J_5则分别为  相似文献   

9.
NW向、NE向两组断裂形成的格子型构造总格局,严格控制了冀北地区金矿、铅锌银矿的空间展布规律,控制了该区地球化学场和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NW向、NE向断裂构造,是本区主要成矿控矿断裂构造,特别是NW向断裂构造,它横贯全区,控制着整个铅锌银矿、金矿的地质成矿规律,成为该区的一大特点,也是解决该区预测找矿问题的焦点。NW向、NE向断裂构造交汇处,多为金矿、铅锌银矿矿化密集区。本文从地质、物探、化探等不同的角度对该区断裂构造成矿控矿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下一步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发展以城镇体系的合理化为前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镇体系政策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可分别概括为"限制大城市鼓励小城镇""大中小协调发展"和"城市群"。但中国城镇体系的实际演变历程与政策演变历程并不完全一致,2012年我国大中小及小城镇比例为1∶5∶7∶382,与世界发达国家城镇体系1∶10∶100∶1 000的金字塔结构相比,明显呈现"大城市较多、中小城市及小城镇较少"的特点;与此同时,30%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居住在市辖区人口400万以上的城市,人口集聚呈现出明显的"大城市化"。为此,新时期我国城镇体系的主体形态是"城市群",发展关键是"功能定位",发展重点是"中等城市"。  相似文献   

11.
在完成河北涂水县瀑河水库渗漏通道的勘察工作中,我们应用了电测深、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法、视电阻率对称四极剖面法、激发极化对称四极剖面法、声频大地电场法(简称声电法)、自然电场梯度测量以及室内外模似试验等方法,对工区内各种不同地质情况所产生的异常特征进行综合性研究。以坝体左右一定范围为主攻目标,主要布置不同目的的测线三条,即平行坝沐方向内外各一条,新乡村一带的宽谷处一条,及必要的其他测线。对于电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分析内蒙狼山多金属成矿带地质特征和已知矿区控矿地质因素着手,综合利用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等多源信息,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由控制区建立数学模型以判别未知区的归类,并结合区内遥感图像线性体解译和物化探异常研究,在南成矿亚带1420km~2范围内进行了大比例尺矿床统计预测,圈定了三个Ⅰ级成矿远景区和三个Ⅱ级成矿区,128个单元(1×1km~2/单元)被判归有工业矿床的A类。据此,进一步提出东升庙矿区、炭窑口矿区及外围的18个单元可化先做为后备勘探基地。  相似文献   

13.
依安县红星高岭土矿是一超大型砂质高岭土矿床,已探明高岭土矿石资源量64 863.07×10~4 t,淘洗精矿量14 128.89×10~4 t。由3层近水平厚板状矿体组成,赋存在中更新统林甸组一段下部,矿体南北长1 200 ~3 402 m、东西宽1 548 ~4 000 m、延展面积8.72 ~10.23 km~2、平均厚度8.18 ~15.56 m,矿石类型主要为含中细砂高岭土,其次为含砾中细砂高岭土,精矿Al_2O_3平均含量26.20%~26.66%、Fe_2O_3平均含量为1.16%~1.43%、TiO_2平均含量为0.32%~0.48%,-325目淘洗率平均在20.30%~422.83%之间。矿石矿物成分主要为高岭石,其次为石英、长石。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指标可满足建筑和日用瓷原料要求。矿床成因类型为湖相沉积型,成矿年代与赋矿地层林甸组形成时代一致,为中更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14.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HPLC-MS)测定冰糖燕窝中唾液酸的含量。采用Inertsil ODS-SP(5μm,4.6mm×250mm)色谱柱,以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洗脱,流速0.8m L/min,柱温35℃,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源选择离子模式测定。唾液酸在测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方法回收率为97.93%,RSD为1.01%。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为冰糖燕窝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获得准确的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值是研究陆表环境变化过程的基础性工作。以内蒙古东来地区为例,为提高对研究区陆表环境过程与变化研究的可靠性,同时有利于对研究区进行精细格网上的有效调控与管理,文章采用标准化方法和相对累积频率分析法,确定了内蒙古东来地区1∶5万土壤环境中Cu、Cd、Ni、Pb、Zn共5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基线值,它们的平均值依次为:20. 995 mg/kg、0. 143 mg/kg、25. 712 mg/kg、17. 873 mg/kg和65. 438 mg/kg。结果显示,研究区地球化学基线值均高于该区的土壤背景值,分别为背景值的1. 86、2. 07、1. 49、1. 18、2. 19倍,推断高出土壤背景值部分系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延安气田东南部上古生界山西组—下石盒子盒8段发育有一定规模的低阻气层。受地质条件、测井仪器精度等原因所限,无法有效识别低阻气层。针对这一问题,论文从岩心、分析化验、试气以及测井响应特征入手,通过高阻气层与低阻气层的对比,对低阻气层的形成的地质成因进行分析。较常规高阻气层,低阻气层中孔隙结构复杂,孔喉半径小,约为0.008~0.17μm,粘土矿物总量为16%~19%且以伊利石、伊/蒙混层为主,相对含量分别为25%~47%和32%~76%,造成了储层的高不动水饱和度。储层中发育的厚度8~15 cm砂岩与厚度为4~6 cm泥岩薄互层使电阻率测量值偏小。以上成因导致了低阻气层的发育。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甲基咪唑与溴代正丁烷反应合成1-甲基-3-丁基咪唑类离子液,探索了普通加热方法与微波加热法在离子液合成上的差异,并通过改变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寻找最佳的微波反应条件,得到微波照射功率100 W,温度50°C,原料配比n溴代丁烷:n甲基咪唑=1∶0.9,反应时间10m in时转化率为93.24%。  相似文献   

