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大杭 《福建财会》2001,(10):12-13
一、国有股减持方式及其定价。从目前国有企业改革试点方案来看。国有股减持有三种思路。一是减持国有股并使之转变为流通股;二是减持国有股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三是减持国有股以激励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芳 《四川会计》2001,(7):34-35
上市公司 国有股减持 方案选择国有股减持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国有经济必须进行战略性的大调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并适当提高上市公司公众流通股的比重,要选择一些信誉好、发民菜潜力大的国有控股公司,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国有股,国有股减持最初是从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国有资产变现角度提出来的,在经历长时间的广泛的讨论和探索之后,又与社保基金建立与运作联系在一起,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有股减持、国有企业改革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酝酿已久的国有股减持办法2001年6月终于出台。这是我国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促进证券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方面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其意义和影响将十分深远。本文试图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角度解读《国有股减持法》。  相似文献   

4.
一、从国家控股到国有股减持,都是突破财政部长项怀诚在全国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财政部将在国有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出台一系列新举措,以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其中一项措施为:对优势企业要通过重组上市、并购等方式,实现国有资本的优化集中,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对劣势企业实行关闭破产、出售拍卖;对部分企业的国有股实行减持变现,用于建立中国社会保障基金。我以为在国企改革进程中,从肯定股份制和强调国家控股,到宣布国有股可以减持,在理论上都是一个不小的突破。我们知道,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前,尽管…  相似文献   

5.
国有股减持,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国有减持,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关于《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出台后,股市的反应是应声下跌,最后因对证券市场稳定性的冲击太大,于2001年10月22日暂停执行该办法。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决定,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该办法。一项本来方向正确的制度创新因为操作的简单化而陷入一种锁定状态,引发理论界的争议和研究。本文拟从国有股减持的制度根源和国有企业改革制度变迁及减持的最优路径选择来研究国有股减持。一、国有股减持的制度根源中国改革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6.
基于股权分置改革视角下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股减持,是在中共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提出来的。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股票计划额度管理原因,我国现行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普遍存在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但国有股、法人股在总股本中所占比重过大的问题日趋突出,国有股减持始于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的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减持国有股的对象指社会公众及证券投资基金等公共投资者。减持国有股所筹集的资金交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然而在四个月后沪深两市股指分别下跌700点和1670点,1.8万亿总市值和5000亿流通股市值灰飞烟灭。同年十月底,中国证监会宣布停止减持国有股。  相似文献   

7.
试论市场化改革中的“国有股减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股减持”是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必经之路,是企业制度创新的突破口;它是国企改革中的一项技术性问题,而不是实行私有化。  相似文献   

8.
国有股减持事关国企改革、公司治理结构的推进和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关系到证券市场的完善与发展,牵动着千百万民众的心。从国有股减持的功能来看,国有股减持是一种国家宏观调控性质的法律行为,该行为理应遵循法治原则、平衡优化原则和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已被人们逐渐认识。国有股比重过大使国有企业管理层法定应负责任与其能负责任极不对称。国有股减持成为我国国企改革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在对主要几种定价模式进行分析之后,从公司内部管理层收购(MBO)角度提出了国有股减持的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李斌 《会计之友》2002,(1):38-39
国有股减持是当今证券市场比较敏感的问题,目前证券市场比较低迷一定程度上与国有股减持没有找到各方均认可的方式有关;但国有股减持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必由之路,也可以说是实现由我国政府主导型投资向民间投资转化的有效途径,亟须得到妥善解决.本人通过对当前证券市场国有股减持方式及相关观点的思考,提出一种国有股减持思路,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1.
国有股减持的关键问题在于减持价格的确定、减持运行的机制和减持的速度。本文通过浮动定价机制的设计,认为采取国有股逐步拥有流通权并选择减持,市场最终可以发现国有股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家正在体制改革中,政府在逐步实施国有股减持,而国有企业中的固定资产占国有企业资产的比重较大,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国有股相对减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股减持问题,是近来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笔者认为,国有股减持应从相对和绝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走相对减持之路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4.
姜勇 《经济界》2001,(5):62-64
一、国有股减持方案出台的背景 2000年6月颁布《减持国有股筹集杜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为国有股减持工作拉开了序幕,其出台的背景是: 1.完成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理论上的准备包括一、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修正了搞股份制会削弱公有制地位的错误思想,推动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进程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二是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总目标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此…  相似文献   

15.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肯定股份制和实施国有股减持,是认识的两次飞跃 国有股减持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条件国有股减持变现要创新战略思路、突出市场机制国有股减持变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国有股减持是指按国际惯例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不影响控制权的前提下,国家对其拥有较高股权份额的企业,分阶段降低持股比重的一种行为。国有股减持对于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以及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有股减持及其股权定价问题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在明确国有股减持目标和原则的前提下,减持方案应力求公平、公正,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同时要综合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8.
国有股减持方案屡试屡败,究其原因和减持目标不明,甚至不正确有关.本文试图从国有股减持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辨证关系角度为制订国有股减持新方案,确立新目标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9.
国有股减持方案屡试屡败,究其原因和减持目标不明,甚至不正确有关。本文试图从国有股减持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辨证关系角度为制订国有股减持新方案,确立新目标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20.
魏国梁 《企业经济》2003,(7):180-183
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股权结构分散,是现代企业制度最基本和核心的内容。要按现代企业制度将国有企业建立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企业,就必须进行企业股权属性多元化的改造,而实现这一股权结构调整的主要渠道就是普遍的国有股减持,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背景下,国有股减持应有合理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