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是中国利率体系改革的攻坚之战。这一改革的难点,一方面在于它要改革中国金融体系的非市场化特点.改变由存贷款金融机构通过存贷款机制集中配置大部分(乃至绝大部分)金融资源的状况,归还居民部门和厂商部门的金融权力;另一方面,需要建立间接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但在人行运用资产调控货币和金融的能力严重降低的条件下。要建立一个货币政策调控下的市场利率体系极为困难;存贷款金融机构的预算约束硬化并非只是财务概念,还取决于市场格局,但在保持卖方垄断的条件下,存贷款金融机构要真正到达硬约束近乎不可能;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应得到充分实体企业和城乡居民的全力支持.但在他们缺乏卖方选择权的条件下,这一改革很难不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权益。要克服这些难点,需要调整人行所持有的外汇资产数额来完善资产结构,以提高人行货币政策的间接调控能力;通过加大公司债券等存贷款替代品的发行规模,运用市场力量强化存贷款金融机构的预算约束硬度;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为实体企业和城乡居民提供变“存款”为“金融投资”过程中的可选择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2.
兰海 《经济师》1999,(3):37-38
1998年,我国取消了对商业银行贷款限额控制,要在逐步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新信贷资金管理体制,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由直接控制转变为间接调控,这是我国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如何适应信...  相似文献   

3.
我国金融体制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管制不断放松,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基本形成,监管效率有所提高;金融调控方式初步从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在近几年的宏观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的是,金融体制和金融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需要进行改革与调整。  相似文献   

4.
蒋雄 《经济问题》1994,(10):36-41
金融宏观调控的模式转换与策略研究蒋雄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十年来,逐步建立了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的金融调控体系,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再贴现率等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90年代中国面临建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1994年以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步伐,相继出台了金融、外汇、外贸、财税、投资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开始迈出决定性步伐,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作为中央银行,我们已明确提出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当前金融工作的首要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调整贷款投向,确保国家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我们仍将继续稳步推进金融改革,为从机制上有效地控制和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创造条件。现阶段金融改革的重点将放在对已出台的金融重大改革措施的改进和完善上,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胡梅娟 《经济师》1996,(6):30-31
公开市场业务应成为我国核心货币政策工具胡梅娟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金融宏观应采取间接调控手段已成为共识。比较间接调控手段所使用的三种货币政策工具,我们就会发现,由于每项货币工具的调节重心、作用机制、作用强度各不相同,所要求和所必需的客观条...  相似文献   

7.
黄益平 《资本市场》2014,(6):124-125
<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金融资源配置而言就是金融改革,它是中国新一轮改革的关键环节。金融改革的大方向是金融开放,其中最核心的两点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外汇改革,而与之相配套的是繁杂的金融基础设施构架改革,这将成为"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期间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8.
以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额控制、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和扩大公开市场业务为标志,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基本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这一转变是20世纪中国金融业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可能产生外贸逆差的因素分析成健去年是我国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在财税、金融、外汇体制等方面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使国民经济在快速运行的轨道上继续前进。事实证明:汇率并轨与财税、金融改革进展得比较顺利。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去年1—9月,我国海关出口总额...  相似文献   

10.
2001年在我国金融外汇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并有所升值、B股市场对境内居民开放、连续降低外汇存款利率、出台新的境内居民旅游用汇管理办法、调整因公出国人员使用外汇标准及核算办法、出国出境留学用汇有序放开、银行调高外汇现钞的购买价格、调整中资企业开立外汇帐户的限制等。外汇改革政策的频频出台无不表明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能力及强烈的自信,反映出我国政府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决心,也是20多年改革开放成果的体现。此外,11月末境内外汇存款高达1350多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超过206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金融改革为背景,首先在概括资本市场与汇率浮动关系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和汇率形成机制,理清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和人民币汇率浮动之间的具体关系。其次重点运用了项目网络图工具,理出金融改革过程中的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关键路径——即完善企业债券市场-建立和完善外汇现货市场-建立和完善人民币国际债券。关键路径分析表明:实现人民币在外汇现货市场的国际互换和国际贸易结算、国际债券市场的国际借贷,将是实现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雷超  何传金 《时代经贸》2006,4(11):79-80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内容,是加强金融间接调控的关键,对于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改革其他相关制度,优化资金配置、调整国民经济结构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利率机制时市场的导向作用也在不断加大。结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深入细致地分析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对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资本账户开放的自由化过程中,印度选择的是资本项目渐进开放、汇率制度有限管理、货币政策相对独立的中间路线。为与资本项目开放进程相适应,汇率制度由盯住汇率制渐进转向浮动汇率制,货币政策由控制货币供应的直接调控模式,转向依靠利率传导的间接调控模式。通过本外币政策的市场化改革和其他政策改革的协调配合,印度的外汇制度改革基本实现了预期的发展目标。印度经验为我国汇率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耿忠 《经济师》2014,(8):176-177
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我国外贸格局,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带来便利和效益的同时也给各方面管理带来挑战。文章在分析跨境电子商务和互联金融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了跨境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对当前外汇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进而提出外汇管理政策改革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1993年4月1日,港英当局将外汇基金管理局和银行业监理处合并,成立金融管理局,作为香港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金融政策。金融管理局的成立使香港建立起新的货币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金融调控体系中的问题及对策吕志成,鞠淑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金融调控作为国家间接调控经济的一种手段,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目前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致使调控效果一直没有达...  相似文献   

17.
宏观、微观经济形势:何以一晴一阴?邱晓华认为,造成宏观经济不断趋好、微观经济困难不少,一晴一阴这种反差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不同步。在宏观方面,中央先后推出了财税、金融、外汇等重大改革措施,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而以企业改...  相似文献   

18.
1994年,我国对工商税制进行了全面的改革。这次税制改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深刻的一项改革,是去年我国全面推进金融、财税、投资、外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五大改革的中心环节。财税体制改革.包括了实行新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工商税制本身的改革、将原来的税务机  相似文献   

19.
侯大立 《江南论坛》2003,(12):25-26
金融犯罪通常指《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四节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和第五节的金融诈骗罪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中的骗购外汇罪,共涉及34个罪名。由于金融犯罪专业性强,涉及范围广,我们在办案中也遇到了一些法律适用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郑纯元  宋洁 《经济师》1997,(11):36-36
我国货币调控的回顾、问题及启示●郑纯元宋洁自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配合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金融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逐步由直接调控转向了间接调控,具有了一定的间接调控基础,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