18.
内蒙集二线朱日和一带 1945年发现有铁矿广泛分布,1957年开始进行普查评价,其中大敖包地区工作程度接近达到初勘。以大敖包为代表的这些铁矿称为内蒙式或温都尔庙式。由于在一个时期里对这一类型铁矿的特点认识不够,因而对该区铁矿的远景也一直存在不同看法。1977年本区被重新作为寻找富铁矿基地地区之一,进行矿区与异常的检查评价,同时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在此期间,我们配合内蒙一0三队进行过本区1:5万地质填图,从基础地质研究着手为进一步搞清温都尔庙群内的构造、层序和含铁层位做了一些工作。这里仅就这一类型铁矿床的成因特征和形成环境作一简要分析,并对有关的近期研究成果略作评介。  相似文献   

19.
《地方财政研究》2006,(10):F0003-F0003
工山rj.可支配财力(亿元)见才力结构(% )了共养人口,人均财力(万元/人) ) jU乙】二.指标值位次省级市级县级指标值位次省级市级县级全国地方21590.7 24 .4 32 .7 42 .9 4 .8 95 9 .8 2 .9北京1031.2 6 55 .2 4 1 .8 3 12.6 2 23 .1 8 .1 7 .7天津417.4 23 44 .7 50.4 4 .9 7 .7 5 9 .4 0 .6河北798 .8 10 18.5 2 1 .8 59 .6 3 .5 20 6 .3 5 .9 2 .8山西55 1 .4 l7 27 .2 25 .3 47 .4 3 .8 l9 7 .6 6 .9 2 .5内蒙古526.8 l9 22 .5 23 .9 53 .6 4 .2 l5 8 .1 6 .4 3 .1辽宁920 .6 7 20 .2 37 .8 42 .1 5 .1 9 8 .2 7 .6 3 .5吉林427 .6 22 3…  相似文献   

20.
以丝状蓝藻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 latensis)为受试生物,采用批量培养方法研究其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并对初始藻密度、初始氮磷浓度、氮磷比、饥饿处理及无机碳源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钝顶螺旋藻对氮磷的去除能力随着初始藻密度的增加而增强。当NH+4-N和TP的初始浓度分别低于25 mg·L-1和2.5 mg·L-1时,钝顶螺旋藻对氮磷的去除率均可达90%以上;在氮磷比为5∶1和10∶1时,钝顶螺旋藻对NH+4-N去除效率相对较高,TP去除率受氮磷比影响较小。钝顶螺旋藻经饥饿处理2~3 d后,比未饥饿处理组对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0%和10%;含有无机碳源的钝顶螺旋藻,对NH+4-N和TP的去除率比无碳组分别提高80%和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