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航天工业管理》2006,(10):44-44
北京卫星制造厂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从事航天器研制工作的重要单位,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神舟”一号飞船,都在这里总装出厂,“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结构研制生产也是  相似文献   

2.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回收圆满成功的喜讯传来,神州大地无不为之欢欣鼓舞.飞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寄托着航天人的深情厚望,也倾注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的北京卫星制造厂全体职工的艰辛和汗水.回顾“神舟”六号飞船研制所走过的道路,返回舱、轨道舱的结构焊接、部装以及飞船各系统管路取样、制作和焊接等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  相似文献   

3.
《航天工业管理》2004,(7):33-35
浩瀚长空,群星璀璨。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到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卫星制造厂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从建厂初期生产老虎钳和车床开始,发展为现在国内技术先进的空间飞行器结构制造及总装厂,先后成功地完成了50多颗(艘)卫星和飞船的结构研制、总装测试及发射服务等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2002年3月25日,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抓总研制的“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于4月1日安全返回预定地点。“神舟”三号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是全体研制试验人员发扬“两弹一星”精神顽强攻关、开拓创新的结果,也是广大指挥管理人员科学指挥、严格管理的结果。回顾神舟三号试验队发射场管理工作,我们认为,如下管理方法和措施对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行之有效并值得在后续型号工作中坚持和推广的。一、大力强化“载人”意识和形势任务教育,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相似文献   

5.
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飞船在环绕地球飞行了5天之后,安全、准确地返回到内蒙古中部预定地区.当聂海胜、费俊龙2名航天员面带微笑从“神舟”六号返回舱走出时,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诞生了.至此,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抓总研制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在6年的时间内取得了六战六捷的佳绩.研究院干部职工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用成功报效祖国,用卓越铸就辉煌!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承担研制的中继终端子系统、天线网络设备以及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成功应用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九号飞船,确保了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顺利进行。在此次任务中,西安分院研制的中继用户终端设备通过与中继卫星建立星间链路,将"神舟"九号和"天  相似文献   

7.
2002年3月25日晚,长征火箭背负着装满航天人祝愿的“神舟”三号载人飞船直刺苍穹,火箭和飞船顺利分离,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神舟”三号载人飞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新的进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院长周为民作为参试人员代表受到了江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与“神舟”一号、“神舟”二号相比,此次“神舟”三号发射重要的一项突破是逃逸系统和救生应急系统已完全进入载人实用状态。观看过“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图像的人一定会注意到,在火箭顶端有两个类似“避雷针”的尖状装置。它的学名叫“逃逸塔…  相似文献   

8.
一、五十年的光辉历程 五十年来,洛阳轴承研究所(以下简称洛轴所)在轴承行业一直保持着轴承设计与技术、工艺装备与精密仪器、试验技术与信息标准等方面的综合优秀,占据着航空、航天、机床精密轴承、轴承成套专用磨削超精装备、智能化轴承专用检测仪器、高速机床主轴等研究、开发、生产、试验的领先地位。先后成功为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神舟”号飞船等配套。为“神一”至“神七”飞船和发射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的核心、关键部位配套研制了大部分轴承。  相似文献   

9.
2012年5月10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十四号和“天拓”一号卫星成功送人预定轨道。遥感卫星十四号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卫星工程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1968年4月建院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国防科工委和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总方针,在航天器研制和卫星应用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30多年来,共研制卫星40余颗,并连续两次取得神舟飞船飞行成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众所周知,卫星工程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取得工程的成功,除了精湛的技术和必要的条件保证外,还必须加强协调,强化管理,空间技术研究院在探寻科学的卫星工程管理方法的实践中,经历了认识不断深化、工作日臻成熟的过…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中国航天人而言,2004年10月16日是一个值得纪念和庆贺的日子:一年前的这一天,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抓总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承载着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遨游了14圈后,安全地返回到内蒙古中部地区。至此,我国成为继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是我国继“两弹一星”之后,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的又一伟大壮举。  相似文献   

12.
人们将飞船的一次成功飞行简单概括为9个字:“上得去,呆得住,回得来”,但要实现“回得来”却并非易事,除了需要可靠的救生技术外,更需要成熟、安全的航天器返回技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的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航天器回收专业技术的研究所,曾先后成功回收了20余颗返回式卫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载人航天工程启动时,飞船安全回收着陆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到该所肩头.10多年来,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研制人员先后攻克了特大型降落伞、着陆缓冲、静压高度开伞控制等多项技术难关,成功研制出国内目前回收重量最大、着陆速度最低、可靠性安全性最高、系统最复杂的一套航天器回收系统.  相似文献   

13.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着陆后航天英雄杨利伟健步出舱的情景如在眼前,今天,我们又看到了“神舟”六号飞船着陆后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表情轻松地自主出舱情景.你也许不知道,航天员们比较舒适的太空之旅以及能够安全、准确地返回指定地点,要归功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科技人员研制的GNC(制导、导航和控制)系统.为了保证航天员太空飞行安全和比较舒服地返回地面,工程师们为之奋斗了十几年,他们废寝忘食,攻克了无数难关.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15日,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CAST)的名字走进了千家万户,全世界对CAST的科研实力和项目管理水平有了崭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航天工业管理》2004,(5):11-11
2004年4月18日23时5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试验星”一号和搭载的“纳星”一号科学实验小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小卫星研制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试验卫星”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传输型立体测绘小卫星,重204公斤,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中国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和西安测绘研究所共同研制,主要于国土资源摄影测量、地理环境监测和测图科学试验。这颗卫星应用了基于磁控和反作用飞轮控制的姿捕获、卫星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微小卫星高精度高稳定度姿态控制、…  相似文献   

16.
《航天工业管理》2013,(7):57-58
我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取得成功 2013年6月11日,我国使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于13日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6月25日完成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并在完成飞行任务后于26日成功返回。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卫星制造厂创建于1958年,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和中国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的诞生地,是集星船结构、单机产品、  相似文献   

18.
《航天工业管理》2013,(4):39-40
我国将发射首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神舟”十号飞船通过系统级评审并择机发射;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正式完成在轨交付;“嫦娥”二号距地球突破2000万千米;我国首项国际航天标准获国内最高奖励;“东方红”三号B平台电推进点火试验成功;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2项关键试验取得成功;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编制的国家标准通过评审;无线电测量研究所首部测云雷达实现出口;新立机械厂签订大额订单合同;航天精工某紧固件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主要从事空间技术发展及产品研制任务,是中国空间事业最具实力的骨干力量,铸就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嫦娥"一号卫星中国航天发展的三大里程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研究院始终以"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为己任,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成功总结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生产管理体系和方法,发展建设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宇航产业基础能力,凝聚了一支高素质的宇航科技人才队伍,孕育了影响深远、世代传承的航天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一流的宇航公司需要一流的财务管理2002年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形势总体上非常好。集团公司的建设与发展、结构能力调整、企业脱困,特别是型号任务,总体上都是按照国家和党组1号文件的要求,积极向前推进,全年目标有望实现。近一段时间以来,科研生产任务取得了新的佳绩,继“神舟”三号发射、运行、回收圆满成功之后,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科学试验卫星也相继发射成功,并已经交付用户使用。其它型号的难点、重点试验任务,定型的、非定型的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10月27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准确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