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牌新闻     
6月23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提出全现金并购美国排名第九的优尼科石油公司,每股出价67美元。此要约价相当于优尼科公司股本总价值——约185亿美元,超过竞争对手雪佛龙要约价15亿美元。6月22日晚,中海油董事会在举行数小时会议之后,做出了上述出价竞购的初步决定。高盛和摩根大通是中海油在本次交易中的项目顾问。为实现现金收购,中海油向母公司及中国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举债140亿美元。如果收购成功,中海油将在亚洲能源市场取得领先地位,合并后公司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将提高一倍以上,石油和天然气储量  相似文献   

2.
原以为可以摆脱2005年收购优尼科的失败阴影,中海油没想到这次“出海之路”也不平坦。7月23日,中海油高调宣布将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能源企业尼克森。  相似文献   

3.
2005年8月3日,经历了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变化后,中海油正式宣布退出竞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公司。作为迄今为止我国涉及金额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外竞购,出价高出竞争对手10多亿美元,并且全现金支付,这曾让许多业内人士看好, 最终却意想不到地失败了。  相似文献   

4.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宝 《国际贸易》2005,(10):14-17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简称中海油)并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Unocal)公司案, 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次跨国并购案虽然已经尘埃落定,但带给人们的思考却始终没有停止: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都是些什么?  相似文献   

5.
李锋 《市场周刊》2005,(6):39-39
中海油(0883.HK)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Urlocal)可能进入两难选择,是买下东南亚的天然气储备,还是买下里海的石油资源?如果悉数收入上述资产,总作价将超过60亿美元。尽管在中国沿海地区,中海油的天然气项目布局显得声势浩大,有1900万吨之多,而东南亚的天然气蕴藏,可提供稳定气源。但相对于价格持续走高珍贵的原油,天然气因并非稀缺资源而价格走低,在国际市场上,  相似文献   

6.
近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有意斥资130亿美元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Unocal上Crop)的消息通过海外媒体传到国内,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如果收购成功,这将是中国企业迄今最大的一宗海外并购案。  相似文献   

7.
近来,中国企业并购美国企业的商界大事接连不断。继联想成功地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海尔将竞购美国美泰,中海油更是祭出空前大手笔,斥资185亿美元,与美国的老牌企业雪佛龙一争高下,收购优尼科公司。  相似文献   

8.
安蓓  朱诸 《商》2013,(4):17-17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26日宣布、中海油完成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收购尼克森的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总对价约为151亿美元。这是中国企业成功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  相似文献   

9.
2013年9月,双汇国际耗资71美元完成对全球最大猪肉加工商及生猪养殖商史密斯菲尔德(简称SFD)公司的收购。这是中国企业在美国最大一桩收购案,联想集团收购IBMPC业务也不过是12.5亿美元的标的额。中国企业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案例也发生在2013年,2月26日中海油宣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总对价约15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秋风 《中国海关》2005,(9):79-79
中海油宣布退出收购优尼科的竞标,在中美两国引起了广泛的议论。在美国,经济学家普遍批评政府——其实主要是部分国会议员——将这一商业交易政治化。中国的经济专家同样将批评矛头对准了美国政府,将中海油的失败归结为政治因素。  相似文献   

11.
《WTO经济导刊》2005,(7):16-16
42家公司获准第二批试点股权分置改革,OPEC主席:OPEC成员国7月起将提高原油日产量,中海油正式出价185亿美元全现金强势竟购优尼科,美联储二号人物就任美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央行拟向两券商提供再贷款,金人庆表示今年中国财政赤字将降至2%  相似文献   

12.
企业动态     
《中国对外贸易》2010,(11):62-63
中海油拟投10亿美元收购美国页岩油气项目 美国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商、最积极钻新井的公司Chesapeake(简称切萨皮克)与中国排位第三的油气巨头中海油10月11日联合宣布,中海油的全资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将购入切萨皮克公司鹰滩页岩油气项目(Eagle Ford Shale Project)共333%的权益,交易价格为现金108亿美元左右。  相似文献   

13.
《财经界》2003,(12)
1.中海油并购澳洲油气田 2003年11月4日,中海油在澳大利亚与GORGON签署了一个价值300亿澳元(合人民币约1500亿元)的液化天然气交易协议。中海油将在未来25年间向GORGON购买高达1亿吨的液化天然气。在GORGON项目上,中海油拟取得12.5%的权益。 2.柯达1亿美元现金收购乐凯20%股份 2003年10月24日,乐凯胶片(600135)宣布,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与影像行业巨头柯达就股权转让等相关事宜签署了合作协议书,柯达以现金、技术、生产线等获得乐凯20%的股份,成为乐凯胶片第二大股东。  相似文献   

14.
赵晓 《商界名家》2005,(9):11-11
最近,中海油欲并购优尼科等一系列中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媒体视之为中国崛起的象征。小小一单买卖真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吗?如果并购象征着中国崛起,眼下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已经出局,难道意味着“中国崛起”的失败吗?事情当然不是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15.
国际化是近年来中国企业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从海尔集团在全球的产业布局,到TCL重组法国汤姆逊公司;从中海油尝试竞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到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业务,中国的一些先行者企业正在大踏步迈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16.
范正利 《大经贸》2005,(11):39-39
进入9月,倘若做一番“回顾”的话,就会发现企业间的并购仍然是最近一段时期的热潮。当人们还在玩味“可能是今年全球最引人注目的一场并购”—中海油所发动的针对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的竞购案时,顾雏军已于9月9日在顺德看守所里与海信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海信集团出资9亿元,买下顾雏军名下26.43%的科龙电器股权,从而成为科龙电器第一大股东。而9月13日得到的消息称,专注C2C 的易趣公司耗资41亿美元收购了国际著名即时通讯厂商Skype,业内人士预言“互联网并购开始涨潮”。  相似文献   

17.
惠普拿下3COM     
《三联竞争力》2009,93(12):36-36
面对思科进入服务器领域带来的挑战,惠普果断接招。2009年11月11日,惠普宣布以27亿美元收购3Com公司,出价比当日3Com收盘价高出约39%。  相似文献   

18.
《学习时刊》第4期刊登北京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的文章说,最近国外的几件企业兼并收购案很值得国内注意,一是阿联酋的迪拜世界港口公司斥资39亿英镑收购美国东海岸5个港口遭到反对,二是法国为了防止意大利电力公司对其能源企业实施收购,对法国燃气公司和苏伊士公司进行了合并。加上去年我国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遭阻挠,这一连串的外部行为已经足够引起中国的警惕。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1月26日,迪拜酋长国最大的公司迪拜世界宣布延迟6个月支付旗下房地产开发公司棕榈岛集团即将到期的35.2亿美元的债务。此事发生后,金融市场反应剧烈,全球股市下跌,多家金融机构在此次危机中受到波及。本文对迪拜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影响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三联竞争力》2007,69(12):12-12
2007年11月7日,全球最大的钢铁集团阿塞洛·米塔尔(以下简称米塔尔)公司宣布,已与“钢铁公主”陈宁宁及SmartTriumph公司达成协议,斥资6.47亿美元收购东方集团约28%的股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