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轶 《魅力中国》2012,(32):118-118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任重而道远。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怎么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现状,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队伍建设和改善课程设置;利用高科技手段,开辟传统文化教育的新途径三个观点,希望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2.
刘黎 《中国西部》2012,(6):94-97
当今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要依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教育的变革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多年,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教育手段,都较之于已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成果也已有所表现。与传统教育相比较,现在已发生的这些变化究竟有何所得、有何所失?本文拟对此问题略作探讨。作为问题的引子,我们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是人才?或者说,传统意义的人才与现在大家通常认识的人才,到底存在哪些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上一篇,我们说了传统教育。这一篇,我们来说说退让。 我们现在的口号都是“向前进”,不能开倒车。一般人都认为,退让是消极的,而前进则比较积极,其实这可不一定,为什么呢?“以退为进”,有时候退一步比进一步更高明。事实上,我们大都只看到了前方半个世界,而身后的另外半个世界,很少有人注意,于是退让后的乐趣很少有人享受到。  相似文献   

4.
位红涛 《魅力中国》2014,(23):376-376
新时期下,加强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关乎着整个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所以我们要把高校的思政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而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篇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传统文化教育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最后针对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5.
杨焕兰 《魅力中国》2011,(11):186-186
成功智力理论对我们传统教育理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促使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课程评价都在发生变革。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2005年温家宗总理在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时,钱老发出的感慨。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固之所以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关键是教育出了问题,现行的火学教育培养不出具有独特创新意识的杰出人才,也培养小出诺贝尔奖获得者。“钱学森之问”是关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对比分析传统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认知差异,为解此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四天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习,让我们享受到了一场中国传统文化大餐。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若烟海,如三千弱水,我能取一瓢饮吗?我不禁自问。可惜,恐怕穷其一生,我也难消化吸收那一瓢水的营养。余绍龙会长、李学容院长的讲座我已经是第二次聆听了。只是这次他们讲的主题内容不同。李代文书记、黄明超会长、鲜于煌教授、石怀湘校长和叶贵本书记的讲座,都还是第一次聆听。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文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衰落,拯救民族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为了让我们民族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必须提高国民意识,特别要加强小学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将小学教育提升为一个体认、感悟、传承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教育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针对我国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人本心理学的教育观念,从中找到教育改革的新途径和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EMBA教育就自我定义为“孵化世界级的中国企业家”;但十多年过去了,就在外界指责其“只有高昂学费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商学院院长们也对现状满怀“怨言”;难道中国的EMBA教育遇到了什么解不开的“死结”?传统教育体制下能否走出市场化的EMBA教育?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国之柱石、国之根本,是我们国家腾飞、民族屹立的保证。现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我们这样的普通院校的进行教育改革的首要课题。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与学的新理念。这些理念作为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对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我们应该将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与传统教育相结合,走出一条有我国特色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2.
浅谈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阐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面对当前大学生政治意识模糊、爱国意识不强的现状,认为高校思想教育应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感召力量,增强大学生的身份意识和对祖国的归属感;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发挥民族英雄的楷模作用,促使大学生在思想上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优秀的爱国传统.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如何为人处世的丰富哲理,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仁爱宽厚精神,进取精神,理想人格等思想教育资源,来完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曾一  若诶 《中国西部》2011,(16):72-77
暑期将过,又到中小学录取时,您是一个面临升学的孩子?还是这样孩子的家长?或许是一个关注教育的人士。您是否面临“择校”这个问题?对于“择校”热这一现象您又是怎么看的呢?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如何为人处世的丰富哲理,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仁爱宽厚精神,进取精神,理想人格等思想教育资源,来完善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传统教育。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大学生道德传统教育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将大学生道德传统教育纳入和谐视野,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对中国道德传统中丰富的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为此,必须对大学生加强“整体爱国”、“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知耻”的道德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和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向,研究世界教育的最新成果,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更要认真继承优秀的教育传统,深钻细挖传统教育的精华……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部分,是在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它基本上是以儒家教育哲学为主体。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经历了形成、演进和解体三个阶段,经过不断创造和革新并以变化了的形式存在于现代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19.
吴海英 《魅力中国》2014,(22):271-271
图书是我们精神和知识的源泉,图书馆是为思想教育和科研工作提供服务的信息机构。还担负着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重要职责。图书馆里的许多优秀图书,都是人类伟大的思想文化成果,也是我们宝贵精神财富。当前的图书馆工作既要有传统的工作模式,又要在当下积极创新,以适应新时期读者的需求,更好的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20.
卿凌 《重庆与世界》2017,(33):62-63
角色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师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递者,他更应具有一种明眼人的心态,具有一种强大的分析与判断思维能力,具有对教育焦点和教育趋势变化的敏锐度。而这一切的思想代言,必须通过书写表达和传递。当然,浅层次意义的课堂实录没有更大的逻辑说服力,论文才是思想精华更纯粹更直观的呈现。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出口成章,却不会写论文,或者写出来的文章不被自己和他人认为是论文,问题出在哪里?论文应该怎么写?我们不妨来剖析一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