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磊 《经济纵横》2007,(2):56-58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力转移的道路、方向、模式也不尽相同。应借鉴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教训,探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道路,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力转移的道路、方向、模式也不尽相同,西方近现代经济学家总结演绎出了不同的模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借鉴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探寻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道路,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分析了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无限劳动供给模式、拉尼斯-费模式、乔根森模式和托达罗模式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的经济绩效,将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择优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由来已久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 ,解决“三农”问题显得尤为迫切。“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化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报告进一步肯定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为城市化道路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民转移就业的思路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大部分转移到城市,不仅没有带来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缩小,还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出"重城轻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道路,把转移的重点放在农村二、三产业,放在乡镇企业,放在城乡结合部——县域。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转移新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缪丹丹  朱莉 《时代经贸》2006,4(8):35-3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今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城市面临着失业的压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的转移,给城市带来了一定的就业压力,从农业剩余劳动转移的内涵来看,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转移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之一,本文从来自德国的“城乡等值化”试验,来进一步说明一种特殊的农村建设模式,这也给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化进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普遍规律,然而在转移速度、方向及劳动力素质等方面,中日两国各具特色。日本的特点是:转移速度、方向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一致,即速度快,方向以大城市为中心,由前期转至二产到后期主要流入三产;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差距也不断缩小;农业劳动力素质高,适应性强。我国劳动力转移过程起伏不定,转移速度与经济增长不完全同步,以农村中的二产和三产为主要转移方向,近年来向城市转移的势头在加强;城乡收入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扩大;农业劳动力素质低,对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现代化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传统理论从工资收入差异角度阐释了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但对我国特殊的“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本基于对中国劳动力转移现实背景的抽象描述,认为决定劳动力能否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永久性转移的关键在于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城市生活能力。我国“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转移制度约束,而是不变制度工资、家庭决策和非人力财富匮乏导致劳动力缺乏城市生活能力。“两栖”劳动力转移的长远意义在于为下一代的永久性转移积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财富。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实现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市民化,保障他们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改革农村教育制度,使之向务实有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一)当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从总体上看,有3个明显特征:一是第三产业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二是外出务工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增长因素;三是县域经济已日益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五大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体制的约束 ,我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还不够充分 ,制约着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要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 ,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质量 ,应综合运用城市化战略、工业化战略、产业化战略、组织化战略和知识化战略来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全方位、多产业、宽领域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富余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加快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钥匙,本文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特征入手,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镇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终目的地,滞后的城镇化必然难以充分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不能有效地转移会影响城镇化的进程。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不相协调的原因,并探讨如何协调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然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为长期性、艰巨性和政治性三大特征。这三大特征决定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艰难程度。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景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关键是逐步建立统一、开放、规范、高效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竞争;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效率;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转移。  相似文献   

14.
旷开源 《经济师》2007,(3):283-284
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改善我国农村和农民经济条件的有效途径。文章以江西省安福县和浙江省萧山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对我国中东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并基于此,得出了当前我国特别是中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些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5.
李愈强 《时代经贸》2010,(20):41-42
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既是解决我国农村就业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短期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产业结构负相关,产业结构的短期变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着负的影响;产业结构是农村劳动力转移Granger原因,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产业结构没有显著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是产业结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6.
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因为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不仅关系到农村妇女自身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我国劳动力结构的平衡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同男性劳动力相比,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程度更低,其转移存在着更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影响等因素制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提供,很大程度克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阻力,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稳定程度。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是决定城市化进程快慢与否的主要要素。  相似文献   

18.
基于岭回归的模型和实证分析创新性地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改革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而城市服务业则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去向,正规工业部门和建筑业的发展虽然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促进作用,但相对较弱.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解放出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得第三产业能够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既是解决我国农村就业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短期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产业结构负相关,产业结构的短期变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着负的影响;产业结构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Granger原因,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产业结构没有显著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是产业结构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现代化进程中,必然会出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通过对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分析,结合对中国特有的制度环境的实证研究,得出中国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是走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