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市场经济体制迅速向全球扩张,统一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各个民族国家都无法回避的整体性的发展趋势.文章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来探析它对民族国家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时代的降临带来对民族国家主权观念的新思考,尤其对欧洲而言,主权让渡的问题难以回避。虽然当前欧洲的尝试并不乐观,然而各学术流派依然试图解释欧共体本身及其未来,希望可以为全球化时代中民族国家的主权问题寻找一条可行的出路。另外,需要思考的是欧洲民族国家主权让渡是否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和世界。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兴办科技工业园区等各种开发区,抓住了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使“中国制造”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事件。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入了研发转移的发展阶段,同时中国内外环境条件也难以支撑目前的“中国制造”模式的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定位和强化中国科技园区(国家高新区)的功能,迅速提高中国的创新能力,改变在全球化分工中的弱势地位,提升中国制造业的价值链。  相似文献   

4.
季燕霞 《开放导报》2002,(11):12-13,22
全球化过程加剧了国家间的经济利益竞争 经济全球化在表象上,呈现为各国各地区经济结合成全球经济整体的"自然"的发展过程.然而,经济活动的这种"无国界"趋势并没有模糊淡化民族国家的利益界限,实质上却更加加剧了国家间经济利益的竞争,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以及同一类型国家之间利益争夺加剧,突出地表现为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和在国际分工协作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论在全球化背景下谋求国家经济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球化过程加剧了国家间的经济利益竞争 经济利益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利益的根本.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很长历史时期里,国家间的联系十分有限,一国的生存与发展基本上取决于内部环境与条件,如拥有的领土疆域、人口、资源禀赋、军事实力、政权体制等等.而自从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开辟了世界市场,原本处于相对隔绝、独立发展的许多民族和国家都情愿或不情愿地被卷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并且由于现代交通、通讯的迅猛发展带来的极大便利,商品、资本、技术、信息的跨国流动规模和速度逐步增大,经济全球化成为生产力发展、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需要.在表象上,它呈现为各国、各地区经济结合成全球经济整体的"自然"的发展过程.然而,经济活动的这种"无国界"趋势并没有模糊淡化民族国家的利益界限,实质上却是更加加剧了国家间经济利益的竞争,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以及同一类型国家之间利益争夺加剧,突出地表现为在世界市场上所占份额和在国际分工协作中所处地位的竞争.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与国家利益的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8.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如何制度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民族文化发展策略,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本文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3000年,农耕畜牧取代采集狩猎,社会生产力出现一次大的飞跃。剩余产品导致人口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人类的社会组织也由氏族、部落发展到国家这一形式。从最初的城邦和城市国家,历经奴隶国家、民族国家、帝国等国家形式。纵观人类5000年的文明史,随着人类自身及借助交通工具运动的速度增快,“国家”的平均面积也逐渐增加;“国家”正处在不断融合和统一的过程中,“国家”的数量逐渐减少;“国家”正处在消亡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中的技术垄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 ,技术垄断成为一个明显的趋势。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 ,无不体现着技术垄断企业的要求 ,维护着技术垄断企业的利益。这种框架下的技术输出 ,大多是技术垄断企业的要求。技术垄断企业的要求上升为国家意志 ,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高技术出口限制和技术标准等形式在全球化过程中不断强化其统治地位。我国在全球化中处于相对有利位置 ,并取得了不易成就 ,但面临赶超的艰巨任务。我国存在两种赶超可能 :生产聚集赶超和科技合作赶超 ,促进这两种可能的实现各有不同的利弊。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反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与反经济全球化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全球化运动。我们在论证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后,试图从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情出发,努力探讨出一些能说明反全球化在中国没有市场的原因。研究结论表明,中国需要经济全球化和反经济全球化两种声音,以便于对经济全球化有一个更清醒地认识,为政府制定完善的决策提供更广泛的意见。恐惧或抗拒经济全球化是没有出路的,正确的选择是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加快发展中改善或转变自身的边缘地位,努力扩大中国在对外政策领域的制度话语权和政治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使国家的行为方式和国家间关系都受到制约和影响,国家的主要地位和绝对作用正在受到来自全球体系和国内社会两种力量的侵蚀。民族国家仍然是全球政治舞台上的最重要角色,但并不是惟一的重要角色,非国家行为体将与国家一样成为全球体系中的重要力量。非国家主体并非表明国家统治权力的衰弱或者是对国家权力的否定,其作用与国家权力之间也并不是一种对立关系,它只是说明国家在全球政治中所具有的地位与作用正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冯静  孔鑫 《理论观察》2010,(3):9-10
在全球化浪潮下,国家主权不可避免的面临了多重考验,受到了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全球性问题的冲击与挑战。作为强势崛起的东方国家,在两制长期共存的国际态势下,中国应当深入分析国家主权与三者之间的关系,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营造现代化建设的和平稳定局面.  相似文献   

14.
张龙鹏  邓昕 《南方经济》2021,40(3):73-88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文章利用2001-2016年城市层面的数据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角度实证检验了基础研究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基础研究发展能够通过知识溢出机制显著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省部共建、企业、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效应依次递减,表明了应用基础研究的企业技术创新驱动作用大于纯基础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推动作用由东向西逐渐减弱,说明了随着地区制度和市场环境的完善,基础研究越能发挥其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战略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一书为代表而系统形成的企业战略理论,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己在许多方面不能适应今天的现实,本文对新形势下对企业战略理论如何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证券市场在中国仅仅是一个新兴产业,又是一个相对脆弱的行业,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对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资产流动和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引进市场机制,培育人们的投资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政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驱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证券市场还存在某些缺陷,面对汹涌而来的世界经济大潮.面对异彩纷呈的全球性金融革命,怎样才能抓住进入WTO的机遇,克服缺陷,迎接金融全球化挑战,正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产业》2004,(3):30-3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一年来,我国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重要进展。国务院着手编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组织大批专家参与研究论证,已有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温家宝说,今年要继续集中力量完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编制,确定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政策。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基础研究。组织实施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项目,促进科学、技术与产业结合,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两会”期间,科技部党组成员、秘书长、新闻发言人石定环在3月4日科技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2003年国家科技计划执行情况,介绍了去年国家科技计划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对我们了解国家科技计划的进展情况,增强全局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建设投资少、管理成本低、运行机制灵活、适应市场能力强等特点,是国家技术创新和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自 80年代初开始,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都把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近 20年来,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由小到大发展为 8万多家,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一支重要力量。 1999年启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国家财政科技类拨款数额历年最高的一笔资金,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主要采取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两种方式,目的是更快地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北京首科石化自动化设备有限…  相似文献   

20.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5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首先,比较分析了其经济发展的成就,以及在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促进产业聚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第二,总结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成功的影响因素;第三,分析了新形势下,开发区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最后提出了开发区的未来发展方向:科学发展、区别对待,并将开发区作为我国提升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