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解析了当代的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处女作《群山淡景》.通过创伤理论分析这部小说主要人物的创伤根源、个人的创伤和创伤的整体性.揭示出创伤的救赎来自对历史和创伤整体性的正视.并最终指出石黑一雄并不能够被简单的定义为英日文学的代表,他思考的是更加宏观的人类问题.  相似文献   

2.
欧元败局     
5月11日,执政只有2年11个月的英国首相布朗,宣布辞职后,黯然离开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他被称为是英国任期“最短的首相”。尽管这样,外媒还是高度评价了在此之前他担任财政大臣的10年中做出的一项重要决定:没有加入欧元。基于此,“欧元危机”让英国躲过一劫。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8,(3):21-23
【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1月4日】2001年1月10日,英国《金融时报》在一篇文章中说我是“第一位使用‘衰退’一词的著名经济学家”。是年4月,美国白宫召集了十多位经济学家探讨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4.
扫描 环球     
《环球财经》2013,(11):8-9
英国 日前,英国皇家海军正式决定向全球潜在买家出售其目前惟一一艘航母“卓越”号。由于最新的“伊丽莎白”级航母要到2017年才能试水,昔日全球最强大海军已经注定要在未来几年体会没有航母相伴的日子。卓越号是英国皇家海军最负盛名的标志之一,在32年的服役期中,它曾在海湾战争中用于运送装备,也曾帮助英国从塞拉利昂撤出侨民。  相似文献   

5.
在红军长征队伍中,有一位传奇的外国人。他就是英国传教士勃沙特(中名字薄复礼)。 勃沙特是瑞士人,后随父母移居英国,供职于基督教会。1922年10月,英国基督教会派25岁的勃沙特前往中国,在贵州镜内镇远、黄平、遵义一带传教。勃沙特热爱中国传统化,他根据孔子讲的“克己复礼”,取了中名字“薄复礼”。  相似文献   

6.
外媒     
《中国报道》2020,(2):12-12
《卫报》[英]2月1日“脱欧”开启英国新篇章冗长的脱欧“拉锯战”结束了英国历史上争吵不休的一章,开启了“有人喜有人忧”的新一章。“脱欧”暴露了英国社会的深刻分歧,许多人担心英国结束其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份带来的后果。不仅如此,英国“脱欧”还引发了欧盟内部对自身未来的深刻反思。然而,不论怎样,这依然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英国终将开启一个新的,但不确定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英国《金融时报》7月31日】在厄运继续蔓延市场之际,重新探讨“脱钩”问题是值得令人关注的。对于普及“脱钩”和“再挂钩”一说,我们高盛(Goldman Sachs)是有责任的。起初,在2006年下半年很长时间以及2007年全年,我们支持全球其它经济体和市场(与美国)“脱钩”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李雨槟 《魅力中国》2013,(25):282-283
阿恩海姆是一位心理学家,是格塔式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用心理学的方法来向人们揭示了什么是艺术,将抽象的艺术通过心理学分心更加直观的展现在人们面前。他提出的“张力”说。认为艺术表现基础是力,而“同彤”是艺术的本质。安藤忠雄是现今一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其设计干净.淳朴.造型简洁但却有强烈的视觉震感力,本文通过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来对安藤忠雄教堂建筑进行分析,使我们更加深透的理解其建筑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9.
论“一国两制”构想在港、澳的成功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以及回归后保持繁荣与稳定的事实,雄瓣地证明了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要确保香港和澳门的长期繁荣与稳定,关键是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五十年不变。  相似文献   

10.
杨斌 《环球财经》2013,(7):36-41
近代史上中国的衰落、民族的苦难始自鸦片战争,但是,这场战争其实并非单纯是一场军事战争,同时也是一场运用“智能帝国主义”谋略的战争,人们研究历史时往往重视鸦片战争中英国的坚船利炮,而忽视英国运用“智能帝国主义”手腕的重要作用。今天中华民族接近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时刻,重新研究鸦片战争中英国的“智能帝国主义”谋略,对抵御西方故伎重演和历史悲剧再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英国记者的一篇报道,让被称为“英国垃圾终点站”的广东佛山大沥镇,开始了一场“断臂整治”的大拆迁运动。  相似文献   

