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79年欧洲共同体对中国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起,以中国为目标的应急性贸易保护措施快速增长,其中反倾销措施比保障措施等其他贸易救济手段更为盛行。20世纪80年代,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终裁措施平均每年6.3起。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增到每年30.3起。世贸组织(WTO)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自WTO于1995年成立以来,中国连续11年登上反倾销名单榜首。2005年中国总计遭遇40次额外反倾销,居WTO各成员之最。而跨国公司的反倾销策略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以来,中国出口产品越来越多地遭到国外反倾销调查和起诉.截止2005年3日,全球发起的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件共有640多起,仅2001年,中国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的数量占全球案件的15%,而到2002年上升到17%,被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的案件为36起,居全球榜首,而随着我国加入WTO转型期的到来,我国2007年反倾销调查将达到高峰,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我国的企业遭受如此多的反倾销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宋利芳 《中国审计》2002,(10):42-44
在WTO框架体制下.关税的作用日益削弱,相反,以反倾销为代表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已成为各国维护公平贸易环境、抵制不公平竞争的最主要的贸易保护手段。近年来,以欧盟、美国等为代表的许多国家频频发起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和诉讼,与此同时,我国国内市场又屡屡受到海外倾销产品的冲击,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倾销与反倾销危害最大的国家。可以预期,对于加入WTO后的我国来说,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将会面临更多的倾销和反倾销案件。  相似文献   

4.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间的贸易争端日益增多,美国针对中国产品越来越频繁地发起了反倾销控诉。文章分析中美贸易争端的特点及其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中国的原产地制度,完善摩擦的预警机制,针对不同产品采取不同的对策及有效地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是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O后第一宗外国对我提起的反倾销案,今年8月31日,从加拿大传来消息,加拿大贸易法庭(CITT)对来自中国的汽车挡风玻璃产品反倾销案件作出终裁,认为中国的汽车挡风玻璃产品在加拿大市场上没有倾销,对加拿大的相同产业并未构成损害。根据此判决,中国所有的汽车挡风玻璃产品将可以继续以零关税进口加拿大。2001年9月20日,美国PPG公司在加拿大贸易法庭提出起诉,起诉中国的汽车挡风玻璃产品在加拿大市场进行倾销。同年12月18日,加拿大贸易法庭和加拿大海关、税务总署(CCRA)联合发出公告,对来自中国的汽车挡风玻璃进行…  相似文献   

6.
蒋超 《河北企业》2007,(3):12-13
转眼间,中国加入WTO已经5个年头,这是中国经济加速融入世界经济、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5年。但是,随之而来的贸易摩擦也日趋加剧.中国出口商品面临的反倾销问题越来越严峻。如何运用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解决我国进出口贸易中日益突出的倾销、反倾销纠纷,维护我国利益,已成为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但加入WTO后,我国将面临更严峻的保护民族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民族产业生存能力非常脆弱.在加入WTO以前,我国可以通过各种关税或非关税措施来保护民族产业,但是,在加入WTO之后,我国将大幅度降低关税,逐步取消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进一步扩大贸易和投资领域,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我国的民族产业极易被国外尤其是高度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为抢占我国市场而采取的倾销所挤垮.因此,加强我国企业的反倾销能力是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目前我国是全球受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加,中国的出口产品业因此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和产品面临的反倾销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那么,中国企业如何有效地掌握世界贸易的反倾销规则,分析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完善我国的反倾销策略,通过WTO规则并运用法律武器来应诉反倾销,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9.
《科技与企业》2005,(2):83-83
1、我国首次对进口产品终止反倾销措施2005年01月01日 务部发布公告,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04年12月30日起,终止对原产于俄罗斯进口到中国境内的冷轧硅钢片征收反倾销税。这是商务部根据《WTO反倾销协议》及我国《反倾销条例》的相关规定,首次终止对进口产品所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执行《WTO反倾销协议》和中国反倾销法律的公平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在贸易全球化背景下,对外贸易不仅实现了巨额增长,贸易形式也在向多元化发展。但在对外贸易中不可避免的是国际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反倾销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中国企业遭遇反倾销的情况,分析当前中国反倾销问题现状以及反倾销问题愈演愈烈的原因,提出应对反倾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欧盟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欧盟对中国输欧产品频繁使用反倾销等措施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入,给我国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有关出口企业要充分利用欧盟反倾销的独特之处,争取相关的进口商、消费者等利益集团的支持,在反倾销应诉中赢得有利地位。 一、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 加拿大1904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反倾销法。随着各国关税的普遍降低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反倾销这一合法而又隐蔽的保护工具成为各田保护国内产业的惯用手段,全球反倾销案件逐年增多。 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糖精纳提起反倾销调查以来,我国逐渐成为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国间的贸易摩擦日趋激烈。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主要表现在一些国家针对“中国制造”的歧视性反倾销。WTO组织最新资料显示,我国出口产品遭受的反倾销起诉从20世纪70年代的年均2起增加到80年代的6起,到90年代的31起,特别是随着中国入世5年保护期的到来,我国面临的反倾销局势日益严峻。2005年全球反倾销调查案件总数为178起,针对我国的达到55起,平均每7起中就有1起涉及我国产品。2006年共有25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86起,同比增长37%,我国目前已经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案件最多的国家。严峻的国际反倾销形势表明,反倾销已成为我国企业和会计界必须面对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寿海峰 《上海企业》2005,(10):51-53
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糖精发起反倾销调查以来,我国出口商品屡遭国外反倾销指控。根据WTO 的统计,1995—2003年,中国遭受其他WTO成员反倾销立案次数为356 起,占WTO成员反倾销总量的14.7%,其中2003年竟然高达21.4%;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254 起,占WTO成员反倾销总量的16.8%,其中1997年竟然高达26.6%。而同期中国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则非常低,2003年也只有6.0%。这表明中国出口受到国外反倾销损害的频率大大高于一般国家,与其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非  相似文献   

