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形势 国家经贸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速为7.6%,财政收入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相似文献   

2.
张燕 《特区经济》2010,(10):129-131
经济持续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制订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这两个指标的相互关系问题一直都备受经济学界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关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我国宏观经济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经济增长与就业在中国的非一致性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对称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我国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正确,就业结构性不合理,以及目前遇到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作用,是现阶段影响并阻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借鉴外国做法和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政府应发挥作用,积极引导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高校应指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在经济危机的特殊时代条件下,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校以就业为方向进行专业设置,并进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国家应加强研发投入,促进科技“走出去”,从而带动大学生走出国门等。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慧  卢雄 《特区经济》2007,(7):175-176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全国大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出现就业规模缩小的现象,其中四川省就业规模自1998年以来一直连续缩减。本文就四川省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进行纵向分析,同时与全国及所选地区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四川省经济增长所带动就业的能力比其它地区弱,按照目前的发展状况,四川省就业规模会持续呈下降走势,极不乐观;三次产业中只有第三产业就业规模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发展第三产业有助于改善就业现状。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传统理论认为资本、劳动、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能带来就业增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二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相互效应呢?通过对我国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劳动就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发展对促进就业增长的效应不是很明显。为此。要实行经济与就业协同增长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源素质,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就业问题却日益严重,其原因在于就业弹性的下降。本文分析了就业弹性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而提出了提高就业弹性、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常,人们习惯地认为只要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的增长也就自然而然得到保障。实际上,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常常并不导致相同的就业增长。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20世纪80年代,中国每增加1%的就业岗位需要经济增长3%。到了90年代,就业岗位每增加1%,经济则需增长7.8%。“高增长低就业”会加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甚至有可能扩大社会不公平的矛盾。辽宁经济增长与就业的非一致趋势已经显现,经济增长不能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并且就业弹性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8.
吴菲菲 《中国经贸》2009,(18):246-247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一些企业停产、裁员,原有的招聘计划纷纷搁浅,这些影响深深地波及到大学生就业。据了解,虽然目前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但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情况却不逊于往年。因此,回首大学扩招10年,借经济危机这一契机浅析目前高职生的就业优势。  相似文献   

9.
10.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对称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立新 《北方经济》2008,(24):22-23,34
经济持续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制订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这两个指标的相互关系问题一直都备受经济学界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关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我国宏观经济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经济增长与就业在中国的非一致性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得出解决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对称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加剧了我国就业压力。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应建立和启动失业预警系统;加大对社会组织吸纳就业的政策干预;积极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金融海啸与中国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华尔街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一次世界金融体系的危机,它将对世界经济以及中国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我国经济已经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情况下,需要和各国通力合作,采取积极的对策来化解这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次贷危机已经演变为美国金融史甚至全球金融吏上最深重的危机之一.这场危机可能将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拖入衰退的深渊,它也因此引起了各国对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反思.美国政府应对次贷危机的表现与美国在全球所推行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背道而驰,这对美国政府的信誉构成了严重打击.次贷危机也将对国际金融体系和国际格局构成冲击,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在危机中不可能全身而退.且看本文对危机深层次影响的剖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和影响力进行了综合分析:一是选用多项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指标,通过时序分析与国际比较,对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进行了描绘;二是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以及国际贸易、投资、金融和科技发展等各领域的增量贡献和拉动效应;三是从相互依存和关联带动视角分析中国的市场影响力、贸易影响力和金融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15.
新疆非公经济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城乡就业的特点是农村就业比重持续提高,而城镇在不断下降。但非公经济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农村的非公经济吸纳就业能力虽然在提高,但作用有限;而城镇非公经济在吸纳就业上作用显著。从就业增长潜力看,今后几年,非公经济就业将会超过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平稳迅速发展,除有效利用欧美日等国的资本、技术、经营理念等因素之外,亚洲华人企业的贡献也不可忽视。但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产生很多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泡沫经济的形成以及环境污染等。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世界大多数国家失业率提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政府财政赤字增大等。中国采取了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经济持续发展,成为引领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经济成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Employment Effectiveness of China's Economic Stimulus Packag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Using an input--output method, this paper simulates the impacts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decline of exports on China's economy and employment. With shrinking external demand, boosting domestic demand becomes crucial for maintaining economic growth and promoting employment. Our sim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an investment scenario with employment as a priority can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employment maximization without significantly reducing growth. Public investment should focus on employment, education, health, housing and social security to rebalance China's economy so that it can realize sustained and stable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18.
刘宁  张旭 《改革与战略》2011,27(3):25-28
经济危机作为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它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而是市场经济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经济问题。在经济危机之后,当我们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价值时,我们不仅要承认马克思的经济危机成因论的理论价值,更要重视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过程中所给出的走出危机的理论路径。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思想,研究当代经济的现实问题,形成化解经济危机的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应是后危机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以经济增长为渠道,本文分3步就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贫困的影响进行实证估计。本文的估算结果显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下,2008~2010年中国城镇贫困人口收入分别下降了0.474%、0.569%和0.284%。从三大需求角度来看,贫困人口收入下降主要源于国际金融危机所致的净出口大幅下滑;从三次产业角度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对贫困人口收入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上,在第二产业上的作用力度更大,而在第三产业上的持续时间更长。根据上述研究结论,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及其对贫困人口收入的负面影响,政府应该在迅速点燃经济增长的同时,积极实施帮助穷人脱贫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considers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na's domestic and external imbalances and their global implications. We present scenarios detailing how a rebalancing of China's growth pattern from investment‐driven growth towards more consumption‐driven growth may occur in practice. Using input–output tables for 2012, we illustrate the knife‐edged nature of Chinese rebalancing, the linkages between expenditure‐side and production‐side rebalancing, and how an internal rebalancing could exacerbate external imbalances. A policy implication for China is that for rebalancing to be fast, consumption must be exceptionally resilient and the efficiency of investment must increase sharply. If rebalancing is too slow, the capital‐to‐output ratio will rise to potentially unsustainable levels and consumption will fail to attain levels of contemporary upper middle‐income economies by 2030. Global input–output tables (1995–2011) suggest that the patterns of Chinese rebalancing considered in our scenarios may generate substantial headwinds for exports to China by its trading partn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