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理层收购(MBO)是近年来比较火热的一个概念,而MBO融资是MBO成功的关键,本文介绍了MBO的概念、作用,MBO融资特点与风险,指出我国MBO融资中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MBO作为一种产权转移的方式 ,在我国的资本市场实践中不断得到应用 ,然而其融资渠道却一直不够通畅 ,这对MBO在我国的发展影响非常严重。本文分析了我国几种典型MBO融资方式并分别指出其不足 ,在此基础上 ,笔者认为证券公司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 ,积极参与MBO ,从而为MBO融资问题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对企业的有效整合、降低代理成本、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等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发达国家MBO的融资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然后分析了我国MBO现有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探我国管理层收购的融资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对企业的有效整合、降低代理成本、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等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发达国家MBO的融资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然后分析了我国MBO现有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资委、财政部正式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对MBO的实施范围作了界定,对实施主体提出了规范化要求。文章比较研究了国内外MBO不同的融资模式,认为我国企业管理者收购受有关法律和金融制度的限制存在融资工具和融资机构单一,融资渠道和退出渠道不畅等问题,其潜在的法律和金融风险不可忽视。最后,笔者对改进我国管理者收购融资提出了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国外,MBO往往是杠杆收购(LBO),它的完成需要融资机构的帮助。但是,在我国由于相关法律不健全,在融资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致使MBO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失败的案例,伊利股份的MBO就是较为典型的一个。本文详述了伊利股份MBO的全部过程,并剖析了其失败的原因,希望能对以后的企业改制有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上市公司优化股权结构和进行企业管理层激励的重要机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本文结合“粤美的“MBO融资案例,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及其偿还情况,总结出一些启示和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MBO研究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融资的合法性问题是困扰我国上市公司实施MBO的一个主要问题,可以说,融资渠道不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MBO的发展.因此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就成为事关MBO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简称MBO),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融资买断或控制公司的股份,旨在改变公司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使企业原经营者变成企业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本文通过对中联重科MBO的分析,指出中联重科在曲线MBO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资金来源问题,通过分析中联重科曲线MBO,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管理层收购(MBO)的寻租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寻租理论为视野,从MBO前的寻租行为、MBO中的寻租行为及MBO后的寻租行为三个维度,分析了我国MBO寻租行为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MBO主体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建立市场化定价机制、拓宽MBO融资渠道、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MBO公司监管、完善MBO的法律法规、加快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步伐等策略,以抑制现存的MBO寻租行为。  相似文献   

11.
浅析管理层收购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蓉 《价值工程》2004,23(1):44-46
中国的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正逐步由最初的实验阶段进入快步发展阶段。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看到其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应关注其在中国上市公司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此,分析了实施MBO的政策和法律问题、融资问题、定价问题、运作风险及人才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MBO即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企业的管理者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企业的股份,从而改变本企业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重组本企业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并购行为.MBO由美国KKR公司发明,在20世纪八、九十年广泛流行于欧美国家.我国自1999年四通公司首次实施MBO以来,很多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都在积极探索MBO这一新的模式,如湖南友谊阿波罗、上海恒源祥、广东美的,以及浙江绍兴的咸亨食品有限公司等已先后实施MBO.  相似文献   

13.
杨宏萍 《价值工程》2005,24(1):126-128
近几年,企业并购在中国不断呈现。MBO作为一种企业并购中的融资安排倍受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MBO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以及目前MBO在中国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寻租理论为视野,从MBO前的寻祖行为、MBO中的寻租行为及MBO后的寻租行为三个维度,分析了我国MBO寻租行为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MBO主体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建立市场化定价机制、拓宽MBO融资渠道、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MBO公司监管、完善MBO的法律法规、加快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步伐等策略,以抑制现存的MBO寻租行为。  相似文献   

15.
随着MBO在实践中的发展,其形式也在不断变化。除了目标公司的管理者为唯一投资收购者这种MBO形式外,实践中又出现了另外两种MBO形式:一是由目标公司管理者与外来投资者组成投资集团来实施收购,这样使MBO可以获得向目标公司员工发售股权,进行股权融资,从而成功;二是管理者收购与员工持股计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伊利事件引发的对MBO融资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退民进”的浪潮中,MBO曾被视为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在当前我国法律政策环境下.MBO在股权定价、收购主体、资金来源等方面存在难题,而MBO能否成功的关键又取决于融资渠道是否畅通,文章从”伊利事件”入手,研究由其引发的MBO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管理层收购”(MBO)近年来被引入我国,目前作为一种新的公司治理模式开始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迅速升温。但随着这一模式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了诸多问题。本文拟就上市公司实施MBO过程存在的股价确定、管理层的控制、融资、法律监管等几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管理层持股(MBO)的效用机理分析 MBO, 即 Management Buy-outs,译成中文是"管理者收购"或"管理层收购"、"经理层融资收购".在资本市场相对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MBO是LBO即"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s)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MBO作为企业杠杆收购融资的一种方式,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层激励等方面被寄予厚望。中国的MBO历史不长,但已成为我国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新途径。本文在阐述MBO的概念和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分析我国开展管理层收购的现状并与国外先进经验对比,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管理层收购(MBO),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MBO实际七是杠杆收购的一种。在MBO操作过程中,管理层付出收购价格中的一部分,其他资金则通过债务融资来筹措。从国外MBO的实践来看,其中所需资金的50%-70%通过以公司资产为抵押向银行申清抵押收购贷款。该贷款可以由数家商业银行组成的银团来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