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国宏 《秘书》2007,(8):44-46
自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的《祭侄稿》与北宋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被后人誉为"天下三大行书"之后,世上再也没有出现过"天下第四行书"。元代书家赵孟頫作为继王羲之、颜真卿之后对中国书坛影响最大的人物,其众多的书法精品为什么得不到提名,这还得从他的生平谈起。  相似文献   

2.
陈炜 《价值工程》2010,29(19):215-217
赵孟頫是元朝著名的书画家、书画理论家,在书法史、美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由于赵孟頫身为宋代宗室,却在元代身居高官,因此,人们对赵孟頫本人行为的评价,也使其书画艺术遭受了不公允的评价。对赵孟頫的书画艺术评价历来不一。本文是从清代对赵孟頫书画艺术的各种代表性评价进行梳理,对其评价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国宏 《秘书》2012,(9):22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绘画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书法学赵孟頫,有《落花诗》、《联句诗》、《自书词》等存世;精诗文,著有《六如居士集》。  相似文献   

4.
松雪妙颖     
王家年 《上海房地》2012,(10):64-64
湖州新八景之一的"松雪妙颖",位于月河桥西北堍的赵孟頫故居。赵孟頫故居,整座建筑延绵舒展,雄伟壮丽。其外古亭廊房,驳岸古桥相配;其内雕梁画栋,深宅水榭相望,颇有侯门大宅风貌。赵孟頫是元代书法家,一代书画宗师、翰林学士,他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四子秦王赵德芳之十世裔孙。宋室南渡杭州后,南宋高宗赐其祖先府第于湖州。赵宅范围甚大,东南临月河漾,北靠江子渚汇,  相似文献   

5.
张国宏 《秘书》2012,(12):18
俞和(1307-1382),字子中,号紫芝生,晚号紫芝老人。元代桐江(今浙江桐庐)人,寓居钱塘(杭州),终生隐居不仕。明洪武初,以书名于时。俞和十多岁开始习书,临晋唐帖甚多,极有功力,行草及小楷书颇得赵孟頫神韵。俞和为赵孟頫弟子,马宗霍《书林纪事》称:"俞和喜书翰,早年得见赵孟頫运笔之法,行草逼真文敏,好事者得其书,每用赵款识,仓卒莫能辨。"在赵孟頫传世书迹中,确实有出自俞氏手笔的。  相似文献   

6.
钱泳(1759-1844),字立群,号梅溪、台仙,江苏金匮(今无锡)人。能诗、善画、工书法,尤擅镌刻碑帖。其书法"工于八法,尤精隶古"(《墨林今话》)。钱泳学赵孟頫很有心得,其书法点画圆润遒劲,风格  相似文献   

7.
张国宏 《秘书》2013,(12):36-36
郭畀(约1280—1335),字天锡,晚年号退思。祖籍河北洺水。擅画山水,墨色秀润,得烟云变化之趣。据记载,无锡一带有其壁画。《镇江府志》称其"书法出入赵孟頫"。他的书法颇得赵孟頫神韵,"曾写松雪(赵孟頫)诗集一帙,孟頫跋其后,称赏备至。"其存世墨迹有《青玉荷盘诗》《陆游自书诗卷跋》等。郭畀亦工诗文,有《云山日记》二卷存世。  相似文献   

8.
《秘书》2008,(7)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阳人。乾隆探花,官至翰林院侍读、云南知府。工书法,源于米芾、赵孟頫、董其昌,后法"二王",兼学张即之,得力于李邕,  相似文献   

9.
张国宏 《秘书》2012,(4):37
朱瞻基(1399-1435),即明宣宗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曾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建元宣德,自号长春真人,《明史》有本纪。擅长丹青,能画山水、花鸟、人物。何乔远《名山藏》称:"宣宗翰墨图画,随意所在,尽极精妙。"书法学赵孟頫及二沈(沈度、  相似文献   

10.
《秘书工作》2011,(10):2-F0002
赵孟頫(1254—15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元代汉族文人士大夫的矛盾痛苦心态。 赵孟頫积极倡导古法,以“二王”为宗,并提出“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的著名论断。他广泛深入地学习古今各种书体,均以王羲之“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中和之美为旨归。  相似文献   

11.
张国宏 《秘书》2013,(8):19
王蒙(1308—1385),元代杰出书画家。字叔明,号香光居士、黄鹤山樵,浙江湖州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为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外孙。在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之下,很早即显露出书画方面的天赋。王蒙工诗文书画,尤以画名最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元末事张士诚,出任长史、录事一类的小官。洪武初年知泰安州,因在胡惟庸家看过画,被连累下狱,瘐死狱中。  相似文献   

