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胡靖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3):110-113
全球经济中已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复杂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跨国公司特别是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既是先进技术的载体和绝大多数前沿技术的创新者,也是国际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的主体。随着前沿创新领域的扩展、创新成本的迅速提升以及高科技活动战略联盟的发展,没有跨国公司的直接参与而获得新技术将是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而且,随着FDI机制越来越自由化的发展,创新活动成本的提升使跨国公司更倾向于内部的技术转移:随着我国加入wT0,开放的逐步深化,贸易投资的日益自由化可能会进一步使技术引进的政策失效可见,如何在大量吸引外资的同时加速外商技术转移已成为我们引进外资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实现的过程,进而提出了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行为函数,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总体分析模型,明确了影响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现实经济因素.为进一步确立政策选择思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生产集中、资本集中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当代世界经济技术合作的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代表着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直接体现着国家的竞争力。目前跨国公司的触角已遍及世界每个角落和各个领域,现代跨国公司已成为现代国家投资、国际生产、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转让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力量,跨国公司已成为当前国际经济关系的主体。“发展是硬道理”,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公司的经营者不追求公司的发展,这篇论文主要分析了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重点对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及发展战略问题进行系列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技术转让和竞争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国公司 (TNCs)是现代经济中研究开发 (R&D)、技术创新与转让的主体 ;而技术既是现代国家经济竞争优势钻石结构和企业竞争优势的硬核 ,亦是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本文拟探讨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组织、资产积累和竞争优势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科技进步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任何国家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进行科技创新,因此国际技术扩散便成为各国技术进步的重要捷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扩散过程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进入90年代以来,许多跨国公司纷纷来华进行直接投资。据不完全统计,全球500家大型跨国公司中已经有200多家进入我国。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储蓄与外汇不足的缺口,部分缓解了资本不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我国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首要目标─—通过跨国公司的技术扩散来推动国内相关企业与…  相似文献   

5.
在浙世界500强企业目前的创新现状对浙江产业结构的升级、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并未带来显著影响,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跨国公司是先进技术的创新者和创新活动的主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开始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作为经济发达省份之一的浙江也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的投资,这对浙江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在浙跨国公司企业进行调研,进一步了解了跨国公司在浙江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的更高追求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中,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成为企业规模、技术、质量、信誉、活力的象征和企业发展成就的代名词。支撑这一切的背后,是一种独特的力量——核心竞争力。这就好象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外在的形象是强壮而挺拔的躯干,如盖的绿荫,但真正的生命力来自于发达的根系。正因为如此,众多跨国公司早已从单纯追求利润目标转移到追求核心竞争力这一更高境界。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无论是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式、新原料,还是新市场、新组织,无不是基于技术进步和管理变革引起的创新。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标志是难以模仿的,从而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和优势。而要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处于这种优势,除了自然垄断,只有依靠创新这条路。就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企业已经走出了投资推进型增长方式,并开始从投资推进型向创新推进型转变,这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思路不谋而  相似文献   

7.
罗鹏  魏浩 《亚太经济》2006,24(6):97-100
跨国公司作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依然是国际研发的主体。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国际研发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投入日益增加,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同时,应该趋利避害,发展本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中,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一代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成为企业规模、技术、质量、信誉、活力的象征和企业发展成就的代名词,支撑这一切的背后,是一种独特的力量——核心竞争力。这就好像  相似文献   