14.
到2004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已满三年了。随着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在WTO允许的框架下,国外对我经济贸易领域里的反倾销也是愈演愈烈。随着三年过渡期的结束,今后国内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竞争规则将体现得更加明显.贸易争端的杀伤力更加难以估量。  相似文献   

15.
鲍晓华 《经济界》2004,(2):89-93
作为一个运用WTO规则维护公平贸易的初学者,中国应当充分利用WTO《反倾销协议》,当来自其他成员方的倾销产品进口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时,合理反倾销。但无论是反倾销临时措施,与出口国达成的价格承诺协议,还是最终实施5年甚至更长期的反倾销税,在消除进口对国内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加入WTO,“反倾销”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所谓倾销,就是指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用低于正常价值出口商品的行为。它已经或有可能给进口国生产相同产品的行业或企业造成损害,因而受到进口国的反对。而反倾销,则是进口国依据本国反倾销法,由主管当局经过调查,确认倾销对本国同业造成损害后,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处罚措施。近年来,一些国家滥用反倾销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明显,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受贸易保护主义伤害最大的国家之一。据新华社报道,从1979年8月至2001年底,共有30多个国家对我国提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案件累计达480多起。占世界反倾销案件的比例也由20世纪80年代的3.6%,猛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经加入WTO,这对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加入WTO后,我国的产品和服务就能够在WTO135个成员中享受最惠国待遇及国民待遇;对大多数发达国家出口的工业品及半成品能够享受普惠制待遇;可以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公平、客观、合理地解决与其他国家的经贸摩擦等。1认证是冲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武器我国加入WTO这个“经济联合国”后,将逐步融入贸易的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必须注意到各国会使用一些技术性贸易措施来干预对外贸易,因此,世贸组织成员之间仍会存在歧视和不公平竞争。2…  相似文献   

18.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成为遭受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国外对华带有歧视性的反倾销措施严重阻碍中国贸易发展。本文从四个方面研究外国对华反倾销的不公平性。了解和把握这些问题,有利于认清中国对外贸易所处局势以便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一项反倾销的发动,从着手立案调查到最后案件终结大约需要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在此期间,凡遭到反倾销投诉的产品,不论其审理的最终结果如何,其进口都会受到限制。WTO在反倾销方面比GATT前进了一步,就是统一了各国的反倾销规范,但是它却无力限制各国使用反倾销措施的频率。在统一规则的条件下,对反倾销措施的频繁使用依然能够改变反倾销的性质,使其从维护公平竞争的措施转变为贸易保护的工具,从消极的贸易防御措施转变为积极进攻的贸易保护武器。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反倾销的贸易壁垒作用,但是由于采取反倾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中国外贸出口的迅猛发展,欧美一些国家加大了对我国反倾销的力度,反倾销已成为这些国家的主要贸易保护手段。反倾销会计是指特定主体运用会计知识、反倾销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对反倾销的贸易问题提供会计支持,进行会计规避、举证、调查、鉴定的活动。如何应对反倾销,特别是反倾销中的会计问题,已成为我国企业界和会计界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