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是全球技术竞争的主角与驱动力量。其全球技术开发竞争是为了形成全球技术垄断,跨国公司全球技术垄断性利用是为了获得实现长期的控制市场从而达到技术垄断利润的最大化。本文主要从9个方面研究了跨国公司全球技术利用竞争力绩效评价指标,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指导下,积极运用全球技术利用竞争战略,通过“干中学”提高中国企业全球技术利用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是全球技术竞争的主角和技术与创新全球化的最重要驱动力量.跨国公司全球技术垄断性利用造成的影响使我们认识到必须重新审视技术创新竞争力的内涵.技术研发竞争力、技术垄断竞争力和技术利用竞争力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合力构成了技术创新竞争力的新内涵.它对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及其技术创新竞争力的提升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开放的中国将加快纳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根据国际投资领域的权威研究机构科尔尼管理顾问公司在1999年7月所发表的调查报告所显示的"投资信心指数",中国已取代巴西成为全球第二大最受欢迎的投资地区,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新兴市场.那么,中国将如何应对这一吸引外资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怎样评价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引资政策?本文从跨国公司两种全球分工战略特点的变化,研究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趋势以及中国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所应及时调整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巨大压力,出路在于自主创新.在全球科技资源流动加大的背景下,发挥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作用,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垮国公司可以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刨新和原始创新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不仅要在工程技术创新方面发挥跨国公司作用,还要重视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发挥跨国公司作用,提高创新速度和效率,提升技术产业化水平.当然,在把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纳入中国自主创新体系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合作的局限性,应该根据国家利益明确核心技术范围,加强技术攻关和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一直是跨国公司的必争之地。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跨国公司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越来越强大的助力,但同时跨国腐败在中国也愈演愈烈,已经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以跨国公司在华腐败案例为依据,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腐败的现状、特征和原因,并结合国内最新的反腐形势,提出了中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全球技术垄断竞争力绩效测评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垄断才有竞争力,当然这种垄断是通过竞争产生的。技术开发竞争是为了形成技术垄断,技术垄断是为了控制和巩固竞争地位,是为了获得实现长期的控制市场从而达到技术垄断利润的最大化。本文主要从10个方面研究了跨国公司全球技术垄断竞争力绩效测评指标,认为中国企业应该自主创新过程中学会并运用技术垄断战略,通过“干中学”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垄断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出于全球化生产经营、获取低成本的研究与开发资源及先进的技术等的需要,跨国公司产生了海外R&D的动机,形成了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趋势。随着跨国公司R&D全球化,我国成为了跨国公司重要的海外R&D基地,这对我国有许多积极影响:提高了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给我国带来了新的管理思想,增强了我国对人才的吸引力及技术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与开发全球化对广州科技创新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各国外资类研发投入的不断提高、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的迅速增长、国际战略技术同盟的发展以及专利的国际化是当前研发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研发全球化虽然服务干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全球利益,但对东道国产生了重要的技术溢出和扩散效应,提升了当地的技术刨新水平。面对这种新趋势,广州要着力营造有利干接纳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进入的规范环境,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斗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在广州进行研发投资、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首选之地,跨国公司经营也成为在华企业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外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文章在数据分析的前提下,运用实证方法研究驻华外资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通过研究外资企业对于污染产业进入程度来分析其环境责任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跨国公司逐步成为世界范围配置资源的核心力量,日益开放的中国吸引了众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面临着复杂的经营环境,相比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其在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章从平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全球整合和本土响应的角度来探讨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