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阎付克 《人力资源》2007,(20):73-74
案情简介 2006年8月,张某作为劳务派遣员工,被派到北京市一家从事手机经销的公司任促销员.因工作需要,张某经常在节假日加班,但从未收到劳务派遣公司或手机经销公司支付的加班费.半年后,张某要求手机经销公司支付自己节假日期间的加班费,但被拒绝,理由是《劳动法》规定的加班工资应当由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单位支付,手机经销公司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以及劳务派遣公司与张某签订的劳务合同均没有约定手机经销公司有支付劳务派遣人员加班工资的义务.  相似文献   

2.
白立川 《现代企业》2013,(12):62-63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是市场经济下劳动力资源利用的必然结果.劳务派遣是一种招聘和用人相分离的劳动力经营模式,它是指依法成立的劳务派遣公司根据企业(用工单位)的需要,派遣与其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劳务工(劳动者)到企业工作,企业支付用工费用的行为.一、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劳务派遣是由派遣机构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然后向要派机构(用人单位)派出员工,使其在要派机构的工作场所内提供劳动,接受要派机构的日常管理和监督,以完成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的一种特殊方式.劳务派遣中传统的一种劳动关系分割为派遣机构与派遣员工之间以劳动合同为载体的形式,劳动关系和要派机构与派遣员工之间的事实劳动关系,这种特征使其兼具了灵活性和保障性.它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我国灵活就业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欧成中 《经济界》2012,(2):16-17
劳务派遣在国外也被称为临时雇佣服务(temporary help service),是指劳务派遣机构将与自己签立劳动合同的员工派往有需求的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派遣费,派遣机构向派遣员工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特殊雇佣关系。我国劳动合同法认定劳务派遣是用工合法途径,同时也明确限定了它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 2005年3月,方某作为劳务派遣员工,被派到上海市一家从事手机经销的公司任促销员.因工作需要,方某经常在节假日加班,但从未收到劳务派遣公司或手机经销公司支付的加班费.  相似文献   

5.
劳务派遣是一种招聘和用人相分离的劳动力经营模式,它是指依法成立的劳务派遣公司根据企业(用工单位)的需要,派遣与其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劳务工到企业工作,企业支付用工费用的行为。劳务工与劳务派遣公司是法律上的劳动关系,而劳务工与企业是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谢小佳 《人力资源》2007,(21):46-47
作为汕头地区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汕头分公司于2001年起开始推行人才派遣新型用人机制,通过"租赁"的方式,招收派遣人员(该公司称为社会化员工)。公司在管理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企业形象、品牌塑造、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取得了跨越性的发展,这—切与其成功推行新型的人才派遣式用人机制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公司在全国有十几家分公司,总公司经常派遣员工到下属分公司工作,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员工在分公司工作期间的工资由分公司支付,社会保险费也由分公司缴纳。请问,我公司的做法属于劳务派遣吗?  相似文献   

8.
由于劳务派遣市场放开,更多劳务派遣公司相互竞争,对客户的报价日益降低,同时给派遣员工的薪酬也日益降低,这实质上侵犯了派遣员工的权益,但也是身为弱势方的劳务派遣员工在市场博弈中必然形成的结果2013年7月1日,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其中对劳务派遣关系做出的调整引人关注,即"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享有同工同酬的权利"。新《劳动合同法》第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2011,(8):75
HR来信:我公司有一名在家休产假的员工。请问,该员工休假在家,公司是否需要支付高温津贴?其他假期像工伤假、长病假等,公司是否也需要支付高温津贴?专家回复:高温津贴的发放,主要是对员工在特殊环境中提供工作的一种劳动保障、劳动补助,以确保员工的正常身体健康状况。除重庆规定为全体员工外,一般各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2011,(1):66
HR来信:我公司是一家劳务派遣公司。2006年8月,我公司向一家美国制药公司杭州办事处派遣了一名员工李某,派遣期限为一年。在此期间,该办事处对李某的工作表现比较满意,要求我们继续派遣该员工。2007年9月,根据办事处的要求,我们与李某又签订了第二份劳动合同,派遣期限调整  相似文献   