12.
绘画与书法的关系,是中国艺术史上一直关注的话题.他们有相同的表现工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纵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其中必有相互交融之处.八大山人正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书画大家,他善书善画,且常常以书法之道运用于绘画,或者以绘画之理施加于书法,创造出了无数绝美的画境和奇逸的书境,本文主要以八大山人晚年在书法创作中中锋、秃笔的笔法在其绘画当中的应用为论点进行论述,进而分析八大山人以书入画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谷鸿 《秘书》2012,(1):24
宋克(1327-1387),明代书法家。字仲温,一字克温,吴郡长州(今苏州市吴县)人。居南宫里,号南宫生,人称南宫先生。宋克官至凤翔同知,名列明初闻名于书坛的书法家"三宋二沈"("三宋"指宋克、宋广、宋璲,"二沈"指沈度、沈粲)之首。宋克的书法理念深受赵孟頫影响,崇尚魏晋,出入钟王。其真书、行书、草书皆为当时第一。  相似文献   

14.
文徵明(1470-1559)初名璧,字徵明(后以字行),号衡山居士,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吴中四才子之一,以书画名重当时。绘画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为吴门画派中坚。书法与祝允明齐名。仕途很不顺利,54岁以贡生荐吏部,任翰林院待诏,人称"文待诏"。文徵明书法工楷、行、草,书风遒劲婉丽。其小楷、行、草深得智永笔法,大书仿黄庭坚尤佳。其最为人称道的是小楷书,可"比肩赵文敏(孟頫)",年90时犹能作蝇头书,人以为仙。晚年书法加以苍老,遂自成家,书名远播海内外,且年高望重,门生众多,对后世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5.
王晓璐 《中外企业家》2009,(2X):193-193
我军的文化工作是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军队基层文化课》的教学中,借助传统文化的美,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着力从"音乐美"、"舞蹈美"、"戏剧美"、"书法美"、"绘画美"五方面培养学员爱国主义情感入手,塑造他们的崇高灵魂。  相似文献   

16.
书家樊友龄从小喜欢绘画、书法。几十年来,他无论是在从事普通的公安民警工作,还是在担任公安宣教处领导期间,始终牢记毛泽东同志"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的教导,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一直身体力行地加强自身的文化艺术学习。近几年的业余时间,他主要在研习书法,以行草为主体,兼攻章草、草书、隶书、篆书等多种书体,笔耕不断,表现出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  相似文献   

17.
张国宏 《秘书》2015,(4):13
鲜于枢(1256—1301年),元代书法家,字伯机,河北渔阳(今河北蓟县)人,曾任浙江省都事。鲜于枢书法受晋唐影响,与赵孟瞓同有振兴书法之功。明代陆深称:"书法蔽于宋季,元兴作者有功,而赵吴兴(孟瞓),鲜于渔阳(枢)为巨擘,终元之世,出入此两家。"鲜于枢存世作品较多。图为《老子道德经卷》,纸本楷书,纵26.7厘米,横642.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时代》2012,(4):107-107
云峰画苑将于2012年3月18日-4月1日举行《马玉敏书法迎春艺术展》。此次共展出马玉敏书法作品30余幅。 纵览马玉敏书法,无论画面布局、还是视觉效果,均使人耳目一新。尤其那种节奏化了的韵律之美,给人带来身心上的愉悦,审美上的享受。她的作品于古雅中见性情,萧散中得自然,展示出其个人气韵和神采,折射出一种人格与学养的修炼。书法上主要师法赵孟頫的马玉敏,  相似文献   

19.
闲话     
<正>一位书法界权威人士说:『当代呼唤书法绘画大师!』又一位绘画界权威人士接着说:『大师不是呼唤出来的!大师是呼唤不出来的!』但这位绘画权威人士说到最后也没有说出来,大师是怎样制造出来的。白狼说:『大师不是制造出来的,环境创造大师,大师是特殊环境创造出来的。』一位画师说:『艺术的成功是三分天赋,七分功。』自狼说:『错了,说反了,应该是七分天赋,三分功。书法绘画是天才的艺术,  相似文献   

20.
黄选明,汉族,男,现年50岁。生于四川泸州古蔺,现居重庆,大学文化。他从小喜爱书画,曾先后两次到四川美院学习。其绘画以传统入手,上溯晋唐、宋元、并融入西方及近代的美学;书法师从二王、怀素及颜赵,犹以毛体著称,并创作有大批毛泽东失传的诗词书法作品,被国内外友人和收藏家收藏。他的毛体书法《长征诗》入编"黄河石林书画院大型精装收藏作品集"等典籍。他多才多艺,绘有大型巨制"大禹治水",被重庆湖广会馆展陈;创作的全国最大的铸铜群雕置于重庆南滨路,大型浮雕《走马街的故事》位于四川宜宾市中区,因此被称为书法、绘画、雕塑三栖艺术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