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农"问题:现状、原因及政府相关政策选择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拟就“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作一些分析,并为解决“三农”问题谈一些思路和政策建议,供参考。“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所谓“农民富则天下富,农村稳则天下稳,农业强则天下强”。推进中国当代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如果不能恰当处理好“三农”问题。就会大大迟缓其进程。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国敏 《农村经济》2003,(11):82-84
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为我们绘制了 2 1世纪头2 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以及要达到这一奋斗目标的战略步骤和基本任务。笔者认为 ,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解决好“三农”问题。邓小平曾多次指出 :“没有农民的小康 ,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十六大政治报告也指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就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农村小康社会的实现依赖于城镇化发展。本文将就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困难、矛盾及对策作一些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一、我国…  相似文献   

3.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环境 ,养育着几亿农业人口。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 ,由于采用赶超型的工业发展战略 ,国家对农业经济一直是廉价索取 ,以农补工。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农民自身力量 ,在产品剪刀差的条件下 ,农业的积累难以达到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在历史和现实双重原因的作用下 ,农业人口越来越多 ,加上国家在人口流动问题上采取禁锢措施 ,农业生产产业结构单一、手段落后、资源有限 ,使农业人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包袱。改革开放后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政策的实施 ,农村经济有了较大…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推进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人民群众。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城镇化的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会议公报提出:"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强调今后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增加、面积扩大,而是要着力提高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质量,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城镇化深度发展的重要任务。上海用破除城乡二元制度作为突破口推进新型城镇化,促使上海的城镇化质量与水平领先全国也是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中央提出的城乡“五个统筹”丰富了科学发展观,又使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有了更加明确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统筹就是为了兼顾,为了整合,为了协调。要实行统筹,就“三农”工作来说,必须进一步理顺以下六个关系。(一)进一步理顺“三农”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系。我省目前农业人口占70%,农业劳动力占6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5%,总体来看,湖北处在工业化的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工业化任务的确还很重。城镇建设这些年加快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2%,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现在要求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完全必要,但决不能因此而轻视甚至忽视“三农”。如果农业不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未来 2 0年新的发展目标 ,它指明了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和前进的方向。那么 ,在这个新阶段 ,深受国人瞩目的“三农”问题又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一、小康的一般涵义“小康”是邓小平同志早在 1979年提出的 ,是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一个简单通俗描述。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对小康标准在理论上进行了完善。 1991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 ,关于小康的内涵 ,确定了两个方面 :一是小康的社会属性方面 ,“是适应我国生产…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提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城镇化等等,这些命题的提出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年了,但为什么一直没能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呢?是因为它们都不具备解决问题的条件。“三农”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经济问题,一个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各种不协调因素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集中体现。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特别关注于经济结构的研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功能弱化与城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自农村集体经济条件下的联产承包发端,已走过23个年头。其间,中国改革先农村后城市、先农业后工业、以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到2000年底,GDP产值已突破万亿美元,经济总量排名跃居世界七位。但是,回过头来看,占全国总人口68%的农村居民的购买力不足占全国总人口32%的城市居民购买力的一半,乡村两级农民的消费只占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不足28%。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农民平均现金收入在零值或负值的为1%,到2000年,农民平均现金收入在零…  相似文献   

9.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大思路:工业化重心下移到县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传统工业化战略的城市化倾向将资源和产业高度集中于大中城市,导致农村经济的弱化和城乡失衡。本文认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将工业化重心下移到县域。其实现途径是:通过产业规划,在大中城市与县域实行非农产业的分工和重组,通过市场机制和公共政策将更多的资源与“三农”关系密切的产业导入小城镇,并围绕“三农”来设置县域非农产业结构。促进“三农”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南方农村》2003,(6):50-50
新加坡《联合早报》对中国的“三农”问题最近刊登文章认为:“三农”问题难在两个最基本的矛盾上,第一个是结构性矛盾。现在中国工业化程度已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城市化水平却只达到37.7%,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10.3%。农民比重大,导致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过低,这是“三农”问题症结所在。第二个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矛盾。在城乡分割二元结构中,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农村就业严重不足,城乡居民发展机会不平等,加剧了城乡结构失衡,城乡关系严重扭曲,城乡经济难以步入良性循环。“三农”问题难在哪里?@平…  相似文献   

11.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反复提到的关健词。早在二十年前全国要求城乡一体化的呼声很高。为什么城乡一体化喊了二十年,情况反而更加严重了,原因可以讲很多方面,我看主要有三条:一是解决“三农”问题见效慢,  相似文献   

12.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来已久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依然悬殊的城乡差距是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再反思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镇化与城乡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战略、加快小城镇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今年1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央新的高层领导对会议十分关注,对会议文件和指导思想做了专门讨论研究。会议对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有许多新的提法和思路,有的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 ,我们要在 2 1世纪头 2 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个既令人振奋又十分艰巨的宏伟目标 ,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认真研究 ,解决逐渐突显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解决好了 ,对于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带着深厚的感情 ,深入体察、真诚善待广大农民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前提“三农”问题 ,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占我国总人口的 75 %左右。虽然党和政府采取了一…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严江  周婷 《农村经济》2004,(7):75-7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主题,又是中国当前急需大力推进的一个重大课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如何完善其短期就业机制,而应当从战略层面,并结合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城镇化道路、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立在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探讨,形成一个协调有效的转移机制和政策体系,以作为解决我国农业和农村问题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的世纪难题,无论是农民的就业、收入增长、社会保障问题,还是农业的土地流转、结构调整、农产品国际贸易问题,或是农村的市场秩序、生态环境、乡镇企业、城镇化、费改税等问题,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症结难题。“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大”报告还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可以预见,这将导致“三农”问题受到高度重视。本文将从农村…  相似文献   

18.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决新时期的“三农”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思想是:农村的改革与发展,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走自己的路”: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三农”问题;“同人民一起商量着办事”;以及发展和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根据这些基本思想,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要创建推进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新体制,始终重视和抓紧农业,把共同富裕作为“中心课题”,集中力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9.
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农村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结合得不紧密,农业剩余劳动力只能实现产业间的转移,不能实现空间位置上的转移,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不能改变农产品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也难以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产业效率和效益更难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协同发展,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对城镇化与产业化协同发展的意义、效益和推进略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他经常被人当成农民,即使在出国的时候,与国外的一些政要交谈,也会被称为“像农民”。他是我国“三农”问题资深专家,现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日前,他走进央视“对话”栏目,就“三农”问题作了精辟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