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浙江经济》2003,(7):28-29
自1999年海南省被国家正式批准成为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以来,目前除浙江外,正式由国家批准的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还包括吉林、黑龙江省和福建三个省。生态省建设虽然是各类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延伸,但并非是一般“生态示范区”的简单放大,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它的建设难度更大、投入更高、周期更长。在此,简要介绍海南、吉林、黑  相似文献   

2.
2004年是全面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第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实施《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组织编制生态市建设规划,制定部门、行业实施意见,积极开展生态省建设综合示范基地评选工作,加大生态省建设宣传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省建设工作机制,扎实推进生态和环境保护特别是淮河、巢湖流域治污等重点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生态富民、生态强省的理念已在全省形成广泛共识,“生态安徽”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相似文献   

3.
绿潮涌动的三月,《浙江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在京通过专家评审,浙江成为继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之后,经国家批准的第5个开展生态省建设试点省。建设生态省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理念,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充分发挥区域生态、资源、产业和机制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基本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生态省是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也是系统推进、整体协调的大工程。本期专题聚焦生态省建设,旨在推动这一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4.
2004年元月,受国家环保总局委托,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协办的“全国首届生态省建设论坛”在哈尔滨市召开。现将论坛的重要理论述要如下。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席卷全球的发展新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9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正式颁布了《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在《纲要》中提出了构建生态省建设的五大体系,其中第一个体系就是“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2004年2月,在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地提出了“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开展循环经济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做出建设生态省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合民心、顺民意。对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提前实现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大而强、富而美”新山东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的生态省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党的十六大在深刻分析我国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同时,确定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已有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  相似文献   

7.
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绿色浙江”建设的重大战略:衢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创建生态市的宏伟日标,借生态省建设之势.走生态强农富民之路.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互进共赢。  相似文献   

8.
日前,汪啸风接受本刊特约记者采访时说,海南省强调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经过5年的生态省建设,海南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了全国领先水平,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 汪啸风说:“海南生态省建设,贯彻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关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海南实  相似文献   

9.
冯洁 《浙江经济》2007,(21):30-33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早在2004年,“生态省”建设的脚步就在浙江省悄然迈开,时隔三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作为一个全新的理念被提出,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以浙江的生态省建设理念为样本,不难发现,它既是对生态文明新理念的诠释,更是对生态文明的追随。如何完成这种诠释和追随?近日,浙江省循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鲍健强教授接受了本刊专访,从生态建设循环经济的视角为我们作了深入解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一、“十五”环保工作回顾“十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东省环保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为目标,以生态省建设为主线,全面落实环保“十五”计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强化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多项环保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一)突出加快生态省建设,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目标任务。省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省委、省政府召开了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省政府印发实施了《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5…  相似文献   

11.
<正>实施蓝色海湾整治项目,利用生态“杠杆”撬动了产业崛起、经济振兴,让群众换一种方式“靠海吃海”习近平总书记就海洋生态保护问题作过多次重要指示,“保护海洋环境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修复海洋环境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要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作为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最多海岛数量的海洋大省,浙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面临的新形势,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使人才问题日益突显。福建省要保持经济增长9%左右的速度,对相关人才提出了更大更高的渴求。为实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无论是发展壮大中心城市、加快产业齐聚,培育产业集群,还是福建生态省建设,首先都要有人才支撑。如何根据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的要求,做好福建省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构筑以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为导向的人才高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人才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撑,是福建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张本 《特区展望》1999,(6):52-54,33
1991年6月5日笔者在《海南日报》发表的《以海兴琼》一文中提出了建立“生态省”的主张,接着在同年的《特区展望》杂志第6期上发表了《建设热带海岛型“生态省”——海南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的专论。1999年2月6日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7月30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感到格外高兴。这是我省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功在当前利及子孙的大  相似文献   

14.
东南一月     
《开放潮》2004,(8):5-6
福建“十五”期间投资31亿元发展生态农业 最近确定的《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提出,投资111亿元建设生态农业,预计“十五”期间投资31亿元。 生态农业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加快发展安全食品生产,构筑闽西北绿色产业、闽东南高优农业和沿海蓝色产业三大特色产业带,重点培育“畜牧、水产、林产、园艺”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畜牧、笋竹、水产、蔬菜、水果、  相似文献   

15.
福建是我国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建设福建海洋生态经济圈,对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建设福建生态经济大省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务之急是建设生态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急需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其它生态类食品,福建实施生态省战略,当务之急就是建设生态农业,进入21世纪的今天,强调建设生态农业,主要是为了效益,平衡和提高驾驶自然的能力,针对福建实际,建设生态农业,要走山海、绿色、调整,储备之路。今日建设生态农业,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此,当前要抓紧研究思路,框架以及近期要解决的问题和长期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陈钺 《辽宁经济》2010,(1):41-41
生态省建设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8.
福建农村污染问题分析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治理农村污染是加快福建生态省建设步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福建农村污染的基本状况,认为福建存在严重的农村面源污染,必须抓紧治理。文章还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治理福建农村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孟金元 《江苏经济》2002,(10):26-2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兴起了以发展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省也在新世纪伊始作出了关于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决定。把城市的现代化与生态化结合起来,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和资源协调发展,这既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更是人民群众追求日益增长的物质化生活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20.
谢霞 《宁波通讯》2023,(19):15-17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并鲜明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大论断,指引宁波开启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20年来,宁波坚定不移沿着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砥砺前行,探索出一条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均衡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市本级和所有区(县、市)创建成省级及以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