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鑫  李向辉 《魅力中国》2011,(8):368-368
《易传》是《易经》的辅助之作,其作者问题也是历史上的一个悬案。根据《史记》记载,《易传》乃是孔子晚年所作。但自宋代欧阳修以来,不少学者开始怀疑此种说法。随着帛书《易传》及郭店楚墓竹简的出土,大多数学者认为,即使《易传》不是孔子本人所作,但和孔子也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说,记载了从汉末至南朝年间许多名士的言谈轶事,其中有关曹操的记载初步奠定了他在文学作品中的"奸雄"形象;《三国演义》一书则在创作过程中吸收和改造了这些故事,从而进一步发展了曹操的艺术形象,突出了他的"奸雄"本色。从《世说新语》到《三国演义》,曹操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被逐渐扭曲,其中的历史原因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3.
在先秦著作中,以《春秋》一书中记载丘地最多。先秦丘地,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济水、淮河支流之间,这三大水系之间,还分布着多个大型湖泊。这些丘地,是人们居住时优先考虑的地方,它们多是交通要地和重镇。  相似文献   

4.
在《左传》中记载看一些女性的形象,例如:德貌双馨的庄姜、息妫;深谋远虑、宽容大度的晋文公之妻姜氏、怀赢;恃宠谋私乱国晋献公的宠姬骊姬等。她们的存在使春秋时代这块历史的大画布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也更加富有人情韵味。了解《左传》,了解春秋,了解中国历史就必须重视这些使历史流光溢彩的女性人物。  相似文献   

5.
走进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里——湖北蕲春,在李时珍医药集团占地2500亩的大型绿色环保生态科技园区,一部天然活体的《本草纲目》全书展现在眼前:李时珍本草园里,山上种药,山中藏酒,建有木本园、草本园、花卉园、“蕲春四宝”园和药用动物养殖园等,分别种植、养殖了《本草纲目》中记载的900多种药用植物和动物,以及2000亩GAP种苗基地。  相似文献   

6.
红军烈士吴恩焕的亲属讲述了一段在红四方军将帅回忆录中看不到只言片语,甚至《阆中县志》、《红军在阆中》这些地方书刊中也没有记载的惊心动魄、鲜为人知的红军故事。  相似文献   

7.
《春秋》学发展到了宋代,上承中唐时期啖助、赵匡和陆淳,形成了尊经贬传、尊王、疑经疑传、汇通三传、遍采群经和直训大意的新的解经思想,而《郡斋读书志》与《直斋书录解题》作为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两个私家目录,其所著录的宋代《春秋》学专著,无论是从内容、思想上,还是从成书缘由、解经方法上,都反映出宋代《春秋》学的这些特点,体现出与前人解《春秋》完全不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周连华 《魅力中国》2014,(11):99-99
今存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职贡图》,传为梁代梁元帝萧绎所作的宋代摹本,现残存十二个国家的进贡使者画像,以及有关于各个国家风土人情的文字记载,此画对于研究梁朝各地域之间的历史文化交流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主要对萧绎的生平进行解读,特别是对其创作《职贡图》的动因进行细致分析,从而对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历史文化以及民族交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张朝中 《开放导报》2005,(5):110-110
学邹蓝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在学术研究之余为《中华工商时报》、《经济日报》、《深圳商报》和《南风窗》等报刊以及网络撰写了大量的评论,内容涉及宏观经济、国际经济、国际政治、环境生态保护、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医疗卫生、企业和管理、化艺术和演艺等方面。今年5月,深圳海天出版社将他的这些评论收集成书,以《小话大说》为名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史记》的残缺问题,是历代以来争论颇多且悬而未决的难题。至于普遍认为所缺失的十篇中,“八书”占三篇,即《礼书》《乐书》《兵书》。《史记》八书原本内容应是:《礼书》《乐书》《兵书》《律历书》《六官书》《封禅书》《河渠书》《采准书》,其中《礼书》《乐书》《兵书》全亡,今所见内容为后人补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观点的评述,认为创新的外延是广阔的,根据外延的不同,创新可分为不同的层次,我们通常所讲的创新系技术创新;创新是一个过程,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自主创新中的“自主”主要是强调创新主体(或称实现主体)是属于我们国家;自主创新中的“创新”侧重现代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更强调宏观性、系统性、目的性,更强调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2.
谈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和"挤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杠之一近年来受到人们关注。由于传统的经济学教材对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理论的大范围普及,客观上形成了人们对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理论一定程度上的忽视。有鉴于此,本文对财政政策的这两大效应理论作出了对比分析和论证,探讨了二者不同的形成机理,指出当前我国应当创造有利条件发挥好财政政策“挤进效应”的功能,同时,应尽可能避免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给宏观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上海“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化,在大量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同时,许多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活动。本文针对外国直接投资(“引进来”)如何与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走出去”)相互结合的新课题,提出了上海政府层面、企业层面的基本思路,并且对上海如何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综合的基本思路作出了策略性的运作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是加快福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加剧与升级,迫切需要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使之与“引进来”逐步协调,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轮子并转。  相似文献   

15.
《春秋》与孔子而言,其着眼点在于“义”。《孟子.离娄下》云“其义则丘窃取之”有两层含义:其一,鲁《春秋》等各诸侯国的史册文本本身有的就有“义”,这些“义”因得到了孔子的认同与赞赏,所以就保存在《春秋》中;其二,鲁《春秋》等各诸侯国史册文本本身有的没有“义”,或者虽有“义”,但并不一定有什么“深义”,而对于这些无“义”或“浅义”的各诸侯国史册文本,孔子则进行最大限度的挖掘和阐释发挥,从而也加进了自己的“义”。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从美国“新经济”投资战略出发,在“均衡投资”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上海 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产业选择、投资区域选择、投资主体选择、投资方式 选择、管理结构、政策支持等角度对上海实施“均衡投资”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中国对外投资战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如何将20年来吸收外资的巨大成果与中国海外投资起步相结合,如何将外商直接投资转化为中国竞争力和对外投资的能力,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分析“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外投资战略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及特点,提出中国应在吸收外资的基础上,进入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的新阶段,培育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主动参与全球化竞争。  相似文献   

19.
曹袢遐 《上海经济》2012,(7):38-39,6
"苹果"公司如日中天之时,恰是柯达公司破产之日。不同层面的创新造就了两家企业的不同命运、中国企业需要的,是宁如苹果般缺少一块却意犹未尽的创新诉求,而非柯达般"咔擦"一声间的绚烂瞬间。  相似文献   

20.
郑千千 《黑河学刊》2010,(11):20-22
从2007年8月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已经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经济领域到社会领域向全球扩散蔓延,阻断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进程,致使全世界面临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危机过后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全球经济社会危机,各主要经济体都陷入到了经济衰退中,今后发展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我国目前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金融危机过后,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揭示这场危机的深刻本质和根本成因,提出根本性的有效规避和防范措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危"为"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危机"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