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内部控制与财务信息质量相关性研究的文章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为我国的学者未来进行内部控制与财务信息质量相关性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以期为以后相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加强公司内部监控制度的建设,提高公司财务信息的独立性和真实性,保护广大所有权人和投资者的利益,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以2010年深交所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个公司独立董事的人数比例,尤其是财务独立董事的数额,以及董事会规模,公司规模,第一股东持股比例,负债比例,公司成长性,自愿性披露水平,公司业绩等相关数据的分析,表明独立董事制度对于提高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从而能够提高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水平,最终达到完善公司内部监控,充分发挥公司内部监控制度作用的目的。本文从样本公司的财务背景角度系统的分析了独立董事制度对于公司内部监控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风险,避免内部代理问题的一系列制度,在防控财务造假,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以及保证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其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郑颖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14,(27)
加强内部控制审计是企业进行内部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减少或避免公司出现财务报告造价或徇私舞弊现象,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风险,避免内部代理问题的一系列制度,在防控财务造假,提高企业财务信息质量以及保证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其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砚书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5):70-75
财务监控机制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虽然从监控结构上看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财务监控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上市公司依然发生各种财务失控事件.结合对相关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监控的关键问题在于对不同监控主体如独立董事、监事会等的整合利用,在于如何实现和保证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有效运行,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9.
文章从国内的研究现状出发,从财务内部失效问题入手,用委托代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等理论加以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统合管理”的新型企业内控模式并针对企业财务内部失效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达到创新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杜绝内部失控问题,提高企业竞争力,获得企业最大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抑制财务报告的虚假行为,《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能否真实反映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传递财务报告质量信息?笔者通过2010年沪市A股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和财务重述的分析,得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的形式日趋规范,但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较为随意,内部控制报告质量较低,不能真实地传递财务报告质量信息。 相似文献
11.
刍论金融监管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必须充分、及时、准确地掌握监管对象的有关信息,迅速地作出判断,并准确、及时地把监管指令传达到有关职能部门和监管对象。笔就金融监管对信息资源需求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开发与利用金融监管信息资源提出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辉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1,(4):88-92
公司治理包括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完善的公司治理对于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大意义。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会计本身的原因,而更主要是与我国企业治理不完善,缺乏对管理当局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造成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有关。要从根本上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除了完善有关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外,应当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减少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的操纵。 相似文献
14.
金融风险的信息质量特征与我国金融会计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着眼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次征求意见稿提出的金融风险监管和信息披露框架,以我国金融会计制度的国际化协调为切入点,分析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金融风险的构成要素,指出现有监管信息系统和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同时,本文还评价了我国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规范对金融风险的披露和监管特征,分析了新制度对银行类上市公司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建立以风险计量会计披露为核心的监管体系的构想.本文最后对协同新巴塞尔协议的监管原则,建立完整的银行业信息披露框架,形成动态信息披露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融监管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机构不断引入高科技,金融电子化从无到有,从点到面,已 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金融电子化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在给我国金融发展带来无限生机的同时, 也大大增加了金融监管工作的难度。金融监管部门应尽快建立信息化监管体系,不断提高金融监 管水平。 相似文献
16.
内部控制质量、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内部控制质量的角度探讨盈余持续性的一个动因,从公司价值的角度探讨盈余持续性的一个经济后果。我们基于有关的理论框架和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两个假设: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盈余持续性越好;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越高,公司价值越高。我们基于2007-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有关公告以及股价等信息,选取了6648家样本公司,以无保留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代表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用类似于Sloan(1996)等方法度量盈余持续性,用托宾Q表示公司价值。经验证据发现,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持续性正向关联,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也正向关联,支持了我们所提出的假设。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管制初见成效,既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也有利于公司估价。 相似文献
17.
18.
19.
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中国金融监管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高山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24(2):50-58
金融创新对宏观政策的制定、金融市场运行、商业银行透明度均有影响,它能够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也能增大金融风险,还将对金融稳定性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的金融监管应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间以及与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通过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与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制定,借鉴国外金融监管经验,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创新对宏观政策的制定、金融市场运行、商业银行透明度都有影响,它能够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也能加剧金融风险的扩大,为防范金融创新可能对金融产生的负面影响,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建立集中统一的金融监管模式,设立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协调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监管部门。建立健全各金融监管机构间以及同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应通过与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制定,借鉴国外金融监管经验,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