9.
狄琳娜 《特区经济》2009,(10):81-83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滨海新区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情况。文章通过研究滨海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优势,结合跨国公司在滨海新区国际技术转移状况,深入剖析跨国公司对东道国进行技术控制与技术转移之间的两难决择,提出滨海新区运用政策吸引跨国公司进行技术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战略: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如美、日、印度、新加坡等都在积极鼓励、吸引跨国公司到本国设立R&D机构,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尽管跨国公司R&D机构会因人才竞争、市场竞争对国内的科研机构造成冲击,但从总体和长远来看,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R&D机构仍利大于弊。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如何加强对跨国公司研发性投资的政策优化工作,坚持市场开放原则,根据新的国际环境和开放经济的要求,系统优化有关跨国公司投资政策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徐磊 《科技和产业》2006,6(12):14-18
研发国际化作为跨国公司全球竞争新战略正逐渐显现,这种战略既给东道国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对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趋势以及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现状做出总结,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选取上海进行了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对上海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从长远和全局来看,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有利于促进本土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有利于人才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和经济体制的完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美国跨国公司为例,对跨国公司制造业海外R&D投资国别选择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世界范围看,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FDI和东道国市场规模是影响跨国公司R&D投资的主要因子;仅就发展中国家而言,东道国市场规模并不影响跨国公司R&D投资;跨国公司的产业类别不同,其R&D投资国别选择的影响因子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多边投资体制缺失和双边投资协定无序发展的背景下,便利化建设能否有效驱动海外投资增长已引发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前有关东道国投资便利化与母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仅集中于一元规模分析,尚未展开二元边际的结构性讨论。为此,文章基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追踪数据,详细考察了东道国便利化建设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东道国便利化建设显著促进了中国对外投资扩展边际的增长,但对集约边际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且克服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研究结论仍然成立。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投资对经济周期十分敏感,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有助于中国资本"走出去"。同时,与能源行业相比,便利化建设更有利于推动运输和房地产行业投资扩展边际的提高。另外,东道国发展阶段的差异和中国投资政策导向的差别也将产生异质化作用,非低收入经济体和政策导向国推进便利化建设对投资扩展边际增长的驱动效应更加明显。第三,进一步的渠道分析表明,便捷的营商环境、透明的政策环境与健全的金融服务是提高投资扩展边际的关键所在。文章的研究对于从东道国便利化发展角度理解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揭示了便利化建设将在推动全球新一轮的投资浪潮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许泰民 《特区经济》2006,213(10):171-173
相对于跨国公司在中国直接投资的研究,学者关于跨国公司对中国研发投资的研究并不多。本文是以加入WTO以后市场规模日益增大的中国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区位选择三大基础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验证影响和决定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中国区位分布的各个基础经济变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发展存在催化作用,FDI通过产业关联促进东道国产业升级,经验研究表明其后向关联效应较前向关联效应有更大显著性。本文在跨国公司、东道国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三者之间建立理论模型,分析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后向关联效应的影响因素,得出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后向关联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下游企业之间的技术差异。  相似文献   

16.
张钦 《新疆财经》2007,(1):52-55
农村沼气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本文以新疆霍城县为例,介绍了该县沼气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经验,分析了沼气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搞好宣传、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农村沼气技术服务体系、提高沼气的综合利用程度等方面采取措施,以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7.
张诚  张瑜 《世界经济研究》2012,(2):57-63,88,89
本文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和误差修正模型分别从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角度,对我国1995~2009年19个高科技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在分析了跨国企业创新影响东道国企业创新机制和渠道的基础上,具体度量了示范联系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和竞争效应对我国企业创新的长期和短期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只有人力资本效应在长期可以对我国企业的产品创新产生正面的溢出效应,综合而言,跨国企业在华研究开发活动还具有较明显的市场冲击效应,给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东道国人力资本、研发投入与我国OFDI的反向技术溢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C-H模型,本文建立中国OFDI反向技术外溢的计量模型,对中国OFDI反向技术外溢的存在性进行了进一步验证,并从东道国角度出发,对影响我国OFDI反向技术外溢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OFDI具有显著的反向技术外溢,同时这种反向技术外溢受东道国研发投入、人力资本的显著的正向影响。东道国外资政策对我国反向技术外溢存在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我国在选择OFDI东道国时,应选择研发投入多、人力资本充裕的国家,而在考虑东道国经济政策时要综合考虑其制度因素,不能仅以外资政策论。  相似文献   

19.
Outward investment, employment, and wages in Swedish multinational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xamining detailed data for the home-country operations in Swedishmultinationals during the period 1986-94, this paper shows thatthere are signs of very notable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home-countryoperations of these corporations. It also shows that the effectsvary according to economic conditions in the home country. Inthe 1980s, when the Swedish economy was characterized by hightaxes, high inflation rates, and a tight labour market, relativelyattractive jobs within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were relocated from Swedish plants to foreign affiliates. Inthe 1990s, by contrast, when the financial crisis had necessitateda host of micro- and macroeconomic reforms, the location decisionof the MNCs were more favourable for the Swedish economy. Newjobs created by the multinationals were found in activitieswith high productivity and wages. Thus, home-country effects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eem, to a large extent, to bedetermined by the home countries' economic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