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正>从1864年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的30余年,是以清朝统治者办洋务为时代特征的历史时期,即通常所说的“洋务运动”时期.关于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性质与作用的总评价,当前学术界存在着两种载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是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另一种意见认为是一场近代化运动.我认为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开明派(改革派)的改良式的救亡运动,是具有初步的资本主义倾向的改革和改良运动.它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洋务运动作为一场经济改革运动,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但作为振兴王朝的衰败,抵御外侮的措施却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洋务运动是洋务派引用传统的儒家经世思想因时变通的实践.本文试图从以上总的评价出发阐述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与洋务派的改革思想的关系.洋务派是怎样借助儒家经世致用传统推动洋务运动开展的?洋务运动的政纲——“中体西用”的原则又是怎样反映出封建主义的目的同资本主义手段之间的矛盾?最后又怎样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前途?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洋务派在新形势下进行的一次儒学经世传统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想多元化趋势不断增强,各种思潮纷至沓来,对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高校作为社会思潮兴起与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各种思潮较量的主战场。文章旨在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关于社会思潮的基本理论研究、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研究、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等,以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管子》是一个累代的文化积淀物.通过《管子》篇章的断代,我们大致界定了与它们相伴生的前、后管仲学派.前管仲学派主要活跃在战国时期,后管仲学派主要活跃在西汉时期,这两个时期恰好处在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和成熟阶段.所以研究管仲学派的经济管理思想的特征与演变,对于推动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史的整体研究,对于中国管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研究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后管仲学派形成于西汉时期,他们是一些隐姓埋名,以《管子》为标识,阐发自己经世治国主张的思想家.他们提出了许多富于时代特色的崭新的经济管理思想.1.“富国安民”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哲学“气”论对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观其发展历程,中国传统体育导引、行气的养生思想的发展总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气”理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伴随着中国传统哲学“气”论的发展,导引、行气的养生思想也经历了一个萌芽、产生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急剧而深刻的新形势下,任何企图削弱或取消思想政治工作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和有害的;然而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完成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认真研究其工作特点和规律,党的“十七大”为此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和生命。  相似文献   

6.
<正>洋务派经济伦理既非舶来,也非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抄袭,而是在中外文化的相互碰撞、融汇的背景下,在观念层面产生的一种超越与变异.它对洋务派的实业活动有着强大的反作用,成为洋务实业活动的伦理动因.因此,弄清洋务派经济伦理的内容及其对洋务企业在经济操作上的规范功能,有助于我们加深或重新认识洋务运动中的某些重大问题.本文拟在理清经济伦理概念及其功能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谈点尚未成熟的意见.经济伦理是一个专门用来表述经济行为与伦理规范两者关系的边际概念.它探讨人们如何运用特定的道德原则去指导、规范群体或个体的经济行为.从文化史和文化哲学的角度看,经济伦理是一种涵容丰厚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现象.它既是人类对经济与道德关系的一种辩证把握与价值判断,又是积淀于人类心灵深处、通过实践媒介得以凸现的意志自律与行为规范;既是社会经济得以运转、调适、转换的文化轴承,又是社会制度、组织原则、目标管理、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7.
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目前在高职院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现实意义:厚植学生人文底蕴,提升其文化自信,并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宝贵的道德教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道德资源,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这些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有裨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是:单独开设通识课"中国文化概论",塑造校园文化环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学理念上,对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要坚守与弘扬,也要创新、包容与开放。  相似文献   

8.
随着警政建设经验的积累和对警学理解的加深,近代中国当局很快发现统一与规范警察教育的必要,从而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受警务人才需求的层次性、中国社会顽固的等级制观念和长期的中央集权的单一制政治传统的影响,近代中国警察教育还表现了鲜明的层次与系统性,且愈到后期,愈为典型。近代中国警察教育在办学的统一性、层次性和系统性方面的一些经验颇值得我们汲取。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充满竞争和极具活力的新世纪,国际市场一体化、国内市场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世界企业先进管理思潮不断涌现,新的管理概念不断产生,尤其是知识经济、信息与网络、科技、新经济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等诸多领域,不断产生出新的管理思想,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经营管理八大新理念对现代企业家极具影响力,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指导企业不断登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远洋运输企业会计电算化探讨熊方国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系统工程学、电子计算技术等学科与会计理论和方法为一体的边缘科学,其目的是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以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工作取代传统的手工记帐、算帐、报帐以及替代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实现会计工作方...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流行欧美的宪政思想开始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士大夫阶层和政治革新派们所接受,人们逐渐认识到争取私人财产权的重要性。而此时皇权专制制度仍然是钳制工商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私人产权得不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苛重的捐税窒息着民族资本的生机。如张謇所说:清政府“但有征商之政,而少护商之法”,“过捐卡而不思叛其上者非人情,见人之酷于捐卡,而非人之欲叛其上者非人理,商之视官,政猛于虎”。  相似文献   

