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景 《商》2014,(25):269-269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舞蹈的需求,近年来不少体育舞蹈工作者不断创新,把体育舞蹈和其它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为体育舞蹈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和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经典舞台剧“燃烧的地板”为例,尝试对体育舞蹈与多元化艺术形式融合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促进体育舞蹈与其它艺术形式共同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商》2015,(47)
体育舞蹈也是舞蹈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它虽然具有舞蹈艺术的表现特征,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同一般性的舞蹈艺术有所区别。体育舞蹈是竞技类的体育项目,因此对于选手的体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文章对体育舞蹈体能在训练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原则和实际训练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给体育舞蹈体能训练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品牌》2015,(6)
体育舞蹈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新内容,它集体育、音乐、舞蹈、艺术为一体而倍受广大青年学生的喜爱。本文以建设和谐校园与体育舞蹈内在关系为主线,探讨了体育舞蹈对构建和谐校园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推进校园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李玲 《商》2014,(10):210-211
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是艺术与运动的高度结合。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成都市中小学学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依据少儿体育舞蹈运动发展的规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促进成都市中小学体育舞蹈稳步健康发展,提高成都市体育舞蹈水平,为国家的体育舞蹈事业提供可靠的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5.
钟丽梅 《商》2014,(28):237-237
前言1986年体育舞蹈从欧美传人我国,至今发展得如火如荼参加体育舞蹈健身的人数已经超过千万。体育舞蹈既有健身作用有具有艺术表演性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体育舞蹈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斗牛五个舞种。如今,拉丁舞的发展迅猛,各种拉丁舞俱乐部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这也促进了全民健身的发展,尤其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龙  邓磊 《商》2013,(18):396-396
将体育和舞蹈结合为一体的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称之为体育舞蹈。体育舞蹈将运动、舞蹈、娱乐、艺术集一体,已经成为当代文明社会的一种高雅活动。体育舞蹈包含体育的锻炼性、竞技性、以及舞蹈的自娱性和娱人性等特点这也是体育舞蹈之所以能覆盖全球、风靡世界,所具有的独特的功能。因此体育舞蹈以其固有的锻炼价值和娱乐性,裁八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史册。  相似文献   

7.
体育舞蹈是一种融舞蹈和艺术于一体的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深受广女大学生的喜爱。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结合女大学生的特有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认为体育舞蹈是一项非常适合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体育运动,对缓解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增进女大学生的交际能力有独到功效,建议应该进加大普及力度,进一步推进体育舞蹈在高校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王芳 《商》2013,(19):378-378
高校体育发展到现在,出现了一项全新的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舞蹈,它将艺术融入到舞蹈到中,是一种高雅的体育运动项目,然而,由于受到风俗观念以及传统思想等原因,体育舞蹈在当前高校中的开展情况并不是那么良好。笔者在文章中论述了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开设体育舞蹈的重要性,努力推动体育舞蹈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商》2015,(6)
体育舞蹈的发展是如今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的体现。文章从形体、音乐、服饰、动作和修养五个反方面对体育舞蹈的美学价值进行探讨。由于体育舞蹈的时代性特征,因此不能面面俱到,还需要对体育舞蹈的美学表现形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河南省十一所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师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目前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了解体育舞蹈课程开设的现状,并对提高体育舞蹈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旨在推动体育舞蹈项目在高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郭楠楠 《商》2014,(24):292-292
前言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交谊舞”,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蹈的竞赛项目之一。体育舞蹈是一项介于文艺和体育之间的边缘项目,具备着极高的艺术性和技巧性。男女运动员在平整光滑场地上,配以音乐,按照一定级别所编排的套路,以娴熟精湛的技艺,高度协调的默契配合,运用各种“动”、“静”、“力”、“美”动作,赋予了体育舞蹈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技术难度性的项目特征。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体育舞蹈具有极强的竞技性。它同样需要运动员通过超负荷的强度训练来熟悉动作环节、提高技术难度,以达到完美境界。因此在高强度的训练下,身体又得不到充分恢复,运动员就极其容易出现运动损伤,从而影响到运动员水平的正常发挥。因此,研究体育舞蹈的运动损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商》2015,(52)
文章运用历史的例子分析和叙述理论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体育舞蹈的风格方面、种类方面以及美学方面的特征。而且根据当今中国国家现实情况,在研究力度方面,发展历程方面,资金投入方面,宣传力度等方面对中国的体育舞蹈所拥有的问题和相应的应对方法进行了解析。从而使更多的了解体育舞蹈的魅力,使更多的人去欣赏体育舞蹈以及使带动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  相似文献   

13.
刘丹青 《商》2014,(30):117-117
体育舞蹈的特点是艺术与体育高度结合,其内容包含拉丁舞和摩登舞两个系列。本文阐述了体育舞蹈中拉丁舞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论述了五支舞的起源和各自的舞蹈风格特点及表演技巧。拉丁舞是融体育、艺术、舞蹈于一体的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被人们称为“健”与“美”相结合的典范。由于其独特魅力,符合现代生活的个性特征,自拉丁舞传人中国以来,很快成为社会到学校的一种喜闻乐见的运动形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沈阳市部分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设现状进行调查,系统地分析了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舞蹈课程开设的目标、开设时间、课程的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希望为沈阳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提出一定理论依据和框架,为沈阳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余明荣 《商》2013,(1):262-262
河池学院体育系健美操专选学生开设一个学期的体育舞蹈课程,现行体育舞蹈教学中存在着影响教学质量的不利因素,如学时少、学习内容多、学习场地实施不足和男女生比例不均匀等。本文将针对体育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体育舞蹈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商》2015,(52):222-223
近年来,体育舞蹈这一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在我国蓬勃发展,并且2010年在亚运会上把体育舞蹈纳为比赛项目之后,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逐年提高,并在一些重要的世界性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名次,但是获奖的人数少之又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员还是存在许多不足的问题,运动员核心力量的欠缺就是一方面。因此,本文通过对体育舞蹈核心力量的研究,为提高运动员的平衡稳定性和肌肉协调能力,使运动员能够更有效的发挥运动技能和提高整体运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易志芳  杨和峰 《消费导刊》2009,(23):166-166
体育舞蹈作为高校大学生艺术素养类的教学科目,同样在高职院校中发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的作用,符合新时期高职体育课程设置的教学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刘军华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0):204-204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动作技能的学习,更要重视表现能力的培养,两者只有共同存在和完美的结合,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体育舞蹈的特点。对影响体育舞蹈表现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14,(4)
由于体育舞蹈自身所存在的价值和社会吸引力,在当前,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体育舞蹈这门课程。体育舞蹈作为文明社会中的一项高雅活动,极具艺术性、娱乐性和运动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健身浪潮渐渐兴起,体育舞蹈也随之不断的普及推广开来。处在改革发展中的高校教育,要求高质量先进的教学理念.现如今,体育教学的改革要求着课程内容不仅要丰富多彩,还要充满创新性、趣味性。结合体育项目来看体育舞蹈是普通高校最适合开的一门课程.在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舞蹈即将开创一个新的校园时代,体育舞蹈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使其关系变得更融洽,体育舞蹈的进入给学校增加活力与生机。  相似文献   

20.
王丹 《商》2013,(12):339-339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校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体育舞蹈是一项融音乐、舞蹈以及服装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在高校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既能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塑造优美的形体,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将体育舞蹈恰当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呢?本文就体育舞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它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如何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为高校课堂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