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62岁的李海彬家住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典兴新村肖厂组,家里除了李海彬的妻子外,还有儿子李大兴和儿媳王群英夫妇以及两个孙女,大孙女10岁,在村小学读五年级,小孙女6岁,在附近的幼儿园读大班。李家种有6.8亩土地,其中种有2.8亩水稻、4亩蔬菜。李海彬是1961年毕业的初中  相似文献   

2.
第三个故事     
《楼市》2014,(7):30-34
正我是地地道道的杭州人,眼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今年已经五岁了,9月就要上幼儿园大班了,随之也面临了"幼升小"的问题,而选择一个优质的学区房也提上了日程。为了能够让儿子未来顺利进入名校,我们一家迫不及待地起了置业的念头——买套重点学区房。  相似文献   

3.
周毅 《民营科技》2008,(2):112-112
若干年前,欧洲北部的山村里,住着一户五口之家:父亲、母亲和三个儿子。母亲在家操持家务,父亲经常带着三个儿子去狩猎。打猎归来,除了能吃上母亲做的鲜美野味外,家里还有一些剩余。父亲就带着儿子们到集市上把猎物卖掉,然后再买回日常用品。长期下来,家里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4.
45岁的铭先生是位泰国华人,自己开了一家小食品公司。他的家单门独院,两层楼房,现代化家电家具,还有一新一旧两辆汽车。借着新年放假,铭先生夫妇决定带着孩子去中国走一走。记者去给铭先生送行时,颇不放心地问:“你这一走就是10多天,家里没人照看,行吗?”铭先生轻松一笑,说:“没问题,有警察呢。”原来,铭先生一家参加了泰国政府推广的“警察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挺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翁,家里来了贵客,吩咐儿子上街买菜。可日近中午,还不见儿子回来。老翁到村口察看,只见儿子正站在田埂上和一个货郎对峙,谁都不肯让步。老翁赶紧上前,好言对货郎说:“我家里有贵客,等着菜下锅,能否麻烦老哥您让一下?”货郎说:“凭什么要我相让?”老翁说:“您身材高大,不至于沾水,所以请您相让。”  相似文献   

6.
男人未满     
我总觉得男人就应该干宏伟大事业,家里鸡肠小事何足挂齿? 这天晚上,老婆一回家就说有重大消息宣布,但我却毫无兴致,因为她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明天我们单位组织全体女职工旅游一天……"没想到老婆这次却让我大喜过望,"哇!可以约死党们回家打麻将了!"我本想欢呼,后又觉得应该不动声色."……不过,这次不许带家属,儿子小志就托付你一天了!"听到后面这句话,我一下子六神无主了.上幼儿园的儿子比我反应还激烈,他小嘴一撇:"就我爸那样,也能当好家?"妻子很有耐心地告诉儿子:"将就一天吧,也没有太合适的人选."我一听就急了:"怎么着,还有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7.
吴敏 《乡镇论坛》2014,(26):31-31
朋友阿华家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富裕家”,儿子自恃“富二代”,有爱攀比、乱花钱的毛病。阿华看在眼里,一直想找机会纠正儿子的坏毛病。一次,当儿子提出要更换新款复读机时,终于被阿华抓到了机会。阿华告诉儿子:“换个复读机要623元,不过家里只能给你出600元。” “余下的23元我上哪儿弄去?”儿子焦急地问。 阿华说:“别急,你不是也有双手吗?要靠你自己劳动挣。这个暑假,你在家里洗一天碗可得1元,擦一次地板可得1元。”  相似文献   

8.
李恬  杨杰 《乡镇论坛》2014,(23):34-34
今年6月,家住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黄板乡五星村陈登组3岁多的龙霞早早地背上了书包,在奶奶吴老兰的陪同下,第一个来到了学校。“她最喜欢上学了,基本上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学校。”今年50岁的吴老兰有两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孙女龙霞就由她照顾,现在幼儿园距离她们家才几百米,对于老人来说,真是方便极了。  相似文献   

9.
状告败家子     
年过古稀的何国浩老人经历过大喜,亦经历了大悲。喜的是自己从白手起家到奋斗到千万身家。悲的是家里不幸出了个败家子,上千万元的家产被儿子挥霍一空。如今,绝望的他把儿子推上了被告席,并用血泪去写一本书。  相似文献   

10.
五岁的儿子约翰参加了幼儿园的绘画班,每天,他都把在幼儿固里画的画带回家来。看着儿子稚嫩的小手画出的花草、楼房和小鸟,父亲心里非常高兴和自豪,将儿子画的每幅画都贴在墙上,没事的时候就欣赏一番。但是,渐渐地感到有些问题:儿子的每张画上都只有黑色和棕色两种颜色。  相似文献   