12.
木子 《中国储运》2011,(11):39-40
中铁快运步履匆匆,申通拍马赶到,圆通也唯恐落后……一时间与电商自建物流同步,这些中国传统的快递企业纷纷试水电子商务,虽有各自战略和管理上的考虑,但在外界看来难免有堵气之嫌疑。这也正是需要我们反思的关键时刻,对于中国快递企业来讲,电子商务究竟是一块蛋糕还是一个没有底线的深渊呢?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西方逐渐盛行和成熟起来,并逐渐传入中国,成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又与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人的行为。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蕴含着丰富深邃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其思想精华对现代企业人力管理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因此,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藏旅游》2012,(10):22-27
敦煌学、藏学和徽学,被称为中国三六姐蚓技耳匕。而作为三大文化之—的藏学,其集大成的体现就是雅砻文化。雅砻古称“若水”,由其秉性,泽被万物。传说若水可以接日通天,是神仙来往天上人间的梯道。也有传说雅砻是“地之肚脐”的通道,通过这里,你可以与整个世界沟通。那么这片素有西藏古代文明的摇篮、藏民族的发祥地之称的原始地带,无疑是浑然天成。逐渐靠近这片土地,你会越来越明白那首流传久远的“宫殿莫早于雍布拉康、国王莫早于聂赤赞普、地方莫早于雅砻”歌谣的真正含义:进入雅砻河谷,神猴与罗刹女繁衍高原族群的美丽神话也变得真实起来,一座贡布日神山的玛尼堆就成为整个藏民族的祖陵变得宏伟起来,盘踞在扎西次日神山之巅的雍布拉康也宛然一座灯塔指向这个民族出生的起点。  相似文献   

15.
李炜光 《中国储运》2012,(10):32-33
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始于中国文化传统的近代转型——由器物而至制度,再由制度而至文化,直至追溯文化传统之根源,如五四运动。而眼下中国社会转型陷入困顿的种种经济、政治、文化纠结情景表明,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真正找到化解这一冲突的途径和方法?三十多年了,我们依旧习惯于将中国社会变迁视为“经济体制改革”,没有看到它其实是延续了150年之久的中国社会整体性转型的一部分。轨道的前方.仍看不到尽头。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文化不仅作为是一种思潮,而且它以一种新的角度和姿态看待近现代的文明。后现代文化不乏是一种新的文化因子,至少给予我们一种启示:后现代之“后”,并非单纯的“现代化”的时间顺序之“后”,而是对现代性的一种反观。其行进中的行业文化进行后现代的反思亦是时代所趋。  相似文献   

17.
全面利用外资,加速中国现代化进程,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孙中山利用外资的目的、原则及外资思想的落空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孙中山外资思想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揭示了外资思想在当时得不到全面实现的原因,以及它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思想是新时期从严治党的指导方针,必须将其贯彻到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去。从严治党是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必然选择,是中国问题的关键,是新的形势和任务向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党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潮中,中央一再强调,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要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我们不仅要认真领会“三个代表”理论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掌握其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更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研究、解决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眼前的事情办好,把自己所管的事情办好。  相似文献   

20.
<正>安徽自古人杰地灵,这里不仅是老庄故里,孕育出对中国主流文化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学派,更有悠久迷人的文学戏曲传统,文化与文明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最珍贵的财富。安徽公路人最常提及的一句话非"修路修身,养路养心"莫属,"学先进、树新风、建体系、创一流"是他们的目标。随着"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创建和谐文明行业的推进,干部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实现了安徽公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促进,忉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