12.
两年前英国记者的一篇报道,让被称为“英国垃圾终点站”的广东佛山大沥镇,开始了一场“断臂整治”的大拆迁运动。  相似文献   

13.
【英国《金融时报》9月10日】23年前当我第一次来到英国的时候,在开往伦敦的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家庭主妇,当她听说我从中国来时,她说:“哦哦,我知道,中国是日本的一部分!”。当然,这样以偏概全地形容英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有失偏颇,事实上,英国是最早预言并接受中国将崛起为一个经济强国的国家之一。1986年秋天,英国外交部主持召开了以“中国的崛起:它对亚洲、亚太地区以及全球的影响”为主题的国际会议。我应邀参加了那次会议并做了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4.
公元1839年9月4日“,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令炎黄子孙猝不及防的方式掀开了帷幕。 当年8月,应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紧急请求,他的表兄、英国驻印度总督奥克兰勋爵派遣载炮28门的战舰“窝拉疑号”和载炮20门的战舰“海阿新号”扑向广东海面,开始武装挑衅。9月4日,“窝拉疑号”因购买食物和淡水遇阻,向在九龙半岛水域航行的清军水师开炮,鸦片战争爆发。两国中央政府对战争的反应迟缓得多:1839年10月1日,英国内阁会议补办了批准奥克兰勋爵派遣印度海军进攻中国的手续;1840年4月7日和8日,英国上、下议院在经过激烈的辩论之后,以微弱多数批准对华宣战;道光皇帝更是直到1841年1月27日才“通谕中外”,向英国宣战,此时英军已经攻占舟山群岛、沙角、大角等多地了。战争需要财富做后盾,战争又是财富的天敌。广东十三行曾经主宰全球市场上百年,以和平方式改变了世界多国的国运,制造出一位又一位的世界首富。但他们即便拥有金山银海,在赤裸裸的暴力面前,也只有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趣闻     
《走向世界》2011,(12):19-19
英国“最丑陋”建筑 位于英国伦敦城市天际线的斯特拉塔(Strata Tower)是首座融入“风轮机“的摩天楼——大楼上3座风车将为大楼提供8%的能量,独特设计让它获得了”电动剃须刀“的外号。但环保未必是美,这座高达480英尺的伦敦最高住宅楼被贴上了“纯视觉污染”的标签。同时.也被提名为2010年英国最丑陋的建筑。  相似文献   

16.
当美国国会“只买美国货”以及“只雇美国人”的条款引起全球一片哗然时,保护主义的阴霾正在全球扩散。而仅仅是半年之前,人们都还在感叹“世界是平的”,转眼却看见周围壁垒林立。“购买美国货”并不是个案,从英国坚持要求接受政府救助的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必须向本国小型企业提供贷款.  相似文献   

17.
《天津经济》2008,(10):16-16
在美国政府出手拯救“两房”之时,英国政府的“救市”行动也陆续推出,但“救市”行动的效果有限。英国8月份房屋销售数据依然惨淡,创下30年来的新低。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协会(RICS)近日公布,英国房屋销售量连续3个月出现下跌,房价持续走低,2008年8月英国房屋销售量更跌至30年来最低水平。过去三个月里,平均每个房地产经纪人仅售出12.7套房屋,比2007年同期下降47.4%。  相似文献   

18.
2009年7月16日,华盛顿,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博物馆举行展览,纪念人类登月40周年。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并在四天后登陆月球——当然,这只是画面上小孩的父母所在那一部分人所相信的“历史”,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阿波罗登月”其实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甚至是美国政府的一场阴谋。据英国媒体在今年早些时候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英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牙膏般的“注入式骨质”物料,无须手术,可注射入骨折部分,几分钟内就会硬化,形成一个生物所能分解的支架,让自己的骨骼生长。这种“注入式骨质”物料近日夺得医学创新奖,由诺丁汉大学教授沙克撤夫发明,现正研究在英国进行临床实验,最快2010年在市场推出。  相似文献   

20.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5(10):14-1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一段时期,英国曾对居民使用食品、燃油等物资实行过“配给”。时隔半个多世纪,这种“配给制度”又回到英国人身边,只不过这次配给的物品是“碳排放量”。 英国公共政策研究所最早提出这种碳排放量“按人头分配”的想法。根据这一计划,人们日常生活消耗的煤气、燃油和电能以及乘飞机出行等,都将被折算成二氧化碳排放量,而每个居民都可以分配到一定数量的碳排放“指标”来购买这些商品。如果有人用不完自己的配给量,还可以把多余部分卖给配给不够用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