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西部》2012,(13):100-101
成都的工业经济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彻底摆脱了原有经济结构的桎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都勾勒出了打造新兴产业带的工业图景,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产业进行得如火如茶,提升了成都产业的品质。不仅引进了联想集团、一汽丰田等世界级的品牌,更对本土企业进行了优化改造,培育了诸如东旭集团、汽车工业集团、汉能光伏、宝生新能源、虹视显示技术等一大批特色优势企业,这些企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成都工业发展的基石,走产业高端之路成为了成都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2.
耕夫  妩君 《中国高新区》2010,(12):48-59
自周太王迁岐,“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成都以其悠久的历史文明、厚重的人文底蕴、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于世。成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相似文献   

3.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七大领域在未来将获重点培育。株洲是“一五”时期全国8个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空导弹、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块硬质合金等100多项“全国第一”重要工业产品相继在株洲诞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新区》2011,(10):35-35
建区以来,成都高新区始终围绕产业发展,坚持自主创新和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发展路径,致力于打造与国际接轨的发展环境,聚集培育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以及集成电路、  相似文献   

5.
胡宏 《中国西部》2012,(13):29-31,28
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0亿元,产业增加值超过250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55%以上。成都将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骨干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领域推进重大产业技术研发,攻克10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6.
当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通过英国广播电视公司和美国有线电视公司的卫星信号向全世界播放时,人们注意到,升起的太阳划过布达拉宫和故宫,洒在了一栋高耸的船形建筑上。这座“船屋”就是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所在地。  相似文献   

7.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方向,当前备受经济界、科技界的重视和关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新一轮产业浪潮。假如我们按照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规划和部署,强化自主创新,培育“创新链”,大力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中国将成功实现产业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8.
《宁波经济》2009,(9):30-38
“积极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是提振经济发展的长远之计。现代国际经济发展史表明,一批又一批新兴产业总是在战胜重大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孕育和成长。并以其特有的创造、拓展和满足新需求的强盛生命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最终成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力量。正是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田天 《中国报道》2013,(3):88-89
在“五大集群”经济模式完善之后,双流将发展重心转向了“产业倍增”和“立成大业”。  相似文献   

10.
石严 《中国西部》2012,(13):54-57
2011年12月,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在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上,为实现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宏伟愿景,提出“五大兴市战略”。“产业倍增”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战略。进入2012年,成都继续发挥西部经济核心引擎作用,涡轮增速,全力打造产业升级集聚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1.
赵京源 《中国经贸》2012,(12):117-117
黑龙江省把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环保、生物、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等六个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六大新兴产业企业单位726户,实现工业增加值526.1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0.9%,同比增长17.2%,开始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庆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突破工业”战略,把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作为加快“转调创”步伐、推动县域经济突破跨越发展的主抓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以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架构初步形成。2012年,全县战略新兴产业工业企业达到24家,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与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等两岸有关机构主办的"寰宇生产力产业经管交流论坛",聚集了两岸学术界和产业界人士共商合作创新之计,推动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论坛主要致力于两岸的经济发展与合作,特别是在企业发展、产业技术发展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通过全面的经济效应发挥来实现其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面对新的经济及产业发展周期,各发展实体努力寻找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纷纷聚焦于对产业基础具有重构作用、对产业经济具有综合效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选择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基于经济效应解构的认识和新增长点培育的要求。我们亟须实施创新驱动型产业发展战略,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应,发现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实现其快速成长是当前我国重要的产业政策。不同地区选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应存在差异性。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为依据,使用AHP层次分析法,提出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区域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四环制药项目为龙头,着力发展“总部+精装生产”,以中国仿真城项目为龙头,着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以北京经开·张家湾产业园项目为龙头,着力引进企业总部  相似文献   

17.
纵观世界。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积极应对危机挑战,努力抢占竞争制高点的共同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背景,探讨了京津冀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前提,包括城市定位、地理资源和产业结构等都存在梯次性和互补共生性.通过对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比分析,从规划政策、人财物流动和科技资源共享三个方面探讨了区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9.
曾睿 《重庆与世界》2015,(17):38-39
伴随着重庆开放提速,十大新兴产业集群在重庆产业舞台上的“戏码”越来越多,并且开始在2015年上半年发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子核心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页岩气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开工,产业骨架开始成型。2014年仅重庆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产值就达1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2014年达到3683亿元,惠普、宏暮等5家品牌企业扎根重庆,加上广达、英业达等6家代工企业,以及875家配套企业,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系统已在重庆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略有放缓,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目标回落至7.5%。国家政绩观的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力保国民经济软着陆的决心,已然清晰地呈现在数字之中。全球信贷危机的教训让人们重新审视实体产业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关系。虚拟经济的泛滥势必对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实体产业产生消极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至今难以摆脱经济衰退的产业根源,便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的后果。产业兴国始终是保证我国经济成功转型的中流砥柱和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