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央将加大对土地的宏观调控力度,全国耕地保持在18亿亩这条红线以上。这说明粮食安全问题已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今后的用地审批将会更加严格。如何处理好国家宏观调控趋紧的土地政策与保证工业等经济发展用地、支持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摆在当前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工作。最近专门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的重大成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坚定决心。我们国土资源管理系统一定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在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过程中,中央根据我国特有的土地制度、特殊的国情和特定的发展阶段,作出了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这就要求土地管理不仅要严格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3.
从2004年开始,国家针对房地产业的过快发展,使用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等手段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目的是给过热的房地产业降降温,使这一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值得注意的是,土地政策作为一种调控经济的手段首次被采用,并且其政策走向将决定整个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整体看好,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发展不平衡,国家及时采取信贷紧缩、土地严控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这对房地产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对此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如何全面积极地理解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用科学的发展观正确指导我市房地产市场快速、平稳、健康发展,岳阳市房地产管理局最近组织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5.
编前:2005年中央将继续实行宏观调控政策,土地供应和信贷规模将进一步收缩,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规范。经过这一轮的宏观调控,有专家预计,2005年北京将有上千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被淘汰出局。据  相似文献   

6.
近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孙盛在接受记采访时说,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形势下,中央明确把管紧上地作为宏观调控的关键环节之,是创新之策;今年以来,中央多次对严格土地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部署,从政策上和体制上强化了对土地供应的控制,中央有决心、有办法管好土地;  相似文献   

7.
一、对当前宏观调控中土地、信贷及税收政策的评价 1.土地政策 土地作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引导房地产开发投资方向,促进商品房供求平衡的基础因素。我国实行的是城市土地国有,政府垄断着新增房地产开发土地的供应,从而天然拥有通过运用土地政策调节房地产市场的能力。但2004年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以来,土地政策在运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土地政策被中央确定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以来,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引人注目,每一项土地政策的出台,都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在房地产市场中,土地政策成为人们判断市场走势的重要依据和基本指标。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运行稳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有效达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运行理想状态,土地政策作为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大经济形势背景下,也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在2005年的土地政策中,无论是从紧供地、节约用地,还是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主要还是围绕执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开展的;二是土地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联系更加密切,大大增强了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重庆国土资源》2005,(1):20-24
把管紧土地作为宏观调控的关键环节是中央的创新之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重大举措。我市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自2003年以来,按照部里的统一部署,积极参与宏观调控,逐步学会运用土地政策为宏观经济“加油门”、“点刹车”,初显成效。一是土地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和被征地群众的利益。二是初步遏制了部分地方、部分行业的盲目投资。三是集约用地水平有所提高,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四是房地产平衡发展,结构有所优化。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10.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2004年是一个经受考验的年份。中央“管紧土地,看好信贷”的宏观调控取向给房地产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资金供应带来了压力。随着调控的深入,争论已久的加息也终成事实。所有政策似乎都在考验房地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1.
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商的融资渠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003年中央121号文件的出台,到2004年4-5月份一系列紧缩政策的推出,房地产业正面临着来自土地和信贷抽紧的双重压力。上半年的宏观经济数据虽然宣告宏观调控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煤电油运的持续吃紧,固定资产投资基数的偏大,预示了中央依然会采用适度从严的宏观调控政策。曾经有七成以  相似文献   

12.
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总体平稳,宏观调控成效已经显现。特别是从2004年6月份以来,房地产开发土地购置面积、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与施工面积的增幅明显回落,投资需求膨胀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投资增幅已连续四个月稳定在28%左右。但是,当前部分地区存在的房价上涨过快,  相似文献   

13.
土地政策宏观调控手段的重大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星 《上海房地》2005,(1):38-41
一.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内容。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政府可以主要通过控制土地供给的数量、供给结构、供给方式、供给主体等多个方面影响经济运行,而且,在调控时可以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这可以使政府能有更多的选择、更有效地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中央单位也不例外,继8月份“叫停中央部门集资建房”政策出台后,“十一”刚过,国务院就向在京的中央各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央单位用地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一政策的出台,显然是针对中央单位用地缺乏统一管理、土地资产流失严重的现象祭出的重拳。  相似文献   

15.
《浙江房地产》2006,(6):21-22
今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调控,结合实际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切实落实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着力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不断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特别是积极主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全省房地产宏观调控成果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房地产市场总体健康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以来,国土资源部门积极参与国家宏观调控,发挥了土地“闸门”等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当前,针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中央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在做好资源管理工作的同时,更注重参与宏观调控。这无疑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是第15个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下,其深远意义更加显现。崇明是上海唯一的一个郊县,土地总面积为1200多平方公里,占上海总面积的近五分之一。应该讲,土地是崇明最大的资源之一。但由于地处岛屿、交通不便等原因,崇明县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比较缓慢,与兄弟区的差距较大。随着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崇明、越江通道开工建设等好消息的刺激和生态岛建设的不断深入,崇明这片热土正在逐渐升值。在这一特定的形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社会和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土地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借此机会,汇报一下我县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8.
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局部及行业性过热的现象,投资过度不仅引起能源紧缺,资源供求矛盾加剧,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在这其中,土地供应失控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大量占用和浪费耕地会直接威胁到粮食安全。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为防止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将国土资源管理特别是土地管理列为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把土地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一、利用土地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内涵(一)土地政策宏观调控的内涵土地政策宏观调控,主要是从土地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国家在土地控制方面采取的严格措施是否会有相应的松动,这已成为近期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此,记者(以下简称记)采访了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以下简称孙)。在采访中孙文盛指出,严格土地管理,调控土地供给,对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产生了釜底抽薪的效应,促进了我国经济向“软着陆”迈进,这充分说明国家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下一步,国家将继续严把土地供应这道闸门不松手,把宏观调控对经济运行的积极效果坚持好、巩固好。  相似文献   

20.
《新疆审计》2005,(1):64-64
国家发改委:宏观调控五大重点,国资委:加强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财政部:全面深化财税改革,国土资源部:继续实行从严从紧的土地管理制度,劳动保障部:保证就业再就业政策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