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应该成为怎样的制造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杰 《西部大开发》2002,(12):26-28
对于我国究竟要不要、能不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问题,人们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即:从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看,我国应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而且从我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来看,我国也能够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在这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我国究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世界制造中心,如何实现我们所选择的世界制造中心的目标?两种不同性质的世界制造中心 任何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都必须要在下述这样两种比较优  相似文献   

2.
目前,许多人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并因此沾沾自喜。但是,从现实的情况看,"中国制造"仍存在一些问题。只有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中国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制造中心"。本文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若干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浙江要成为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必须从成本优势的制造大省向技术优势的制造强省转变,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4.
一、邓小平的全球发展观 1.从用全球化视野去认识发展问题.邓小平强调"要从世界角度看问题","应该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1].正因为从全世界、全人类的高度认识发展问题,邓小平作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关于时代主题的判断.邓小平认为发展问题是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荆莹 《乡镇经济》2005,(4):15-18
本文首先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农民收入的增长空间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状况三个方面分析我国的“三农”问题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面对加入WTO以及世界制造中心转移的契机发展劳动密型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我们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程中应该明确的两个关系以及解决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它的每一个动向都牵动着世界,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当前我国的经济状况引来了各方激烈讨论,我国经济现在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阶段?宏观上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  相似文献   

7.
世界产业资本转移与"长三角"制造业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世界产业资本向我国大幅转移和集中的态势下,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引起世人的关注,也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国际分工方式已发生根本的变化,“世界制造中心”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在以要素分工为主特征的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已具备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条件。文章还认为将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建成世界产品生产重要基地,是中国建成“世界制造中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对新的石油消费中心的争夺日益加剧 1.石油消费中心转移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突出 世界石油的消费中心正在悄然发生第二次转移.第一次,由欧洲转移到北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美取代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区.而这一次世界石油消费的中心正在由北美向亚洲新兴市场迅速移动.亚洲的石油消费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迅猛增长,并成为与北美、欧洲石油消费量基本相当的重要地区.这种快速增长的势头继续下去的话,亚洲终要取代北美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市场的中心,石油经济学家据此可以大胆预测,亚洲也将成为世界经济新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戴志强 《浙江经济》2007,(20):48-49
世界服务外包这一新的产业转移动态表明:承接服务外包将不再继续东中西产业梯度推移,而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区域中心城市聚集式发展;承接服务外包应该从低端的外包服务入手,逐步向高端发展,走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承接服务外包并不能使我国较快地由“世界制造中心”向“世界服务中心”转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黄鹤 《理论观察》2011,(6):14-15
从马克思提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设想,到列宁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现实的经济制度,再到斯大林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对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而中国根据自己的国家性质和国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苏联的路子,逐步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此,我们要不断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民营视界》2004,(3):1-1
中国真的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了吗?中国离世界制造中心还有多远?2001年世界500强中,中国无一家制造企业上榜。2002年中国制造业的产值占全球GDP的3.7%,是美国的11.5%,日本的20%。中国并未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12.
论民营企业研发活动的“过程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丰富而相对廉价的人力资源,造就了一个让全世界为之垂涎的发展环境,民营企业随之逐渐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最为抢眼的位置,有目共睹,正是由于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得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然而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世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中,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房屋拆迁量急剧加大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矛盾的焦点是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强制拆迁问题。最为我们所痛心的是因政府暴力拆迁引发的身体维权和流血案件不断发生,看着这些悲剧的不断上演,心痛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谁制造了拆迁自焚的悲剧?拆迁法规会不会改变?“公共利益”和公民私有财产之间的矛盾究竟该如何调和?下面将从我国现实房屋拆迁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谈一谈应该如何有效地保障公民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到2009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同时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发展的背后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农民工保障,社会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的等现实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完善公平与效率并重机制,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用十年时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判断。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成究竟还有多远?对此有一种意见认为上海已经是国际航运中心,不存在何时建成的问题。理由是上海的港口(海港)吞吐总量稳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  相似文献   

16.
股份合作制是我国企业改革 中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正像任何新生事物刚一出现必然引来一些不同看法一样,股份合作制从一“出世”,就众说纷坛,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取得较一致的认识,但在股份合作制改革中国有资产是否流失、国有股设置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同看法。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助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推进。 一、股份合作制改革,国有资产会不会流失 在探讨国有中小型的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会不会引起国有资产流失之前,应该首先在企业资产流动问题上明确三个基本观点: 1.企业资产的流动不等于资产的…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著名的航运中心,无一不是国际性大都市大港口,无一不是人流、商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无一不具备了超容量的集聚功能和强烈的辐射功能。上海要成为名符其实的国际航运中心就应该具备适应“亚洲最大贸易中心”的深水航道和深水港,就应该成为亚洲地区一流的航运交易和航运信息中心,就应该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港制度,就应该成为东亚最大的物流中心,就应该提供配套齐全的航运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要达到如上标志性特征,要能够真正做到对国际航运及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就必须真正地将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与上…  相似文献   

18.
人们往往以为人民币升值能够促使我国经济结构升级。但本文认为,人民币升值更应该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过去几十年的国际分工塑造出以美国为首的创新需求中心和以中国为首的制造中心,在"末端开放"的格局下,汇率变动虽然不能影响国际经济发展的模式,但却能左右制造中心之间的竞争结果。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逐渐加大和我国"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要想人民币升值而不影响经济增长,我国必须实现从制造中心向创新和需求中心的转变。这就要求,一方面通过鼓励技术创新来提升经济结构,另一方面通过扩大内需来增加社会福利和诱致技术创新,进而优化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9.
我一生的希望,也可以说我过去工作的中心,而且今后还继续坚持下去的,就是能认识中国社会,首先是农村社会,弄清楚中国农村社会究竟有哪些基本特点。世界各国都在迈向现代化,我们也不可能例外,但要设计我们自己的道路,就得先要求我们认识中国历史所造成的特点。我国的人民正在创造着我们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不是哪个人想出来的,而是中国人民自己在特定历史和现实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大会上讲话中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摇篮,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从上述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高水平大学的四个标志:①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②成为探求真理的前沿;③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④成为文化文明交流的桥梁。由此可见,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而大学科技园的兴办正是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师生们的创新创业而应运而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