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南沟脑钼多金属矿区位于燕辽钼(铜)多金属成矿带上。基于对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中AS25综合异常的勘查,研究区完成了1∶1万地质填图、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槽探、钻探等勘查工作,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深入研究总结了研究区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特征,确定南沟脑钼矿成矿类型为热液脉型矿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论文基于研究区成矿一手资料,总结了找矿标志与成矿规律,并指出找矿方向:继续在花岗斑岩体(γπ_(52))周边区域找寻热液脉型矿体;花岗斑岩体(γπ_(52))富集钼成矿元素,不应排除寻找斑岩型钼矿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乌拉尚德地区位于塔里木陆块北东缘增生带,是铁、金、铜、钼、镍矿的有利找矿靶区。为查明该区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为资源潜力评价和实现找矿突破提供依据。论文在扎敏敖包一带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该区元素的地球化学参数、对乌拉尚德地区的AS2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剖析研究和以1∶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地质路线踏勘检查为主的三级查证工作。认为AS2综合异常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元素组合齐全,单元素异常叠合好,具叠加晕、多建造晕特征。异常区有两个浓集中心,划分为2个子异常,已知铅锌矿点与异常浓集中心套合好,并新发现伴生有铜、钍、银、锰、砷、锑等多种有益组分。矿带深部铜族元素和钍、镍含量明显增高,外围矿化蚀变发育,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巨大,该异常为一显著矿致异常。AS2异常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明显,地表矿化蚀变广泛发育,是寻找热液型Cu、Pb、Zn、Ag、Th、As、Sb多金属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3.
HZ-10异常是内蒙古巴林左旗乌尔吉等四幅1∶5万矿产调查项目中圈定的一处重要异常,为查明异常,内蒙古地质勘查基金立项,采用1∶1万地质、土壤、激电面积测量,配合1∶5 000地、物、化综合剖面测量、激电测深查证,经查证HZ-10异常浓集强度较高,浓集中心明显,各元素相互重叠,梯度较大,具明显矿致异常特征。激电异常IP1呈现高极化(视极化率值5%~7.9%),低阻异常特征。地表蚀变带呈褐黑色、褐黄色褐铁矿矿化、伴硅化,探槽(TCⅠ401)揭露铅矿化体连续刻槽样长度7.10 m,真厚度6.68 m,伴生银铅锌矿化,推断HZ-10异常由金属硫化物引起,矿致异常清晰。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河西多金属矿区位于大兴安岭褶皱系,其西北部为腾格尔新坳陷,东南为大庙凹陷,属内蒙古大兴安岭晚古生代-中生代铜、铅、锌、金、银、锡、洛、钼成矿区。利用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河西多金属矿区采集土壤地球化学样品331件,并对区内四个重点区段S2、S4、S5、S6进行元素分析。首先,明确了元素分布,并确定背景值及异常下限。其次,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确定各矿点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最终认为S2、S4、S5、S6测区内异常连续、范围大、元素组合好,强度较高。其中,S6测区Cu、Bi、Ag异常范围较大,且铜含量达10%,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5.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壳化学过程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化学元素的迁移、集中和分散,地球及各地圈的化学成分以及元素在地壳中分布、分配和共生组合。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勘查地球化学一般有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植物地球化学测量、气体地球化学测量等方法,本文主要是论述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位于山西省南部的中条山地区是我国一个重要的铜矿集中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在中条山中部地区,地表被安山岩覆盖,给找矿勘查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近几年,我国的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如航磁和航空电磁探测技术,地面物探测量技术的探测分辨率、精度、深度上也有了很大提高。采用合适的物探方法,以解决由于安山岩覆盖厚而常规物探无法探测有用找矿信息的矛盾。根据已掌握的铜矿床分布规律、控矿因素、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结合高分遥感和新物探勘查技术的运用,开拓找矿思路,打开中条山地区新一轮找矿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隐爆角砾岩筒为热液成矿作用中十分重要的成矿结构面和矿化富集部位,同时是寻找深部矿体的重要标志。河北省彭庄隐爆角砾岩筒是冀东近年勘查的"三稀"矿产赋存靶区,岩筒内铷矿化较均匀,铍、钨局部富集,铍、银、钨等矿化体呈透镜状分布在铷低品位矿体中,各矿(化)体均受隐爆角砾岩筒控制。在以往矿产勘查基础上,主要对隐爆角砾岩筒地质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进行深入分析,认为目前工程控制的岩筒内上部属低温蚀变角砾岩带,其下部应存在团块矿化、细脉矿化角砾岩带,深部可能有含矿斑岩体,对本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文通过对矿区岩(矿)石磁性参数和电性参数的测量与统计工作,基本确定了矿区岩(矿)石的地球物理特征;通过1∶1万高精度磁法面积测量,圈定了矿区磁异常范围;通过1∶1万激电中梯面积测量,圈定了矿区激电异常范围,并对磁异常和激电异常进行了综合分析。矿区磁异常主要分布在辉长岩、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出露位置,激电异常主要分布在变质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出露位置,磁、电异常位置基本对应,两种方法在上护林铜多金属矿区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位于中国西南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成矿带中,截至2016年已探明的金储量达350吨,矿床为超大型规模,并伴随有铁、铜、银、铅、锌、钨、锡、钼、铋等金属矿种。众多学者对北衙金矿的形成原因及年代学特征,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北衙金矿的矿床类型为典型的斑岩-矽卡岩型(部分金为红土型金矿),主要有矽卡岩带中(内外接触带)的Au-Cu-Fe矿体、富碱斑岩体内的Au-Fe(Cu)-Mo矿体、层间破碎带中的Fe-Au-Cu矿以及第四系红土(残坡积物)中的Au-Fe矿体四种类型。年代学研究数据表明,北衙地区岩浆岩的形成时代主要在35~37Ma。这为以后在该区域内进一步找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对研究相似类型的矿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北岔沟门铅锌矿勘查区已知矿床(点)围岩、矿化蚀变岩及背景岩石硅酸盐13项分析数据及其样品粉末实测波谱数据,表明该区铅锌矿化围岩、蚀变岩石中氧化铁、氧化硫的含量远高于背景岩石中相应氧化物的含量。应用逐步回归、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了样品粉末WV-2高分遥感反射率与氧化铁+氧化硫含量高分遥感定量反演模型,二者间拟合系数为0.629,进而利用WV-2高分遥感数据反演了工作区内基岩出露区域氧化铁+氧化硫的含量,并对反演结果进行密度分割。结果表明,氧化铁+氧化硫含量在1%~35%间时与工作区已知矿床(点)和野外检查结果较为一致。最后分析了氧化铁+氧化硫的地质意义,为该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