11.
正确使用劳务派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人力资源》2011,(9):54-57
【案例一】2007年,某劳务派遣公司将几名劳动者派遣到某学校从事后勤工作,工资及保险费由学校交派遣公司支付和缴纳,同时,学校向派遣公司支付每人每月50元的管理费。劳动合同与劳务派遣协议都是两年一签,且期限相同。2009年2月,两个合同同时到期。在此之前,学校曾表示无法明确是否续签,但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12.
案情简介: 某地产公司从1993年至1996年,先后向当地某银行借款50余笔,累计借款本金达1.3亿元.1998年5月,该地产公司将其所属的"某片区工程项目"的土地和地上附着物作价1.5亿元转让给一家大型的酒店公司.转让合同约定,这家酒店公司先支付500万元,余下部分于该酒店公司续建大厦完工、酒店正式运营后,以每年税后净利润的X%支付某信用社偿还借款(1994年,某信用社曾向该地产公司贷款1.5亿元).这一酒店公司向该地产公司支付转让金500万元后,由于酒店建成后一直未盈利,因此未再向该地产公司支付剩余价款.1999年,该地产公司更名为H公司.  相似文献   

13.
孙胤 《人力资源》2014,(1):32-35
与正式员工相比,派遣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以乎和其所享受的工资福利待遇一样,总是短了那么一大截。不仅如此,有些派遣制工作经历甚至会让员工经历一段"断链儿"的职业轨迹。派遣制,扼断了谁的路曾有过半年协警工作经历的年轻人小杨,在与派遣公司签下合同正式上岗后,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微薄的薪水让原本只想把这段经历当作跳板的他改变了最初的想法。虽然签的是一年的合同,但是小杨干了半年就决定辞职,并开始在一家消防公司做电气预算的工作。他承认,协警根本没有转正机会,如果  相似文献   

14.
正评析案件审理中,仲裁委在是否支付方某经济补偿金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方某主动提出与劳务派遣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另一种观点认为,根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十二条第三款、第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方某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而且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观点。根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  相似文献   

15.
甲方乙方     
《人力资源》2015,(1):66-67
员工"失联"如何善后抚恤Q我公司(安徽)有一员工于2010年12月下班后"失联"。一年后,公司登报除名。不久前,该员工家属要求:员工失踪前一直都在缴纳社保,若被法院认定为失踪死亡,则要求企业按非因工死亡职工支付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抚恤金及一次性困难补助金。请问,我们该支付这个抚恤待遇吗?应该如何支付呢?  相似文献   

16.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施行,企业用工更为谨慎。而劳务派遣作为一种规避劳动法律风险、降低人力成本的法定用工形式越来越多地受到企业的青睐。如今在金融危机影响的持续蔓延下,企业纷纷采取了降低成本、压缩编制的战略,劳务派遣则更是成为很多企业关注的焦点。本刊以前对劳务派遣做过多次探讨,但在新的形势下,劳务派遣的存在价值有什么变化?劳务派遣公司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对于不合格的被派遣员工如何界定和处理?对于因公负伤或患病的被派遣员工如何对待?本期“甲方乙方”栏目专家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条分缕析,帮助用人单位合法规范地使用劳务派遣这种灵活的用工形式。  相似文献   

17.
刘红霞 《人力资源》2005,(23):76-78
一位员工被末位淘汰后,要求零底薪留在公司;另一位员工在公司"三起三落"后,仍然对公司高度认可并充满信心;还有一位员工已经决定离职了,但是面对朝夕相处的老总,却始终开不了口……那么,究竟这是怎样的一家公司?又是怎样的一个团队?企业老总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能够将员工的心拴得死死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深圳铭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冀光.  相似文献   

18.
阎付克 《人力资源》2007,(20):69-71
案情简介 徐延格自1994年底加入肯德基到2005年10月,一直在肯德基仓储部门工作.2004年5月20日,在肯德基的要求下,徐延格与时代桥公司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但仍然在肯德基工作.2005年10月12日,肯德基以违反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为由将徐延格退回时代桥公司.10月12日时代桥公司与徐延格解除劳动关系.徐延格认为自己在肯德基连续工作11年,应当是肯德基的员工,即使解除劳动合同,肯德基也应当按11年工龄支付经济补偿金.肯德基认为徐延格是时代桥公司派遣的员工,与肯德基没有劳动关系,不同意支付任何补偿.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人力资源·HR经理人>的法律专家: 您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公司在去年10月与一家劳务派遣公司合作,对公司的部分基层员工采用了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上个月,一位被派遣员工在给客户送文件的路上不幸发生了机动车事故,我公司得知消息后,及时赶到医院并垫付了2000元的救治费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劳动保障》2012,(5):42-42
编辑同志:我与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恰逢某公司到派遣公司来要求派遣员工,经公司推荐和用人单位面试后,我被派遣至该公司工作。但到了该公司后,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给我设定了3个月试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