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1引言从一般意义上说,农地产权是以农地作为财产客体的各种权利的总和,包括农地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其中农地所有权是农地产权的核心。农地产权关系就是农地在占有和使用过程中,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从整体上看,农地产权关系明晰与否,是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分成制效率的基础上,认为土地使用是否具有效率取决于各项权能的拥有者之间形成的产权关系的明晰化。通过交易成本、监督成本以及使用权深入分析现存农地产权制度低效率的原因,指出国有永佃制是目前理想的改革方向,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现代经济学中的契约概念,远比法律上所使用的契约概念的内涵要宽泛得多,它不仅包括了法律效力的契约,也包括了一些默认契约,就经济学的角度看,契约就是资源流转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它规定了交易当事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限定当事人各方面的权利与义务,说到企业,我还是用主流契约理论的开创者科斯的观点来表述,事实上,正是科斯揭开了“企业”这个“黑匣子”之谜的。  相似文献   

4.
姚华 《黑河学刊》2005,1(4):27-29
土地问题是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产权关系不清则是这一核心问题最为基本和关键的问题所在,所以理顺产权关系对我国农村土地问题的解决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关键应在于建立股份合作制,还权于民;建立土地使用权市场流转机制;以及其他配套措施的完善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是八十年代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确立起来的.主要形式为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此经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民公社时期有名无实、残缺不全的农地产权关系,是农地产权制度的一种创新和集体所有制的复归。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着重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进行了调整.不可能深入地涉及农用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问题.因此与城镇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相比.农用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是不规范、不系统、不彻底的。  相似文献   

6.
土地问题是农村一切问题核心,农村土地制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使农民的利益得到有效实现,能否合理配置农村土地资源,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文章从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小产权房现象谈起,认为小产权房的兴起及蔓延现象的背后折射出我国土地制度的不完善性,通过解读我国农地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重构农地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农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及产权管理的基本现状,找出并分析了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保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框架以及改革重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术环  王环  张慎霞 《山东经济》2004,20(5):113-115
产权制度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素。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原因是外部利润内部化的动机、收益大于成本的预期、人们对效率与公平的不同追求、帕累托改进和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不同选择、路径依赖的影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有进一步改革的空问,要注意改革的层次、两种模型配合使用、考虑路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
由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集体土地所有制主体界定不清、土地流转制度欠缺、农户承包经营权内涵不充分等问题,妨碍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农民土地权益也得不到保障.因此,必须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使得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占有、收益、处置以及他项权利,调动农民生产和投资农村经济的积极性,使农民从土地的增值中获利.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农地产权制度与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关系的分析,认为农地资源能否实现可持续利用,其关键在于农地产权制度.一个能确保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农地产权制度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农地产权明晰、有效的农地产权保护和农地产权的可转让性.完善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弱化所有权、强化和细化承包权、放活使用权.  相似文献   

11.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对农村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考察,分析了农村现行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所有权残缺",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探讨了以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指导思想的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路径选择,提出了构建以农民拥有完整的土地产权为核心的农村新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梅  纪流河 《改革与战略》2012,28(1):92-94,98
目前,解决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与现实经济形势的矛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以不同结构的产权本身并无优劣高下之分、其优化或变迁的原则与路径却存在着最优为逻辑起点,在改革三十年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政策及其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变化这两类基本事实基础上,我们检验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得出如下结论: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需要优化而非变迁,对其进行优化的重点应该是农地的使用权,优化使用权的主要方式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相似文献   

13.
陈沉 《改革与战略》2012,28(9):65-68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是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与使用权主体之间的关系不明晰.文章利用比较分析法与文献研究法,界定了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与成员之间的权利关系.文章认为,“双轨制”产权改革顺应历史要求,符合农民的意愿,能有效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项切合农村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制度.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制度的缺陷与农地证券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于改革开放初期实施的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历经30多年的发展,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也表现出一定的消极作用,阻碍了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文章针对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实施农村土地证券化的思路,并建议:继续推动和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建立健全农村土地证券化信用担保、信用评估体系;建立和健全相关法规,为土地证券化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央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我们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土地问题历来是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制度是继天赋要素、技术、偏好后经济理论的第四大柱石。“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的新制度经济学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或许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徐丽艳  乔家立 《改革与战略》2010,26(11):47-49,82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地有效流转是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我国农地流转效率较低的事实,从制度方面分析了其原因所在,并对农地流转制度效率进行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农地流转的相关背景,然后在阐述了制度与制度效率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短板"理论,用于从制度结构的角度分析制度效率,并对促进农地有效流转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DEA方法,并引入土地购置费用这一指标,对2005-2012年我国31省区市的房地产行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计算出效率前沿面及土地购置费用的节约空间。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行业整体纯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导致综合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土地购置费用的冗余度较高,有较大的节省空间。  相似文献   

18.
邱蓉  徐坡岭 《改革与战略》2011,27(4):97-100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集体合作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种土地制度下各主体的产权变化,提出产权闭合的概念,从阶层和利益的角度研究土地流转过程中阶层群体及其产权状态,探究土地流转的约束条件。文章认为,在土地流转条件下,土地产权主体发生裂变,各主体的利益和产权状态变化直接决定土地流转的范围、规模和制度走向。要推进土地流转,获取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必须充分重视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并进行合理的剥离和替代,实现农民产权闭合。  相似文献   

19.
李佳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19-122
从国家理论的分析视角出发,援用委托-代理理论来说明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制度安排。农村土地产权代理制在长期的演化中逐渐形成,以隐蔽的形态存在,是国家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之间非正式契约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样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农村集体是产权主体,国家是产权代理主体。这种特殊的产权代理关系产生的社会基础是国家权力意志对农村土地产权的渗入,产权代理制形成机理在于产权形式的特殊和产权主体的弱势。由于产生环境和演进路径的特殊性,农村土地产权代理制有着区别于规范代理形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农地赋权及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范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是其他流转方式不可替代的,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与必要。入股流转的组织形式的选择不仅具有政策性,更具有法律性。从法律科学的角度分析,股份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均不宜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对象。有限责任公司在法律特性上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较为契合,是较为理想的入股组织形式。对于公司破产时农民面临的失地危险问题,赋予入股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优先购买权,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保险等制度创新可以有效避免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