11.
“以前,村里没有公办幼儿园,私人幼儿园收费高而且也不正规,一忙起来只能把孩子锁在家里或者带到地头。现在好了,家门口建起了幼儿园,不仅接送孩子方便,标准也高,党委、政府真是把好事办到我们的心坎儿上啦。”站在新颖别致的中心幼儿园教学楼前,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林子镇赵龙岗村村民郑晓东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12.
儿子是吾师     
儿子4岁半,圆脸亮眼,头发乌黑。因他诞生于一个晴朗的早晨,便取名为朗。儿子显然不是我的复制品。他比我长得帅气而无我身上的呆气木气,他脑袋聪颖而无我的粗笨和愚钝,他尽管已学会了背诵“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但吃蒸馍的时候却要剥皮。儿子2岁时上了幼儿园。一回从幼儿园归来,啼哭不止。问其故,他抹着泪说:老师说我姓安!我问姓安有什么可哭的,儿子说:妈妈姓杨,舅舅姓杨,外公也姓杨,为啥不让我姓杨而让我姓安?我也要姓杨。我与妻都笑了,我说孩子随父姓是老祖先留下的规矩。  相似文献   

13.
启事     
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爸爸辛辛苦苦地工作。儿子很懂事,从不向父母提要求。有天,儿子眉头紧锁。细心的父亲关切地问儿子,儿子吞吞吐吐地说:“同学们都有自行车,只有我没有……”父亲沉默了,因为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过了几天,儿子欣喜地跑回家:“爸爸,给我两元钱吧。我要玩转盘游戏,奖品有自行车。”父亲看着儿子渴望的眼神,马上掏出了两元钱。一会儿,儿子垂头丧气地回来了:“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父亲又一次沉默了。第二天,父亲让儿子再去试一下运气。儿子有点迟疑不决,但在父亲的鼓励下,还是拿着钱走了。这次,儿子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相似文献   

14.
良心在上     
丛艳春是生活在吉林山村的一个农家妇女,她的丈夫因病常年卧床不起,唯一的儿子不但患有间歇性神经病,而且还是侏儒。为了治好丈夫的病,家里已经一贫如洗了。可现在她又心如刀割:家里唯一的那头老驴也要被拉上屠宰场了——就等着把这头驴杀掉卖钱去给丈夫抓药呢。  相似文献   

15.
《乡镇论坛》2008,(27):21-21
一、出门“打的”,乘电梯上七楼的健身房,然后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二、半夜上网,去歌厅、舞厅,困了不睡觉。之后失眠,再吃安眠药;三、管儿子叫“小兔崽子”,管宠物狗叫儿子;四、把路边上植树的地方用来盖楼,在家里栽盆景;五、乡下的爹娘哪不舒服不知道.家里的小狗打了个喷嚏赶紧去宠物医院;六、饭店越来越多,厕所越来越少。厕所的标志是“此地禁止便溺”。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上中学时,因家里经济拮据而下过煤窑,背过青土,拉过矿石.高中毕业后,我被推荐到公社信用社工作.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相似文献   

18.
幸运的人     
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爸爸辛辛苦苦地工作.儿子很懂事,从不向父母提要求.有天,儿子眉头紧锁.细心的父亲关切地问儿子,儿子吞吞吐吐地说:"同学们都有自行车,只有我没有……"父亲沉默了,因为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  相似文献   

19.
分马的启示     
《中外企业文化》2007,(3):81-81
有个财主临终前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说,家里有17匹马当遗产分,大儿子分2分之1,二儿子分3分之1,三儿子分9分之1。17匹马的2分之1是8匹半,难道要杀掉一匹马来分马肉吗?三个儿子不得其解,就请村里的智伯来解决。智伯想了想,他从自己家里牵来一匹马凑成18匹,大儿子的2分之1是9匹,三儿子3分之1是6匹,三儿子9分之1是2匹,这样一分正好是17匹,还剩下一匹是智伯的,他分完之后自然就把自己的那匹给牵回去了。  相似文献   

20.
检讨     
妻子又被派公差,家里剩下我和儿子。在单位忙一天,回到家便缩进沙发里,别说做饭,吃饭都懒。正闭眼养神,隐约觉着儿子轻手轻脚地过来,随后一张纸放到我搭在沙发扶手的臂上。我猜想:一定是儿子的考卷,学校这两天正在考试;一定是分数不高的考卷,不然不等我进门,儿子就会高声"报喜"。儿子深沉了,自然就有毛病。按照惯例我会追问缘由,追问之后,就是不许他今晚看电视;甚至一星期内不准下楼野跑;抑或还有更狠的招儿,总之都是儿子最难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