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江总书记不仅强调了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首要地位 ,而且为道德建设提出了紧迫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一、道德的内涵及其历史作用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 ,是人们关于善良与凶恶、正义与邪辟、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的力量来保证遵守和…  相似文献   

2.
环境道德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道德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下,人们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依赖于社会公众舆论和个体的内心信念得以维持,是约束人们环境行为的思想规范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对环境道德的经济学分析,就是运用经济学的概念、理论、方法来探讨、研究环境道德。  相似文献   

3.
社会发展不仅是受利益驱动规律作用的纯自然历史进程,也是内含着道德价值意蕴的社会历史进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不仅需要相关制度、政策的安排,更重要的是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伦理基础,运用道德的约束力,依靠内在信念和社会舆论的作用,以人类发自于内心的自觉行为来保证人与环境的共同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伦理基础是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4.
公序良俗已然超越了内心的道德判断,化身民事行为效力的评判标准。它逐渐成为民间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适用间的桥梁,有效扩展了法律渊源,在一定程度上将人们对于美好道德的要求融入法律生活,弥补了法律与道德底线间的漏洞。只有将规则意识与道德规范相结合,方可维持民事行为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5.
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的目标,就必须加强人们的道德意识的培养和法制观念的教育.道德与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用善与恶、合法与不合法、违法与犯罪等标准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要求人们必须作出道德与法律的正确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6.
切实加强企业营销道德的建设●杨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文明生产,是否按照国家的法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营销行为,已成为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一、道德贯穿于企业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相似文献   

7.
魏永菊 《经济论坛》2001,(14):29-29
现代企业管理既需要“法治”又需要“德治”。法制和道德是调节人际关系、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两个基本规范。实行以法治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法治是通过制裁违法行为,威慑违法行为,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德治则是通过教育来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法治依靠的是强制,德治依靠的是自觉;法治的制裁作用于犯罪之后,德治的教育作用于人们行为之前,防范于未然;法治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德治则作用于人们的思想。德治一方面可以完善人格,净化社会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提高…  相似文献   

8.
试论流通领域的经营之道徐通顺提高职业道德是经商的根本。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业规范。它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具有善和恶、荣誉与耻辱、正义与恶邪等概念,并逐...  相似文献   

9.
法治文化及其建设路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凛 《江南论坛》2008,(11):32-32
一个社会能否实现法治,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这个社会有无尊崇法治的心理,是否培育起了追求法治的信念,法律制度是否完备,法律规范能否得到实施,同时也取决于人们的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需要内容量化、体系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制度,而且需要与现代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相适应的法治文化。“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法治社会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道德是人们通过社会舆论、社会风尚、道德榜样、理想的人格、内心信念等方式形成的某种思想境界.是指导人们按照一定的善恶观念来决定自己行动的社会意识。经济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和基础.任何一种伦理道德都源于经济事实这一深厚的根基。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正如恩格斯断定那样,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王涛 《经济研究导刊》2010,(30):245-247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正义思想的两位杰出代表。柏拉图指出实现正义的关键在于让正义的人来统治国家;亚里士多德也围绕着城邦政治提出了其独特的正义观念。两位哲人的正义观关注的都是个人的美德,其内容主要涉及对政治职位的分配,而政治职位的分配又关系到对个人品质的评判。但现代人的世界观跟古代人的世界观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很难就善的观念达成一致,也无法找到评价个人品质的共同标准。另外,现代社会中的制度调节的是人的外在行为,而不涉及人的品质,它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这样,现代正义观念就往往把对社会制度和政府(公民)行为的道德评价与对个人品质的价值评价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道德领域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一时代的道德,都有其相对稳定的规范,因而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道德,有比较通行的道德标准.但是,任何道德规范,都是历史的范畴,因此评价人们的行为,特别是社会变革时期人们的行为,就必须置入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这就有了历史标准.要正确评价改革开放以来的道德现象,必须坚持这两种标准或两种尺度的统一.道德理想主义的内在矛盾人类对未来的憧憬,除要求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外,还希望有一种美好的道德环境;社会公正,民风淳朴,德性高扬.这是人类对自己生存环境的理想追求,它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经济伦理是调节和规范人们经济行为的道德标准,在经济运行中,行为与社会大众公认的社会美德的契合,这种契合的程度与固定化的标准相比较和所取得的利益相结合的一种制度性安排。这种经济伦理制度化本身所诉求的公平正义、效率效益与社会稳定有序恰恰又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樊翠萍 《经济师》2001,(5):175-175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从事本职工作、履行职责过程中 ,在思想和行为方面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政策法规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它们都规定着会计人员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会计政策法规具有强制性 ,侧重于工作职责方面的规矩 ,会计职业道德则是依靠社会组织倡导的一种精神力量 ,侧重于思想行为方面的规范。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会计职业道德和一般社会道德密切相联 ,但不能等同。职业道德不应重复社会道德的内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必须突出其行业特点 ,在文字表述上应力求做到言简意赅 ,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5.
法律是指导与约束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处理彼此相互关系的一整套规则,这一套规则是由国家立法机构制定且由国家司法机构执行的,是具有强制性的规则。道德也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约束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但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的行为约束不具有强制性。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伦理是企业在处理内外关系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这些行为规范是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非强制性手段作用于企业及个人的.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我们应当明确这样一个道理: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法制经济.也必须是一种道德经济.正象没法制就不可能规范人们的行为一样,没有道德,同样不可能规范人的经济行为.道德更强调人们的自觉.或者说它更强调人们的羞耻之心和责任意识,更有利于我们自觉地遵守法律.  相似文献   

18.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的总和。职业道德是评价人们的职业生活是否符合道德的具体标准,它与人们的职业生活密切联系,是具有本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它是人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冲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道德观念.在经济浪潮中,利益的驱动力是巨大的.相比之下,精神的守护力似乎日显式微.在色彩纷呈的物质诱惑与微弱的精神追求之间,人们的道德观与价值观正经历着痛苦的嬗变.近日由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由广东伦理工作者编著的《经济人与道德人》一书,既是当前市场经济下道德现实的真实记载,又是道德生活的理性折射,同时还为新时期的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人们如何生活得更好?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其根源何在?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道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新道德应具备哪些基本原则?这些都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经济人与道德人》及时地捕捉到上述焦点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论诚信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在伦理学上是一种道德规则,它既是对人的内在品质的要求,又是对人的外在行为的规范,在符合义的前提下,要做到一诺千金。在西方国家。诚信很早就引入了法律文献,其原则就是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利益的平衡,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平衡的立法者的意志。道德诚信重在自律,法律诚信重在他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